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程资源,打造实用课堂,——对王维正老师《百变校工》的开发使用,案例

会唱歌的鸢尾花

<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正式通知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年级学生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与高考改革携行的是“新课程”“新评价”“新教材”。最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资源建设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关联密切,既是师生动态运用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生成资源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积极利用与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这样的背景和要求下,我们的理念变化、课改动作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战斗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及时转变理念,紧跟形势变化,敏锐开发资源。下面我将半年来对小说《百变校工》的开发与使用案例进行了整理。</p> <p class="ql-block">  《百变校工》是我校退休教师王维正老师以我校校工为原型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以我校二十几年的历史变迁为背景,有历史厚重感,创作语言朴实,人物事迹感人。</p> 案例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u>师生沉浸式共读</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u>破解小说题密码</u></b></p> 设计意图 <p class="ql-block">  2022年春,正是高三年级第二学期,二轮复习已经开始,学生疲于做题,教学效果不佳。我决定开展阅读活动,以读促记,以读促思,以读代讲。读后师生模仿高考题命制试题,编写答案。以促进学生研究考点、考题,更好的巩固知识,以应对高考。</p><p class="ql-block"> 选择《校工兰友》进行阅读原因有三:一是这篇小说是我校退休老教师所作,易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二是这篇小说主人公兰友有其生活原型,且仍然活跃在校园内,学生较熟悉,愿意去了解其更多的事迹;三是为了给我们正在进行研究的课题模块“地域文化——人物有情”补充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的本地区人民群众勤劳吃苦、正直善良、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p> 教学流程 <p class="ql-block">  1.通过沉浸式阅读,把握小说内容,梳理人物事迹。(1课时)</p><p class="ql-block"> 2.通过探讨,深入挖掘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1课时)</p><p class="ql-block"> 3.根据掌握的高考试卷中小说的特点,将这篇小说删减为一篇1000-1200字的短篇小说。(1课时)</p><p class="ql-block"> 4.模仿高考题,自主命制试题及答案;完成教师编制的模拟试题。(1课时)</p> 原创试题 <p class="ql-block">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p><p class="ql-block"> A.兰友不喜欢用功做题,却喜欢背诵诗词和毛主席语录。女同学常常逗他,他总是呵呵地笑。可见兰友学习不用功,却有自己的追求与爱好,为人也和善。</p><p class="ql-block"> B.“操练操练”是兰友的口头禅,他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说明他是一个不太会表达且啰嗦的人;他在工作或劳作的时候这样说,则可以体现他善于自我安慰。</p><p class="ql-block"> C.小说人物语言简洁质朴,有地方色彩;作者叙述注重客观,也会穿插自己的议论抒情。</p><p class="ql-block"> D.小说运用倒叙手法叙述了校工兰友的事迹,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这一点与鲁迅的《祝福》有相似之处。</p><p class="ql-block"> 2.小说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这样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p><p class="ql-block"> 3.校工兰友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6分)</p> 阅读效果 <p class="ql-block">  阅读时,教室里静悄悄地,同学们真的沉浸在阅读中。不一会儿就听见有些学生强压着的哽咽的声音,我偷偷看去,有些女生在抹眼泪,相信是作品中关于兰友的事迹打动了她们。</p><p class="ql-block"> 阅读后,我将编制的模拟试题发给学生,学生做得很认真,准确率高!临近高考时,两个班的学生主动找到我,要求我把他们不用的书、试卷和班里存下的饮料瓶等交给兰友,希望他能卖点钱补贴自己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学生确实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人物的魅力,被人物的精神感染,从而将他们内心的善意与怜悯心,在行动上表现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次师生共读,不仅让学生对高考小说阅读题有了整体把握,洞悉选篇与设题的机心,还对学生进行了多个维度的教育,可以说这是一次实用且高效教学设计。</p> 案例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u>读写联动</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u>——奏响劳动的美丽赞歌</u></b></p> 设计说明 <p class="ql-block">  2022年秋,新高一年级使用的统编教材第二单元是围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课程目标设计的学习单元,其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这个单元共选入了三篇人物通讯、一篇新闻评论和两首古代诗歌。三篇人物通讯记录了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的模范事迹,彰显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体现出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p><p class="ql-block"> 根据选文特点与单元教学建议,我设计了本单元的核心学习任务:学写人物通讯。</p><p class="ql-block"> 《校工兰友》中人物最大的特点就是热爱劳动,契合本单元人文主题;小说中人物事迹丰富,而人物通讯的写作就是要深入挖掘典型事件以表现人物,传达主题。所以我设计选择该篇来指导学生阅读,完成人物通讯的改写。</p> 教学流程 <p class="ql-block">  1.阅读三篇人物通讯,梳理人物事迹,概括人物精神风貌。(2课时)</p><p class="ql-block"> 2.阅读《校工兰友》,梳理人物事迹,感受人物形象。(1课时)</p><p class="ql-block"> 3.回归教材,分析通讯报道标题与结构,根据对《校工兰友》的梳理结果,列出写作提纲(1课时)</p><p class="ql-block"> 4.回归教材,分析通讯报道的角度,理解新闻事实、记者立场与报道观点的关系,总结人物通讯的特点,将《校工兰友》改写为一篇人物通讯。(2课时)</p> 使用成果 事迹梳理及形象概括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高一(1)班李方硕</u></p><p class="ql-block"> ①在二中做固定的校工,脏累杂活全是他的,每次在他所打扫的区域内,总是一尘不染,他也没有说累——吃苦耐劳 </p><p class="ql-block"> ②两个小混混来到学校,老翟往出赶,他们拿出了一把水果刀,情节万分严峻时,兰友勇斗歹徒——勇敢无畏,临危不惧</p><p class="ql-block"> ③每当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拿出几本线装的书给同学们轮流着看,同学们也十分喜欢他,兰友还叮嘱同学们要好好念书——为人和善,和蔼可亲 </p><p class="ql-block"> ④在和同伴闲聊到自己的哥哥时,想到自己的哥哥曾经帮助过自己,而自己却没能帮助过哥哥,而自责——为人朴实 </p><p class="ql-block"> ⑤五一节后在校区摆开了修鞋摊子,因为二中对自己好,所以用材料收成本,不用的话免费——懂得回报,善良朴实</p><p class="ql-block"> ⑥离开学校后,当过电工,也当过木工,还入了党,评了劳模。——多才多艺,上进心强。</p><p class="ql-block"> ⑦秋天浇萝卜向“我”借钱买化肥,“我”已经忘记后,他还辗转托人给我还上——讲诚信、遵古训</p><p class="ql-block"> ⑧还在每年过年哥俩挨门挨户的给老师们送包饺子的胡萝卜——知恩图报 </p><p class="ql-block"> ⑨当学校有困难时,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找兰友,而找到他时,请求帮助,不但没有拒绝,他还没有计划工钱——老实憨厚</p><p class="ql-block"> ⑩孩子落水时,不顾自己的危险,直接采取方法救孩子们的命——见义勇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高一(2)班李佳轩</u></p><p class="ql-block"> ①听学校中有杂活,无多思索便答应打扫厕所——吃苦耐劳</p><p class="ql-block"> ②没有自己的孩子,虽然是捡到的但依旧当亲生孩子一般——善良朴实</p><p class="ql-block"> ③学校里进来两个小混混门卫被挟持时,毫不犹豫冲向前——正义果敢</p><p class="ql-block"> ④冬天担心同学们为大家扫雪——勤劳周到</p><p class="ql-block"> ⑤为同学们准备书,唱歌——对自己没有念成书而对后代的殷切期盼</p><p class="ql-block"> ⑥不用报酬中午为大家修鞋——对二中师生情意浓厚</p><p class="ql-block"> ⑦问“我”借钱不论多久但还是记得还——厚道敦实</p><p class="ql-block"> ⑧哥俩为了解决学校旱厕问题,辛苦打扫干净但不要酬劳——无私奉献</p> 写作提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身如芥子,心藏须弥</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高一(1)班李雅妮</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生如逆旅,一苇以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笑对困苦,不畏艰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怀瑾握瑜,嘉言懿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品德高尚,正直善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得失从缘,心无增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计得失,知恩图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有劳有得付出,脚踏实地奋斗</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高一(1)班杜艳珍</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见义勇为不惧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与人为善送温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无私付出不求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平凡中的伟大</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高一(2)班侯清蓝</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性情纯朴体现浩然正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热情亲和内含老实本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亲和热情展示助人为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尝尽人生百味的人生才更加生动</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高一(2)班李佳慧</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落在世间的星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热心肠的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该追的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脚沾泥土,手撷芬芳</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高一(2)班刘艺苑</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爱干净”的奉献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双面”大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但问耕耘,不问收获</p> 优秀习作 <p class="ql-block">  本次读写联动通过认识身边平凡的劳动者,学生深入思考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普通劳动者。不仅成功完成了单元核心教学任务,更激起了学生写作兴趣,好多同学在写完初稿后,根据评语和修改意见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修改过程中,他们能够体会到写作时语言的组织锤炼、结构的布局安排、逻辑的合理顺畅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写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感谢王维正老师无私提供的教学资源,感恩身边有位朴实的劳动者兰友大爷,是他们为我的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p>

兰友

校工

人物

学生

小说

课时

事迹

阅读

通讯

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