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寻幽黄观墓

天下齐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探古寻幽黄观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汉 丰</b></p> <p class="ql-block">  西出池城20多公里的乌沙镇新义村雪藏着一处人文景观——黄观墓。</p><p class="ql-block"> 2022年国庆节小长假刚过,我怀着探古寻幽的心情,和着阴到多云的天气,在弟等一行陪同下,驾车前往观光。</p><p class="ql-block"> 车行至乌沙镇,导航出错,无法靠它识路,只得询问当地乡民,连问两人皆不知黄观墓,但他们给我们指出了往新义村的路。</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001县道往南,行约1公里,见路边矗着一石碑指示牌,我们以为是黄观墓的指示牌,下车一看,乃知是明代总兵纪元宪墓的指示牌,我们将错就错,先去纪墓一番考察。按路牌的指示,问过老乡,终于在一处荒草丛中,找到了纪元宪墓。此墓是1999年池州文物管理所所修。旁边有一小亭,为纪元宪后人所立。根据将军亭碑记:纪元宪是万历年间中的武进士,初入建阳卫,多有建树,谋而有勇,后一路高升,官至广东总兵都督佥士,镇守广西,统领两广、福建军务,克匪祸倭患,擒匪首袁八老,谋成勇断,器局天成,安抚一方。在金门有《总兵纪公德政碑》记叙他:“善抚部伍,克靖封疆”。纪元宪是一位晚明时期的高级武官,按明代官吏秩级规定当属正2品,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吧!</p><p class="ql-block"> 为观黄观墓,无意中收获纪元宪墓,为我们观黄观墓增添了一个前奏小插曲,只不过同为明代的纪元宪,比黄观晚了近200年。仅明代就有一文一武、彪炳历史的两个重要人物,使乌沙这个滨江千年古镇,累积着丰厚的人文资源。</p> <p class="ql-block">  按老乡的指示,车至明光小学处右拐西行,不远就进入了新义村。按村头的指示牌,很快就找到了黄观墓。墓前空无一人,任凭我们包场。</p><p class="ql-block"> 黄观墓位于翠屏山上,坐东朝西,面对长江。墓前,有一黑色墓碑,上书“全市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礼部右侍中黄观墓·贵池县人民政府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公布·贵池市人民政府立”。标明了黄观的官位和和立墓单位。黄观的最高官位是侍中。侍中是古代中央官吏,始设于秦,各朝的职能和品阶不同,魏晋以后至唐曾显赫,其品阶最高时相当于宰相。侍中在元和明洪武年间已废,未有再设。洪武年间,朱元璋重武轻文,六部尚书为正二品。黄观曾在洪武二十九年(1396)任过礼部右侍郎,秩为正三品,右侍郎是礼部尚书的助手,按现在的话说是礼部第二副部长。建文帝时期,抑武升文,重用齐泰、黄子橙、方孝孺等一干文臣为核心智智囊团,升六部尚书为正一品,建文元年(1399)政改,重启“侍中”一职,在尚书之下增设左、右侍中各一人,位在侍郎之上。黄观任礼部“右侍中”,秩级为正二品,既是礼部尚书的助手,又有对礼部尚书的监察职能,有点像现在有的纪委书记排在副职之前的味道。但又不像,“侍中”是次尚书。明代崇左,右侍中地位稍逊左侍中。“侍中”一职到清代又废止,而“侍郎”一直保持着,所以,不少人熟悉惯用的“侍郎”,而怵多变休眠的“侍中”。墓铭用了较生疏的“右侍中”,因中国人从累官看,就高不就低。明代礼部的主要职能是祭祀、礼仪、贡举、还兼管外交等,礼部官员是个清显尊容的优差,主要是为皇帝决策提供职能范围内的备询、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等。所以,黄观的“右侍中”地位还是很显赫的。 </p> <p class="ql-block">  立墓单位出现了两个行政区域名称。为什么呢?我理解:贵池市于1988年12月8日正式成立,后于2000年6月26日,随着池州市的建立而撤销,设立贵池区。黄观墓是在贵池县撤销的前夕由贵池县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而治墓是在贵池市成立之后(1994-2000年间),所以,在同一墓碑上出现了贵池县和贵池市同一行政区域的两个行政名称。只是抬头的“全”,用得有些不伦不类,直接表明“贵池市文物保护单位”,岂不更加明白!或者省略“全”,用“市文物保护单位”,有后面的落款“贵池市人民政府立”也很清楚。</p> <p class="ql-block">  在墓碑的后面有一黑色基座,上塑黄观半身塑像,身穿朝服,腰板挺直,头戴官帽,右手持笏板,大鼻头,长耳朵,高颧骨,山羊胡子,目光紧紧地盯着前面的长江,全身乌黑,一派正气。塑像的背后是坟茔。坟茔的周围是用20块灰白色大理石加立柱圈起的墓框,每块上根据1994年《贵池县志》记载,分叙着黄观的生平。</p> <p class="ql-block">  黄观生于1364年,卒于1402年。字澜伯,又字尚宾。为明初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现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清溪街道联盟社区)人。</p><p class="ql-block"> 纵观黄观一生,至少有三件事值得一书。一是洪武二十四年(1390)应会试,中会元,接着又在其后的殿试中,中状元。这在封建科举社会中,不仅可以荣宗耀祖,在整个社会也是一件大事。对于这一点,张廷玉的《明史·黄观传》中有记载,没有疑问。可黄观墓根据《贵池县志》,说他是连中六元,分别在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六场考试中都是第一名。并引诗赞誉“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不知《贵池县志》根据何在?六首存疑,不论黄观是否连中六元,能取得会试、殿试两项第一,尤其是殿试第一,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一件非凡的大事。二是黄观加入了建文帝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为首的核心智囊团,协助建文帝治理从明太祖手上接过的大明帝国,维护建文帝的皇帝权威。这一点,从燕王朱棣破南京后,命有司追捕建文帝左班文职罪臣名单中可以看出,黄观名列第六。建文帝所依赖的这一班文臣,终于敌不过朱棣的金戈铁马,被碾得粉身碎骨。三是黄观在罗刹矶殉节。建文四年(1402),黄观在安庆募兵得知建文帝已死、妻子殉难,于罗刹矶殉节,跳入长江,尸首无存。朱棣后革去黄观状元名号,诛其九族。直到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才被平反。黄观这一跳,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大义,壮烈离世,为他悲壮的38岁人生划了个惊叹号!</p> <p class="ql-block">  翠屏山,说是山,实际上是一小丘陵。它面对着长江,江中原来暗藏着罗刹矶,也叫太子矶。这一段九里十三矶,江流湍急,暗礁凶险,是长江的咽喉之道。史多记载,许多名人留有唱酬。黄观在罗刹矶殉难后,后人在翠屏山上建了黄观的衣冠冢,衣冠冢前还建了黄公祠,后衣冠冢与黄公祠具毁,上个世纪90年代黄观墓重建后,黄公祠未恢复,只在遗址留下一块碑记。江中的罗刹矶现也不复存在。2006年长江疏浚,炸毁了罗刹矶。眼前的江流平缓,航船穿梭。一眼望穿对岸铁板州。只不知黄观面对着这人非物移,一派川流不息、百舸争流的繁忙景象,是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  池州不仅是山水池州,也是人文池州。黄观生于上清溪,高中状元,参与建文帝机要,殉节于罗刹矶,是人文池州的重要资产。这一点就是放在全国看,也是稀有资源。愿能提高保护层级,加大开发力度,扩大宣传,以适应于池州现时代的旅游、文保等服务业的发展,并做大做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2年10月于东湖山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背景音乐 寄情予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友情制作 齐海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2022-10-16</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