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个人简介</div><div> 陈砚池,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石埠桥校区,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5年。</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课题背景</h3><div> </div><div>1.学生发展的需要</div><div>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反映出“素养为先、科技并重、突出创新、学科融合” 的特征,其中计算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要。计算思维吸取了问题解决所采用的一般数学思维方法,现实世界中巨大复杂系统的设计与评估的一般工程思维方法,以及复杂性、智能、心理、人类行为的理解等的一般科学思维方法。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对学生一都是有益且必要的。</div><div>2.编程教育的需要<br> 2012年5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 版),在“拓展模块一: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中,明确指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不以代码编写训练为要义,而以程序设计方法和算法思想的体验为旨归。”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 号)在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部分明确提出了要逐步推广编程教育。2020年,苏科版八年级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将python纳入第四章的内容学习。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将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其中思维方法的培养是本学科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而计算思维作为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及学生在信息社会生存的基本素养之一,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自然而然成为了笔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对象。<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选题思路</h3><div> 提升计算思维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编程教育是培养计算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初中学校在Python编程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因此,开展关于初中计算思维及python编程教学相关实践研究是十分有价值的。笔者结合信息科技核心素养要求,以培养初中生计算思维为主要目标,借用python语言作为主要工具进行信息科技编程教学实践研究,帮助学生培养求解问题一种思维方式。在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注重联系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引导学生理解程序结构的环境搭建、基本知识概念、语句语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计算思维。<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论文原文</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获奖未发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