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各位家长朋友、各位同学:</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经过四年的学习与生活及新学期情况,同学和老师之间、同学们之间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经过老师们一致商议,我们班级决定从现在开始开展学习共同体培育。把全班48位同学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以后的学科收交作业、学科课堂纪律考核、错题订正、预习作业等均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检查。</p><p class="ql-block"> 目前第一阶段的工作是要确定组长、招募组员,完成学习共同体构建。</p><p class="ql-block"> 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p> 一、招聘组长 1.基本原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愿报名+民主选举产生</p> 2.报名条件 <p class="ql-block"> 认真阅读以下“组长职责”,认为自己能够胜任组长职责的同学或者想尝试、锻炼学习能力的同学均可报名。</p> 3.报名方式 <p class="ql-block"> 在9月3日晚上10:00前手写报名申请拍照发送至班级群,便于全体同学查看。</p> 4.组织竞选 <p class="ql-block"> 考虑到新建小组,参加竞选的同学需要准备竞聘演讲(不超5分钟),9月5日(本周四)全班投票选举产生组长,班级群宣布组长名单。(组长试用期为一个月,如果组长无法履行工作职责,则采用“任人唯贤”原则,从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中遴选组长。)</p> 5.小组构建 <p class="ql-block"> 9月5日(本周五),组长招募组员,确定组员名单,完成小组构建。</p> 二、招募组员 1.基本原则 <p class="ql-block"> 采用自由组合+适当调配的基本原则。因为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会减少老师指定组员方法产生的"民事纠纷”,再者,因为每个组员都有集体荣誉感,如果因为自己犯错扣操心分影响本组荣誉,会不好意思的。组员一旦确定,就意味着:我们是共进退的团队喽!</p> 2.具体操作办法 <p class="ql-block"> 十二位组长站在讲台上“一”字排开,分三轮完成组员的确定。</p><p class="ql-block">第一轮:从第1组开始,每个组长招募1个组员,接下来轮到第2组、第3组……第12组。</p><p class="ql-block">第二轮,从第12组开始,每个组长招募1个组员,接下来轮到第11组、第10组……第1组。</p><p class="ql-block">第三轮,又从第1组开始,每个组招募1个组员,接下来轮到第2组、第3组……第12组。</p> 3.组内职务分工 <p class="ql-block"> 每个小组组内成员职务设置:组长1名+导师1名+卫生委员1名+纪律委员1名,组内编号分别为1~4号。如第6组,组长编号为6——1,导师编号为6——2,卫生委员的编号分别为6——3,纪律委员6——4,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p> 4.特别说明 <p class="ql-block">(1)每个组长站在讲台上招募组员时,最多只有8秒钟犹豫时间,超过8秒钟未确定人选,机会马上转移给下一个组,该组只能“捡漏”。</p><p class="ql-block">(2)一旦确认小组成员,非极其特殊的情况,不会更换成员名单。(因为团队合作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和习惯养成期)</p><p class="ql-block">(3)如果小组成员中确实有不听招呼、不遵守小组约定的同学,经过小组成员投票表决及老师审核后,可以勒令其暂时退出该小组。直到改正不足,小组成员批准他重新回归小组为止。</p><p class="ql-block">(4)学习共同体成员确定后,组建共同体微信群(组内所有成员及背后的家长都要加入小组群)。平时小组同学学习上的疑惑、小组事务商议等均可在小组群进行,家长要负责监管孩子微信群的聊天内容,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到了高年级,小组成员之间还可以用腾讯会议互相讲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班主任(数学):朱艳杰老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6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