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第一部分 何为心态</b><br><br><b>第1章 你是否认为自己拥有最佳思维模式?</b><br><i>灵魂一旦觉醒,你就会义无反顾地踏上探索之路。从此,你被一种超乎寻常的渴望点燃,不再自满于那些未曾圆满的成就。灵魂的不朽让人迫不及待。妥协或者危机,都不能阻止你力争至高无上的完满。<br> --约翰·奥多诺休</i><br>成功只会眷顾那些持之以恒、竭尽全力,并能够战胜挑战的人。<br><br><b>第2章 心态是心理能量的过滤器</b><br><i>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都在问题之外。知道了这一点,你就能避开很多人会陷入的困境。那么问题本身存在什么问题呢?总是重复思考是没有出路的,老旧的模式只不过是在重蹈覆辙。大量的强迫性思考无异于故步自封……我还可以继续列举下去。但是你要能认识到,你的意识是多层次的,更深的意识层面里潜藏着你未被开发的创造力和洞察力。<br>--狄巴克·乔布拉</i><br>一、我们的心态塑造了影响我们生活以及成就的三个基本方面:我们的思维、学习力和行为方式。<br>二、你的心态就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船舵,正在无意识地把控你的人生方向。你只有了解和感知到你的无意识活动,才能更好地意识到并更加有力地操控你的人生航船驶向更美好的港湾。<br><br><b>第3章 强大的心态能开启更大的成功</b><br><i>危机与蠢蠢欲动之时甚于其肆意爆发之日。<br>--阿奈丝·宁</i><br>一、我们的心态是驱动我们思考力、学习力和行动力发展的原动力。<br><br><b>第4章 觉知当下的心态</b><br><i>重新调整你的生活环境并不能帮你找到内心的宁静,对自己最深的觉知才是最好的出路。<br>---埃克哈特·托利</i><br><br><i>人生中最大的发现就是发现自己。在你找到自己前,你永远都不是你自己。成为你自己!<br>--迈尔斯·芒罗</i><br>一、4组心态模型<br>成长型心态…………固定型心态<br>开放型心态…………封闭型心态<br>进取型心态…………防御型心态<br>内向型心态…………外向型心态<br>二、有关心态的认知科学<br>1、心态是位于前额叶皮质里的神经网络,与我们的联想处理记忆能力相关联。<br> 神经网络由脑细胞或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构成。神经元有三个主要成分:细胞体(活体脑细胞)、轴突和树突。细胞体是细胞的一部分,能激发电脉冲作用。这个脉冲到达轴突后,被称作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比如多巴胺)就会被释放到被称为神经元突触的神经元中。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紧密地连在一起,这一系列的神经连接就形成了一个神经网络。<br>2、我们的大脑有两个记忆系统。其中一个被称作快速锁定系统,它可以快速记录片段式的记忆。我们通常需要通过有意识的思考才能做到这一点。<br> 另一个系统被称为联想处理系统。这是一个缓慢学习的记忆系统。这个记忆系统主要是靠无意识在运作,其主要作用是有助于我们快速地对当前遭遇的情境做出判断。 <b>第二部分 成长型心态<br>第5章 固定型心态/成长型心态</b><br><i>为何你要浪费时间一遍遍地证明自己有多么优秀,而你本可以更加优秀?<br>---克罗尔·德韦克</i><br>一、固定型心态/成长型心态<br>1、拥有固定型心态时,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天赋和智力是永恒不变的,其他人的也不会变。拥有成长型心态时,人们相信自己完全可以改变个人特质。<br>2、成功者的标志就是终身热爱学习,热衷挑战,重视努力和付出,以及在困难面签永不言弃。<br>3、那些拥有成长型心态的人往往十分重视学习和成长。他们会坚定地认为,这些挑战能让自己得到提升、进步,并保持乐观。<br>二、固定型心态和成长型心态的驱动力<br>1、赞扬一个人的能力(例如“你真聪明啊”)会造成固定型心态,它在强调能力、天赋和智力的重要性。与之相反,表扬一个人付出的努力(例如“你工作真努力”)会助于成长型心态的形成,因为他在强调学习、成长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性。<br>2、此外,我们所感受到的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接纳程度,也在塑造我们的心态。<br><br><b>第6章 能力非天生</b><br><i>你失败时的想法将决定你需要多长的时间重整旗鼓,然后获得胜利。<br>---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i><br>一、思考力<br>1、一个人今天和未来的表现,都与其之前所付出的努力有关,而无关于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br>2、成长型心态的人相信,一个人的表现如何,更多地反映了他们努力的程度,而不是他们的能力大小。因此他们不太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而是更关注他们自己的成长、发展和进步。<br>二、学习力<br>那些有成长型心态的人往往喜欢迎接任何困难和挑战,并且将其视为激励自己奋进的机会,然后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br>三、行动力<br>我们无须思考我们是否“有成功特质”和“无成功特质”,那是固定型心态所关注的。一个更健康、有效的成长观念是,“如果成功没有如期而至,那只是我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br><br><b>第7章 迎接挑战,不懈努力</b><br><i>当我们允许自己失败时,也是在给自己机会,让自己脱颖而出。<br>---埃勒维兹·瑞斯泰德</i><br>一、当我们拥有成长型心态时,我们就会更容易看到我们自己所取得的进步、生活中的小确幸、近在咫尺的机遇和我们自己的价值取向。<br>二、一段成功的关系不取决于彼此是否合适,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是否在这段关系中有持续的情感投入。<br>三、父母的心态影响孩子的心态。<br><br><b>第8章 如何培养成长型心态</b><br><i>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不是我们没能实现高远的目标,而是我们实现了垂手可得的目标。<br>---无名氏</i><br>一、你的心态是有可能改变的<br>1、我们的心态就是我们前额叶皮质里的神经连接,前额叶皮质比其他神经连接更加强大、反应更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快速反应的神经连接会让我们迅速地以可预测和重复的方式来处理信息。<br>2、我们要谨记:神经元是相互交织和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都有必要训练大脑进行积极心态型的神经连接。<br>3、重组大脑的神经连接以及改变固定型心态就是在做出一种选择:相信我们可以被改变。<br> 第一步:辨别固定型心态/成长型心态<br>1、一个固定型心态具有的显著特征:<br>·认为需要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或者优越性。<br>·重视地位、等级和掌控力。<br>·畏难怕事。<br>·更重视如何辨别和雇用高级人才,而不是培养现有的员工。<br>·当事态变糟时,总是怨天尤人,推卸责任而不是敢于担当。<br>·期望能有获得权势的机会。<br>·将他人分成两类,“有成功特质的人”和“没有成功特质的人”。<br>·总想让自己高人一等。<br>·更喜欢雇用言听计从的人,而不是那些能提出新颖且独到见解的人。<br>·认为自助类图书或者其他的学习机会都是在让人自惭形秽或内疚。<br>·如果不能轻而易举地完成一项任务,就会迅速对此失去兴趣。<br>·在没有做到自己预期的出色表现时,感觉自己想要“出局”。<br>·当收到建设性的批评时,会容易出现防御行为。<br>·在选择做驾轻就熟的事,还是选择做能促使学习进步的事时,通常会坚持选择前者。<br>2、一个成长型心态具有的显著特征:<br>·对于能够让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挑战和机会,感到激动和兴奋。<br>·试图打破地位和等级障碍。<br>·更多的重视培养人才,而不是雇佣顶级人才。<br>·能够被临危受命。<br>·寻求分享权力的机会。<br>·相信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如果没有成功,他们希望知道自己缺乏那些资源(而不是缺少哪些天赋)。<br>·喜欢和那些可以给自己指教、补足自己在某些方面缺陷的人一起共事。<br>·认为自助类图书或者其他的学习机会都能让自己感到活力四射。<br>·如果不能顺利地达到某个目的,乐意为此更努力地尝试和发付出。<br>·他人的成功能让自己感受到力量。<br>·愿意接纳和探索建设性的批评。<br>·在选择做轻驾就熟的事,还是选择做能促使学习进步的事时,通常会坚持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br>第二步:意识到你当下的心态<br>第三步:确定你的目标,制订你的改变路线<br>·冥想<br>·日志<br>·阅读<br>第四步:摒弃你固有的主导心态<br> 1、了解一些已经改变和提升过其心态的人。《终身成长》<br> 2、寻求一些小成就。《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br> 3、多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br>·不要说你不会做,在“不会”前加上“还”这个词。你不要说“我不会从零开始做一个蛋糕”,而是说“我还不会从零开始学做一个蛋糕”。<br>·只需简单地将“失败”或者“斗争”这样的字眼替换成“学习”。<br>·不要想“这好难”或者“我做不到”,而是尽量想“我可以一直进步,所以我要坚持不断地努力”。<br>·重新诠释“天才”的意义,天才也需要付出努力,而不只是徒有天赋。<br>·不要把批评和失败混为一谈,要将批评视为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br>·视挑战如重量训练,阻力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更有能力在未来迎接更多的挑战。<br>·更现实地认清学习一项新技能所需要的时间(有固定型心态的人会高估发展一个新技能需要花费的时间,因此他们往往会很快败下阵来)。<br><br><b>第三部分 开放型心态<br>第9章 封闭型心态/开放型心态</b><br><i>你对新观念价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你学习和进步的速度,即使你本质上并不愿意接受新观点。特别是在你并不喜欢新观点的时候。<br>--谢恩·帕里什</i><br>一、封闭型心态/开放型心态<br>1、当我们拥有封闭型心态时,我们的关注点是,自己是否正确,以及在他人眼里我们是否正确。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佳的,由此我们就会拒绝其他人的观点和建议。我们只会重视与我们的想法相一致的信息,回避那些或许暗示我们想法有问题的观点。<br>2、当我们拥有开放型心态时,我们就会更加关心和寻求事物的真相,以最佳方式进行思考。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所拥有的的信息是不够全面的,也可能会有一些错误。由此我们会打开思维,寻求他人的想法和建议,借此来改善我们当下的处境,让我们更接近事实的真相。<br>二、拥有封闭型心态/开放型心态的人具有的性格特点<br>1、那些有封闭型心态的人,可能喜欢别人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会自己发问或者愿意接受反馈或异议。与之相反,那些有开放型心态的人愿意提出问题,并且不断地寻求新的信息和多样的观点,从而完善自我、改善处境以及提升他们周围人的能力。<br>2、封闭型心态/开放型心态的差异性 三、为何人们会形成封闭型心态<br>有的时候,让我们获得成功的,并不是在那一刻对我们来说最好的东西。我们对精确、清晰和真相的追求,才能真正的促使我们获得成功,最终让我们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做出最好事物决定。<br><br><b>第10章 犯错不等于失败</b><br><i>对改变永远敞开心扉,欢迎它,追随它。你只有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才可能进步。<br>--戴尔·卡耐基</i><br>一、思考力和学习力<br>1、虚怀若谷意思就是,我们可以开放我们的心态去接受信息,避免过早地摒弃相关信息,愿意在新观点出现时改变自己的想法。<br>2、如果我们带着开放型心态,愿意考虑我们无法获取全部信息资源或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以及其他人或许比我们有更高明的想法,那么我们能做出更好的决定,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br><br><b>第11章 自信而谦卑</b><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i>那些不能改变自己思维的人,就什么也改变不了。</i></div><i><div style="text-align: right;"><i>--萧伯纳</i></div></i>一、生活中的成功<br>完善人生的两个基本要素: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和我们制定决策的能力。<br>(一)、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br>1、认识3种封闭型心态:<br>第一种普遍的封闭型心态就是,如果人们认为自己已经相当专业了,就不会给那些专业技术还不算很精良的人发表自己想法和建议的机会。<br>第二种普遍的封闭型心态涉及那些我称之为认真的思考者。他们做事考虑周全、责任心强、有条不紊。他们喜欢在找出一个问题的解决途径或方法之前,把所有事情都考虑得十分清楚。在制定决策方面,他们总是先于其他人,让这些人觉得自己的想法已经“过时了”,由此快速驳回那些人的想法。<br>第三种普遍的封闭型心态是关注个人或有专业成就的人。想一想戈金斯。他们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会集中全力执行这个决定。在执行阶段,他们会认为新的想法会对行动速度和决策本身造成一定的障碍。<br>2、从核心上说,这些类型的封闭型心态都建立在两个屏障之上:自我和盲点。<br>(二)、我们所做决策的质量<br>达利欧在《原则》中写道:“拥有开放型心态,是一件值得的事……记住,在你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路上,你所做出的决定优劣与否,将大大决定你的人生质量。”他还说:“如果你太自以为是,自恃聪明,你就不能汲取更多的知识而因此做出低劣的决定,以致让你的潜能无用武之地。’<br>二、工作中的成功<br>1、心理上的安全感。也就是,人们在一个团队里在多大程度上会觉得,他们可以自如地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意见,以及做一些冒进的行为,而不用担心造成不良的后果。<br>2、只有那些拥有开放型心态的人才会非常乐意倾听和接受新的观点和建议,即使他们要为此承担风险。<br>3、在卡姆尔公司的氛围环境,员工能做到:<br>·追求真相,而不是追求正确。<br>·寻求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做出选择,而不是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支持。<br>·寻求他人的反馈意见,而不是回避意见。<br>·接受新的观点,而不是回避新的观点。<br>·认为他人的反对意见试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一种威胁。<br>·承认自己会犯错,而不是寻求展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最佳的。<br>三、拥有开放型心态,你会变得更加成功<br>如果你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内心,接受其他人的想法、观点,甚至是反对意见,那么你将永远无法充分发挥出你的潜能。<br><b><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12章 如何培养开放型心态</b></div></b><div style="text-align: right;"><i>只要拥有开放型心态,就不怕未经探索的未知领域。</i></div><i><div style="text-align: right;"><i>--查尔斯·凯特灵</i></div></i>一、主动加强与开放型心态有关联的大脑神经连接<br>1、冥想<br>2、改变你的认知 发展更多开放型心态所收获的那些好处:<br>·变得越来越容易让人靠近。<br>·思考的方式越来越好。<br>·变得对他人越来越有积极的影响力。<br>·变得越来越有创造力和创新力。<br>·营造一个更加让人愿意投入生活/工作的环境。<br>3、改变你的思维容量<br>· 整体上<br>①花一些时间进行反思。在经历了情绪复杂的交流和情况后,回想一下你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境的,以及你在“情绪激动的时刻”内心有多开放。<br>②在做决策时,确认你已经清楚地了解了所有成员的观点。<br>③找到那些与你对立的观点和想法。<br>· 某一刻<br>①在任何时刻,问一问自己“我是否有封闭型心态或开放型心态”,只是问自己这个问题,就能激发你的心态变得更加开放。<br>②问问自己:“我是否希望自己是对的,或者希望自己知道千真万确的真相?”<br>③为了确保你在客观上能够权衡所有事实,而不只是关注你看重的事实,问问自己:“我是否可以清晰地指出给我带来这个处境的真相?”<br>二、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 三、总结<br>为了努力获得开放型心态,我们要把焦点放在寻求事实的真相上,而不是无谓的担心自己信息匮乏,要对通往目标道路上的障碍和困难充满强烈的好奇,培养对不同观点的兴趣,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愿意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你需要和曾经总是要给出正确答案的你,看起来完美无缺的你,以及感觉能掌控一切的你,告别!<br>总而言之,这需要我们具有谦卑的姿态,让我们可以构建出一个让人心理安全的文化氛围。 <br><b>第四部分 进取型心态<br>第13章 防御型心态/进取型心态</b><br><i>如果这是一条容易走的路,那么可能是因为它并不是一条路,你也不在这条路上。<br>--克雷格·隆斯布罗夫</i><br>一、防御型心态/进取型心态<br>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总是要躲避问题,不想有所损失,那么他就会采取防御型心态。但是,当他在生活中想要有所得和有所赢时,他就会受到进取型心态的影响。<br>二、问一问你自己:<br>·你是生活中的一个过客(防御型),还是生活中的一个驾驭者(进取型)?<br>·你是优先安排自己日程表里的事情(防御型),还是将优先重要的事列入日程表(进取型)呢?<br>·你是一个受制于环境的人(防御型),还是一个主动为自己设定目标的人(进取型)?<br>·你是要做简单轻松的事(防御型),还是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进取型)?<br>三、为何人们会形成防御型心态<br>当一个人没有清晰的目标时,他们通常会默认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安逸和舒适。他们思考、做决定和行为的方式都是在使自己的舒适感最大化。尽管这个方式入情入理,但是这会导致他们选择做最容易的事,而不是做必要且最有价值的事。<br>四、你在生活中是一个驾驭者,还是一个过客?<br>如果我们的最终目标总是关注如何回避损失,而不是如何获得收益;默认追求舒适是生活的目的,以及允许周围的文化环境塑造自己的心态,我们就会变成人生的过客,而不是驾驭者。<br>只有当我们确定了一个目标,让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有了方向感时,我们才能成为人生的驾驭者。<br><br><b>第14章 熟悉的不一定是最好的</b><br><i>人生的幸福,不在于你完成了一件易如反掌的事,而是在于你竭尽所能地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之后,感受到意犹未尽的满足。<br>--西奥多·艾萨克·鲁宾</i><br>防御型心态是限制和纠正糟糕的事情,主要是极力将一个人拉回正常的状态(传统心理学)。进取型心态注重让一个人从一个正常或好的状态变得更好(积极心理学)。<br>一、思考力<br>1、当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就会很容易形成防御型心态。<br>2、目标就是,获得成功、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承担风险、寻求利益,以及取得进步,即使在此期间你会有所不适。<br>3、根据不同的心态,我们思考和处理情境的方式就会不同。<br>二、学习力<br>如果你不愿意改变,没有人能帮到你。如果你执意学习,没有人能拦得住你。<br>--齐格·齐格尔格<br>在任何领域,不断学习都是对获得成功的最低要求。<br>--博恩·崔西<br>成功的关键在于终身学习。<br>--史蒂芬·柯维<br>不论我们做什么,想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提高,就需要获得新知识、学习新任务、掌握新技能。<br><br><b>第15章 向着目标坚定前进</b><br><br><i>如果一个人带着自信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并且努力地过着自己想象中的生活,那么他将会在生命中一个不起眼的时刻与成功不期而遇。<br>--亨利·戴维·梭罗</i><br>你的内心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能帮你创造出任何你所渴望的现实。这一切都取决于你是否愿意为创造这样的现实而去承受不适。<br><br><b>第16章 如何培养进取型心态</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i>当你被一些伟大的目标和非凡的计划激励时,你的思想可以自由驰骋:你的大脑会穿越所有的疆界,你的意识将向四处延伸,你会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崭新、壮观和精彩的世界。蛰伏已久的能量、能力和才干变得蠢蠢欲动。你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比你自己曾经梦想的你更优秀的人。</i></div><i><div style="text-align: left;"><i>--帕坦伽利</i></div></i>1、发展进取型心态和成为自己人生驾驭者的一个关键和必要条件是,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br>2、在晚间,你要写下那一天里发生的3件令人惊喜的事情,以及你可以让那天变得更好的方式。<br>一、找到你的目标<br>为进取型心态的发展铺垫好必要的条件:一个最终的目标,实现最终目标的步骤,以及目的或原因,这些都给了我们勇敢面对可能到来的风暴的动力。<br>(一)、确定我们的最终目标<br>1、当人们(尤其那些有着防御型心态的人)还没有明确一个有意义的人生目标时,他们会基于同龄人的价值观而接受默认的人生目标。<br>2、我们要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主动确定个人的人生目标。<br>3、思考你的最终目标,认真考虑以下问题:<br>①如果你能在未来5-10年里有所成,你要成为怎样的人?<br>②你理想的未来是什么样子?<br>③你想用哪10个词语来描述未来的自己?<br>(二)、设定小目标<br>若想成为自己生命的驾驭者,就有必要为自己设立小目标。<br>(三)、制定一个清晰的目的<br>二、驾驭者人生<br>不要做一个被动地等待成功来临的人,我们需要创造更大的成功,让我们的生命向前迈进。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每天都致力于训练并发展自己的进取型心态,由此开始朝着自己独一无二且富有意义的目标不断进步。 <br><b>第五部分 外向型心态<br><br>第17章 内向型心态/外向型心态</b><br><br><i style="">人类具有一种能力,可以感知和尊重他人的人性,并做出回应。<br>--C·泰瑞·华纳</i><br>一、那些认为他人都在尽其所能的人,会更相信他人和自己都是一样有价值的。也就是说,能够积极地回答这个问题,会更善意地对待自己和他人。<br>二、强调3个问题<br>1、你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br>2、你是否认为,总体来说,人们都尽其所能了?<br>3、你是什么样的人而导致他们无法展现自身的光芒?<br><br>第18章 看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br>看看另一个自己撕开普通人的面纱,展露出叹为观止的复杂灵魂,以及每一次生命体验的壮丽之景。<br>--金伯利·怀特<br>一、思考力<br>当我们陷在内向型心态的泥沼时,我们会对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方式自圆其说却无视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消极影响。<br>二、学习力<br>当我们以外向型心态行事时,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也让我们看到他人的内在价值和自己的不足。有了这些必要条件,人就会变得谦卑,也会带来积极的效果,包括提升学习、成长和发展的能力。<br>三、行动力<br>1、心态先影响我们看待他人的方式,然后我们又依次对待他人。<br>2、情绪协调:渴望并有能力理解和尊重(另一个人)内心世界,也就是要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保持敏感,并且接受它们,然后做出适当的回应。<br>四、总结 <br><b>第19章 重视他人的价值</b><br><br><i>看要想让他人变得更有价值,首先必须要重视他人。<br>--约翰·麦斯威尔</i><br>1、如果我们想让信任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引领员工和组织取得成功,我们就必须发展和维持一种外向型心态,并且创造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即视他人都是由价值的人。<br>2、一个人不一定需要处于正式的领导职位才可以成为领导者。与之相反,处于正式领导职位的人如果不能引导他人实现目标就不是正真的领导者。<br>3、作为人类,我们最基本的责任就是,将他人看成有价值的人。<br><br><b>第20章 如何培养外向型心态?</b><br><i>我们都是人,不是吗?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自己的人生,都值得被拯救。<br>--J·K·罗琳</i><br>我们已经揭示了努力改变心态的前半段道路:首先要有觉醒的过程,了解这些心态以及它们强大而多样的含义,确认自己当下的心态,以及铭记自己拥有外向型心态的重要时刻。在后半段道路上,我们所要付出的努力就是,改变大脑里的神经连接方式,走出可能一直深陷其中的思维定式。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另外再做3件事:<br>·确认自己内向型心态的根源。<br>·不断地使用关键问题来评估自己的心态。<br>·照顾好自己。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六部分 总结</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21章 发掘痛苦的根源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b></div></b><i>想疗愈,就必须找到创伤的病根,然后不断地从下往上亲吻和舔舐它。<br>--鲁皮·考尔</i><br>成就成长型心态:相信你和他人都能改变自己的能力、禀赋和才智。<br>成就开放型心态:寻求真相和最好的思维方式。<br>成就进取型心态:拥有一个让你可以向前进发的明确目的和目标。<br>成就外向型心态:将其他人视为有巨大价值的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