<p class="ql-block"> 芒康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昌都市的最东部,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汇处。东与四川省巴塘县,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毗邻,</p><p class="ql-block"> 7月30日从巴塘至芒康行车到如美镇,因同行有人但心高反建议夜宿如美镇(海拔2600米)。巴塘到芒康道路虽窄但全程都是柏油路,路况相当不错与十年前的路况是天上地下。十年前就是因为芒康到巴塘的路况太差无法前行而改道滇藏公路返回四川。</p><p class="ql-block"> 7月31日。我们从如美出发,出如美不远就开始翻越3930的脚巴山,目前脚巴山正在修建隧道,因此目前翻越觉巴山公路路面不是太好。但是路面还是比较宽敞,接着翻越5130的东达山,东达山地路面相对较好。东达山的'天气多变,十年前的八月份我们在翻越东达山时下起了大雪,满山遍野白茫茫的一片,这对南方的驾驶员来说是一个考验。</p> <p class="ql-block">海拔3930的脚巴山</p> <p class="ql-block">海拔5130东达山是318线上第一高的垭口被称为生命的禁区。30公里哟盘山公路一直向前曲折蜿蜒,一直延伸到云雾飘渺的山顶。</p> <p class="ql-block">藏牧民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邦达镇已经没有了十年前的摸样</p> <p class="ql-block">组团行走318线的自驾车队在河边草地载歌载舞展开了娱乐活动</p> <p class="ql-block">从海拔4100米的邦达镇向八宿县城方向约20公里,过了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垭口,向下的盘山公路就是俗称的“怒江72拐”。</p> <p class="ql-block"> 下完业拉山72道拐就来到怒江边,这里有座桥叫做怒江大桥。在修建这座桥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凄惨的事情,在建桥初期,有一位人民解放军战士在浇筑桥墩中不慎掉在其中,因为当时的条件无法将其救出,因此只能将其浇筑在桥墩中,所以为了纪念他,怒江大桥几经修缮,原解放军掉下去的那个桥墩始终没动。该桥虽然只有74米长,却是怒江上唯一一座能够通行大型车辆的桥梁,也是国家战略中重要的军事通道,原武警时时刻刻都会派人看守怒江大桥边。随着我国筑路水平的提升,现在在原大桥的旁边又修了一座新的怒江大桥,挢长为165米。</p> <p class="ql-block"> 然乌湖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乡,国道318线路边。海拔3850米,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为藏东第一大湖。因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 湖主要的补给水源,井使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其形成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p> <p class="ql-block"> 从八宿前往排龙镇路过若村时遇见藏族村民正在地里收割青稞,只见大大小小的收割机、拖拉机在金黄的麦田里穿梭忙碌,村民们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据村长讲,村民们收割一亩麦田只需支付十元人民币。这么低的价格油钱都不够,我想应该是政府补给了收割机手了。</p> <p class="ql-block">时尚的藏族小伙子</p> <p class="ql-block">这些学生娃也来到地里帮忙应为他们点赞。但他们开着拖拉机跑上了公路这就有些问题了。</p> <p class="ql-block"> 通麦天险(排龙天险),全长14公里,具有窄、烂、险的特点,以险峻闻名于世。由于山体疏松、脆弱,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导致交通中断;即使是旱季,也会由于大车的碾压,道路车辙严重,落石遍布,如果运气好的话,遇上了一个好的天气,走这14公里的路也得一个小时。“通麦天险”为何如此惊心动魄?海拔仅有1800米的通麦,降水极其丰富,山体土质质地,堪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一旦遇上风雨或者冰雪融化,及易发生高山落石、泥石流和塌方,一年各种地质灾害最多可达300多次,被戏称为“世界公路病害的百科全书”。但这一段的318国道原本又极其狭小难以逃离,因此常有人说:没有走到通麦,就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难走的路。十年前我们曾经行走过此路,深知这段道路的凶险。2004年通麦大乔被水冲毁后重新修建了新的通麦大桥如今通麦大桥和迫龙沟大桥的两桥五遂道彻底改变了通麦天险的交通状况。</p> <p class="ql-block">重建后的通麦大桥(网络截图)</p> <p class="ql-block">排龙山的云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