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党初期的党员人数,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其中,有53人之说,也有57人和59人之说,不过,2013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的书籍,该书认定我党早期组织成员共有58人。于是,建党初期58名党员人数,也就成为了通用的说法。<br>那么,建党初期,我党最初的58名党员都有谁呢?邓氏家族有那些?他们后来的结局如何?<br><br>建党初期,我党早期组织成员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长沙和广州等大城市,这一是因为这些城市首先建立起了党的早期组织机构,二则是因为这些大城市最先兴起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其中,北京党的早期组织成员共有16人,上海党早期成员14人,武汉8人,长沙6人,济南3人,广州4人,旅法5人,旅日2人。<br>从入党后的经历来看,有23人后来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8人叛变投敌,只有4人坚持到革命胜利,这4个人就是毛主席、董必武、周恩来和林伯渠。<br>一、为革命而牺牲的23名党员<br>建党初期的58位党员中,为革命而牺牲的共有23位,他们是沈泽民、李启汉、陈子博、李梅羹、何叔衡、彭璜、李汉俊、俞秀松、李大钊、赵世炎、邓恩铭、王尽美、陈潭秋、江浩、邓中夏、杨明斋、高君宇、范鸿劼、赵子俊、何孟雄、张太雷、缪伯英、刘伯垂, 邓氏家族共有两位。<br><br> 邓恩铭(1901年1月-1931年4月5日),又名恩明,字仲尧,水族,贵州荔波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后又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1920年11月,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人组织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亲切接见。1925年2月,发动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7年4月,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1929年1月19日,由于叛徒出卖,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入狱 。1931年4月5日,邓恩铭和战友们被押到济南市纬八路刑场,慷慨就义,时年30岁。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br><br><br><br>邓中夏(1894年10月5日-1933年9月21日),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五四运动重要领导人、工人运动先驱男,汉族,字仲澥,又名邓康,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共第二届、五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工人运动的领袖。<br><br>少年时代曾就学于长沙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1917年入北京大学国文门学习。1920年3月,在李大钊领导下,邓中夏、高君宇等人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10月,在研究会基础上,发起成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邓中夏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3年参加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党的八七会议,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赴莫斯科,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0年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央代表赴湘鄂西根据地,任湘鄂西特委书记、红2军团(后改为红3军)政委、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2年到上海任全国赤色互济会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1933年5月被捕。1933年9月21日,他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昂首走向刑场,英勇就义。<br>图片<br>二、脱党后又重新入党的5位早期党员<br>在建党初期的58位党员中,有5人脱党后又重新入党,他们就是陈望道、李达、刘清扬、谭植棠和沈雁冰。<br>三、脱党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14位早期党员<br><br>除了重新入党的5位早期党员,还有14位党员因为各种原因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他们就是施存统、李中、朱务善、陈公培、张申府、易礼容、赵子健、郑凯卿、李季、邵力子、袁振英、包惠僧、王翔千和贺民范。<br><br>四、被捕后叛变的8人<br><br>在早期58位党员中,有8人没有经受住考验而叛变投敌,他们即是陈公博、周佛海、陈德荣、宋介、吴雨铭、张国焘、沈玄庐和张国恩,这8人可谓是愧对了过去的党员身份和党员教育,为人不齿。<br><br>陈德荣。陈德荣,广东文昌人,北京党的早期组织成员。陈德荣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旁听声,1921年7月,其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随后便脱离了组织。<br><br>陈德荣离开组织后,出任了国民党海南昌江县的县长。1949年,我军解放华南,陈德荣随国民党退居台湾。1969年,其在台湾病逝,终年67岁。<br><br>宋介。宋介,山东兖州人,北京党的早期组织成员,1918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曾任中国大学教授、东北大学政治系主任和直系军阀吴佩孚幕府外交处长等职。宋介和陈公博等人一样,皆是一个投机分子,“七七”事变后,其投降日寇,出任了日伪新民会中央教化部长和伪济南道道尹等职。1945年,抗战获得胜利,宋介被山东省高等法院以汉奸罪逮捕,1951年,其又被人民政府镇反。<br><br>吴雨铭。吴雨铭,湖南长沙人,北京党的早期组织成员,曾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委员等职。吴雨铭于1940年加入了国民党,1949年,解放军解放江西,其被捕入狱,并被叛为无期徒刑。1959年,其死于狱中,终年61岁。<br><br>沈玄庐。沈玄庐,又名沈定一,浙江萧山人,曾任浙江省首届议员、萧山东乡教育会会长等职。沈玄庐是清代进士沈受谦之子,其早年曾参加过中国同盟会,并进行过反清运动,1917年,陈独秀在北京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沈玄庐加入其中,成为了新文化宣传的主要成员之一。<br><br>沈玄庐早年曾领导过衙前农民运动,不过,此人却是一个投机分子。国共第一次合作后,沈玄庐加入了国民党,不断攻击我党政策,最终被开除了党籍,后来,其又担任了国民党浙江省反省院院长等职。1928年8月,沈玄庐在衙前突遭刺杀,终年36岁。<br><br>张国恩。张国恩,1880年出生于湖北黄安,毕业于两湖书院,曾任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教务主任、湖北军政府理财部秘书和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农民部长等职。张国恩早年曾参加过反清起义和讨袁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其主持湖北党政建设,有一定效力。<br><br>1938年,受董必武邀请,张国恩出任《新华日报》常年法律顾问。不过,武汉沦陷后,其被汪伪政府任用为武汉特别市政府实业部部长,晚节不保。1940年8月17日,张国恩在外活动时罹疾身亡,终年60岁。<br><br>五、受到批评的4位早期党员<br>建党初期58位党员中,有4人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批评,他们就是陈独秀、谭平山、刘仁静和罗章龙。<br><br>综上所述,建党初期58位党员,有23人献身革命,4人成为了国家领导人,邓氏家族建党功勋人物占了两位,这可真是人才荟萃,家族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