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篇(10)——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范亦铮

<div><br></div><h5>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是英国第二大教堂,世界第五大教堂,教堂有世界第二大圆顶。圣保罗大教堂建于公元604年,后经多次毁坏、重建。1666年的大火烧毁了大半个伦敦城,圣保罗大教堂也未能幸免。英国著名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临危受命,共为伦敦的重建设计了52座教堂,其中就包括圣保罗大教堂。</h5><div><br></div> <div><br></div><h5> 教堂主立面朝西,是双层古典门廊的形式,下方有一道由6对高大的科林斯式立柱组成的走廊,既华美又大方。向上收窄以三角楣作为顶部,雕刻着圣保罗到叙利亚大马士革传教的图案,顶尖处矗立着持剑的圣保罗雕像。</h5><div><br></div> <div><br></div><h5> 两侧的礼拜堂上方有一对对称的钟楼,西北角挂着一组教堂用钟,西南角的钟楼里挂着一口重达17吨的铜钟,是英格兰地区最大的铜钟,据说每天凌晨1点由教堂工作人员敲打5分钟报时。</h5><div><br></div> <div><br></div><h5> 教堂外观气势恢宏,庄重大气,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圣保罗大教堂周边没有宽阔的广场,很难拍摄全景。西门外有一尊安妮女王的雕像,因为教堂竣工时正好是她执政。</h5><div><br></div> <div><br></div><h5> 直径达34米的中央拱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穹顶之一,拱顶分为三个回廊:最高处四方形柱廊外的平台为“金回廊”,是游客可以攀登的最高点;拱顶下面是个环形柱廊,安装大窗户为教堂内提供良好的采光,柱廊下方有“耳语回廊”;柱廊上方的平台叫“石回廊”,是位于穹顶之外的室外回廊,从下面看似一圈窗户,其实是为了美观制造的假窗。</h5><div><br></div> <div><br></div><h5> “耳语回廊”是圣保罗大教堂的一大特色,据说,你面对着拱廊一侧的墙壁小声说话,友人在相隔32米的另一处墙壁上都可以清晰听到,即使互相看不见,却依旧可以顺畅交流(如同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h5><div><br></div> <div><br></div><h5> 这神奇现象告诉人们:无论何时都勿妄言他人,闲言碎语终会像在耳语回廊说话一样传播开来,这样既伤害了别人,也无益于自己,沉默和克制才是智慧。</h5><div><br></div> <div><br></div><h5> 圣保罗大教堂不仅在英国有着极为重要的宗教地位,那些令人仰慕的政治家们诸如威灵顿公爵、丘吉尔首相和撒切尔夫人的葬礼也都在此举行,1981年还见证了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的婚礼大典。</h5><div><br></div> <h5><div><br></div><div> 步入教堂,内部静谧安详,设计优雅完美。纵深约157米,宽约74米,中殿高28米,两侧为科林斯式立柱。<br></div><div><br></div></h5> <div><br></div><h5> 教堂东头是主祭坛,二战时德军空袭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也惨遭轰炸,原来的祭坛被毁,今天看到的是战后重建的。</h5><div><br></div> <h5><div><br></div><div> 走到教堂十字翼中心点仰望,高大的中央穹顶由跨度相同的八个圆拱支撑,八个拱门连接起教堂的中殿,穹顶采用了单色仿木雕的立体画法,穹顶顶点制成圆洞,让光线从八扇窗户中进入教堂,既缓解了压力又便于采光。<br></div><div><br></div></h5> <div><br></div><h5> 中殿前面是唱诗班席位,唱诗班席位一侧是巨大的管风琴,是英国第三大管风琴。</h5><div><br></div> <div><br></div><h5> 教堂的地下室安葬着许多英国名人,有“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纳尔逊将军、领导英军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等。</h5><div><br></div> <div><br></div><h5> 教堂设计师雷恩长眠于地下室的东南角,他墓碑上用拉丁文庄重又风趣地阐述了自己的一生:“这里躺着这座教堂和这个城市的建筑师克里斯多佛·雷恩,在他90多年的生命中从未为自己谋利,而是专注公共事业。如果你在寻觅他的纪念碑,只需要看看周围。”</h5><div><br></div> <div><br></div><h5> 丘吉尔去世后也在此举行国葬仪式,当时有32万民众来此向这位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致敬。这也是1914年以来首次非王室成员举行如此高规格的葬礼,丘吉尔并不葬在这里,他的遗体安葬在家族墓地中,圣保罗大教堂里只保留了他的雕像和纪念牌。</h5><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