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输赢 吕家堡中学一年级胡晨曦 二年级胡妙歌

一一丫丫

<p class="ql-block">  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有过这样一段话:每个英雄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会遇到挫折、灾难,但是在这个旅途程中,总会有个智者,代领他们不断的成长,并跨越挫折。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指路的智者。</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越是第一名的孩子越害怕输?原因是他看见自己拿第一次获得的奖励,他也看见了那些没有拿第一的孩子被区别对待。他在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境遇之后,他也会很担心了。</p> <p class="ql-block">  面对输赢,家长是怎么做的?</p><p class="ql-block">1.孩子无论做什么总想着要赢,赢了就高兴,输了就大喊大叫或生闷气,所以爸爸总是想办法让孩子赢,想要以此来鼓励孩子。</p><p class="ql-block">2.为了提高孩子抗压或抗挫能力,让孩子充分体验挫折感,孩子哭多了,就会慢慢的变得坚强了,甚至孩子输了大哭的时候,开始骂孩子:“输了有什么好哭的,下次赢回来就是了,不许哭。”</p><p class="ql-block">3.孩子只要没有取得第一名,父母就评价为失败。不管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只要没有达到父母心中的期望,就是输了。</p><p class="ql-block">4.在孩子做不到的时候,父母经常给孩子这样的评价: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得到,你却做不到?</p> <p class="ql-block">  很多孩子赢得、输不得,作用是两个方面的,它可以激发孩子的斗志,让他不认输,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也可以摧垮孩子的意志,让他变得沮丧无力,或者将他的输归因于其他,或者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获胜。</p> <p class="ql-block">  这些误区,家长们中招了几个?</p><p class="ql-block">一.每次都让他赢,外界给的不客观的评价,远离于孩子的实际水平,长此以往,孩子只想赢不愿意输,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更容易被失败打垮。</p><p class="ql-block">二.为了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孩子的逆商,故意让孩子体验失败,充分体验挫折感,以为孩子哭多了,就会变得坚强。</p><p class="ql-block">三.不正确的评价方式,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理解,甚至会让他感到混乱困惑。</p> <p class="ql-block">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输赢?</p><p class="ql-block">1.不要总是批评 不要因为孩子“输不起”,就给孩子上纲上线,“你怎么这么脆弱,这么点挫折就受不了?”否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2.接纳孩子情绪 孩子输了,哭或耍赖,要允许孩子哭泣,甚至发脾气。此时,你只要静静地陪着他就好,用表示理解的态度,默默的关注他,拥抱他。</p><p class="ql-block">3.发现自我优势 引导孩子发现自己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优缺点,尤其是优点。然后鼓励孩子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既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又激发了孩子的潜能。</p><p class="ql-block">4.成长的细节 比如“这盘围棋你赢了,你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救大,你做的很好……”这样的表扬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点,有利于孩子自我认知的发展。</p><p class="ql-block">5.淡输赢重过程 不要给孩子灌输“不是第一就是失败”的概念,要多引导孩子关注过程,只要过程努力了,就是胜利。</p>

孩子

输赢

评价

引导

挫折感

父母

失败

挫折

体验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