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烟火味

闲来无事

<p class="ql-block">一餐一饭是家的味道,一物一事是生活的痕迹。人会老去会离开,但味道不会。</p><p class="ql-block">浩瀚的时光里,蕴藏着多少故事,记录着多少回忆。有时候会忽然被一件事或一个物件触动,想起过去的某个瞬间或某种味道,那一刻,时光倒流,往事肆意流淌。</p> <p class="ql-block">下午做酸菜时,忽然想起老爸,还有他的美食。</p><p class="ql-block">老爸做一手好菜,他的厨艺属于自学成才级别的。吃和做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会吃就会做,反之亦然。在他的厨艺里,我们姊妹仨茁壮成长,并且都是同龄人里的大号——又高又胖。</p><p class="ql-block">人在年轻的时候会特别在意外表,尤其姑娘家,对身材啊长相啊这些硬件设施特别在意,我常常为自己的体型烦恼。然而,我并没有拒绝老爸的美食,只要他做,我照吃不误。</p><p class="ql-block">尴尬的是,每次上体育课或者学校有活动需要排队时,我总站在队尾。小孩子心智不成熟,为此常常自卑,羡慕那个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同学。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原来我的身高是优势资源,多少人求之不得呢。阿弥陀佛,三生有幸。</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家属区门口来了一位算命先生,我凑热闹也挤进人群里。也许是我太引人注目,算命先生只看了我一眼,就说:这娃命好。我高兴的回家说给妈。妈很奇怪的看我一眼,说:你这样的,像命不好的吗?嘿嘿,是的呢,看看我茁壮的体型,我低下头不好意思的笑了。妈年轻时又瘦又高,弱不禁风完全是为她量身定制的。那时候,肉蛋奶对绝大多数工薪家庭来说属于稀有品种,偶尔拥有,实属意外,大部分人家会留给孩子。肥力足苗苗壮,妈常会这么说。妈还说过日子讲究个细水长流。为了她的孩子们,她主动自觉的委屈着自己,并非有着多么伟大的灵魂和崇高的奉献精神,而是物质匮乏和经济落后下不得已的选择。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是母爱的光辉。现在物质极大丰富,可是妈却不在了。哎,人生有太多遗憾是无法弥补的。</p> <p class="ql-block">扯远了,还是回到老爸的美食吧。那时候,做饭取暖用石碳炉。石碳不易燃烧,生炉子是件很麻烦的事,用乌烟瘴气来形容一点不过分。家属区住房很密集,常常是一家生炉子,四邻不安。烟味随风飞扬,钻进每一个犄角旮旯,常有人被熏的涕泪四流。但即便是这样,大家依然顽强而无奈的生活在同一个大院里。</p><p class="ql-block">炉火红了,炊烟袅袅,一个家就活了。日子啊生活啊,就这么生生不息,春夏秋冬。。。</p><p class="ql-block">矛盾是免不了的,但最终都会和解。谁家有了困难,邻居们会自发送去他们的微薄之力。男婚女嫁,借钱借物,借鸡蛋借盐,烙一张软饼,几家小孩分着吃。。。</p><p class="ql-block">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自带寒酸,令人唏嘘感动,但这是邻里互助,同舟共济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远亲不如近邻”。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对这句话有着特殊的感情——那些幸福感和浓浓的人情味是现代社会所缺少的。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必然会失去很多东西,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必有失。</p> <p class="ql-block">尽管算不上多么幸福,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也过得去了——工人阶级的自豪感和社会地位还是很令人满足的,何况每月还有一份叫做工资的固定收入,这是多少人羡慕嫉妒的呢。</p><p class="ql-block">时代会赋予人生特定的烙印,那时的人没有情怀啊乡愁啊这些纠结,也很少怨天尤人,因为要面对的困难太多,所以这些约等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被忽略不计,只要不饿肚子就很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们姐弟仨正在长身体,特别爱吃肉可是又没有那么多肉吃,这是件很麻烦的事,但老爸和妈还是想尽办法让我们有肉吃。</p><p class="ql-block">每月凭票买来猪肉。肥肉熬猪油,剩余的油渣炒菜或者吃面时,撒胡椒面似的放一点,也算动了荤腥。瘦肉剁成肉沫,炒熟宝贝似的存起来,遇到有客人来或是特殊情况下应急——日子再难,体面不能少。妈经常这么说。</p><p class="ql-block">刚出锅的油渣拌白糖特别好吃,豆腐捏碎加鸡蛋放猪油炒,美妙绝伦。而且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鸡刨豆腐。肥膘肉加葱姜及各种调料做成的包子叫糊油包,据说也好吃的不得了,可是我一直没吃过。因为小时候没有那么多肉吃,吃肉包更是天方夜谭。后来肉随便吃,科学家却说肥肉吃多了不好,有损健康。为健康计,我决定忍痛割爱。再说,世上美食那么多,你能吃的完吗?人不能太贪心,要懂得取舍有度。</p><p class="ql-block">这几样美食是妈说的,她不仅会吃还很会过日子,是朋友圈里出了名的“细发人”(即精打细算)。</p> <p class="ql-block">特别爱吃老爸做的粉蒸肉。一块平淡无奇的肉,经过老爸的手,变得脂肥料足,活色生香。肥瘦相间的肉片上裹着一层厚厚的粉面,经过水与火的加持,它变得金黄透亮,丰腴诱人。特别是刚出锅揭开盖子的一瞬间,诱人的香气扑面而来,啊呀呀,简直醉了!趁热一口咬下去,油脂裹着面香在嘴里爆裂,美味巅峰!</p><p class="ql-block">冬天里做粉蒸肉既方便保存,又可以多吃几次,因为粉蒸肉里加了很多红薯之类的配菜,有了油脂的香,粗粮也变得不在令人厌烦了。爸每次做粉蒸肉,我们几个总是眼巴巴在旁边看。并不是想学手艺,而是央求着爸多蒸两碗瘦肉多的——瘦肉吃了不长肉——这是我对吃肉的理解,我其实还是很关注自己的身材的,哈哈!</p> <p class="ql-block">对我的要求,爸从不拒绝。因为他知道,一旦开吃,我根本不管那碗瘦肉多那碗肥肉的。哈哈,究竟是我饥不择食还是老爸技高一筹?</p><p class="ql-block">说到粉蒸肉,不能不提到苜蓿,它是粉蒸肉的灵魂。苜蓿有着特殊的香气,那是自然的味道,人工模仿不来。无论干的还是新鲜的(刚采摘的),经过加工,香飘十里。尤其新鲜苜蓿,蒸制后软糯芳香,口感非常特别。现在市场售卖的苜蓿,看上去卖相不错,但香味口感差很多,犹如人美则美矣却没气质。也许是化肥用太多,缺乏自然生长所积累的营养和气息,欲速则不达。</p> <p class="ql-block">爸会做很多美食,有一年春节他做了清蒸鸡,奇香无比。那味道牢牢占据了我的味蕾,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吃过比那次更好吃的清蒸鸡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p><p class="ql-block">我清楚记得那天团年的情景。</p><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简陋的厨房里,灯光略显暗淡。炉火通红,温暖着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低矮略显破旧的小方桌上,摆满了夫妻俩忙碌几小时的杰作,炉子上的铁锅里冒着氤氲的热气,诱人的饭菜香不停的刺激着每个人的味蕾。</p><p class="ql-block">不大的瓷盆里,一只母鸡金黄透亮,雪白的汤色表面泛着一层油脂。几个小时的蒸制,早已骨酥肉烂,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揭开盖子的一瞬间,雪白的蒸汽伴着肉香,蜂拥而出。一家人围桌而坐,品尝人间滋味,享受生活的恩赐。</p><p class="ql-block">啊,有家真好。烟火味的生活是人间极品。那一刻,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只觉得浑身每个毛孔都是张开的,脸上发红发烫。再看看身边的人,觉得与平常也不一样了,变得那么可亲可爱,笑意盈盈。后来慢慢的我长大了,懂得了一些事,才知道那天的情景叫时光温柔,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老爸做扯面也很拿手。一块面在他的手里反复揉捏,渐渐变得光滑细腻,光鲜可人。长长的面,浇上五颜六色的臊子,热气腾腾,浓香四溢。吃一口面,喝一口汤,碳水带来的快乐流淌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可是有一次,我发现锅里的臊子被我们几个瓜分完了,爸只能把面放在残存的一点点汤里,凑合着吃了一顿。。。</p><p class="ql-block">老爸爱吃酸菜,隔三差五会吃酸菜搅团或酸菜面。他做的搅团味道好极了。一口锅,一碗面,反复搅拌,最终金黄透亮的搅团完美呈现。配上酸菜和辣椒,那叫一个香。</p><p class="ql-block">炒酸菜有也秘诀。要大火快炒,最好放点猪油,干辣椒必须得有。浆水在快开时就要出锅,否则味道会差很多。老爸对此有一个专门的叫法,是“刚一睁眼”。即小开,稍稍有点开的意思。</p><p class="ql-block">老爸说农村里用柴火灶做出来的搅团最香,有锅气!偶尔回到那个叫王家湾的小村子,吃一碗村里的搅团,他会回味好几天。其实并不是搅团有多香,而是搅团里有他的乡愁。他的口头禅是:我一个放牛娃,就好这口!</p> <p class="ql-block">受老爸影响,我也爱吃搅团。而且我知道,秋后新收的包谷磨成的面做搅团最好吃,能吃出有粮食特有的香味。与之相配的酸菜最好是萝卜缨的,朝天椒要烧的焦焦的,褪去外皮,这样做成的青椒大蒜酱最有味。香油也要当年芝麻榨的,出锅后自然冷却的搅团比过水的面鱼好吃。。。</p><p class="ql-block">老爸爱做饭会做饭,可是洗菜洗碗的活从不伸手手,洗洗涮涮的活统统批发给了妈。我们都说这是大厨范儿,他毫不客气的默认了。几十年的共同生活,在做饭这件事情上,他们之间早已达成默契,堪称最佳拍档。</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电视剧《父母爱情》,那里面里主人公和他们的爱情令人动容,羡慕他们对彼此的包容和理解。当我回忆起这些往事时,忽然觉得老爸和妈的爱情也有着不凡的经历。</p><p class="ql-block">妈当年从家乡出发,千里迢迢孤身一人奔赴青海的壮举,即使现在看来,她的勇气也很让人佩服。我曾经问过她怎么会那么勇敢,不怕上当受骗吗?她淡淡的说:哪有那么多骗子,我又不傻。有缘千里来相会,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p><p class="ql-block">他们结婚的相册、花瓶、玻璃糖罐被弟小心保留着——这上面有他们的温度呢。只要聚在一起,我们几个当年的孩子,会带着我们的孩子看老相册,小心翼翼的抚摸着爸妈用过的东西,用最温柔眼光看着他们,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告诉我们的孩子这是爱情是家是温暖。。。</p> <p class="ql-block">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过去的爱情简单直白,说不上有多好,但很稳定。懵懂中牵手,从此一辈子过着柴米油盐,鸡零狗碎的生活。诗与远方也许只是在他们的梦里出现过,也许或者在他们的心里根本没有诗与远方,他们的诗与远方就是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然后看着他们平安健康的长大。他们的诗与远方很具体很现实——那就是好好过日子,过好日子。为了这个目标倾尽全力,尽管很苦很累很难,但依然要努力向前,因为没有退路。</p><p class="ql-block">这样的爱情缺少了浪漫,显得很世俗很大众,但要强这颗种子不知不觉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播撒这颗种子的人平凡普通又顶天立地!</p> <p class="ql-block">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大厨也有翻车的时候。</p><p class="ql-block">有一次老爸买了新铁锅。那时候铸造工艺水平差,买来新锅不能直接用,必须炙一下,少了这个环节,炒出的菜发黑。爸是个讲究人,仔细按规矩涂了牛屎,接下来就进入烧的步骤了。恰好单位门口有石灰窑在熊熊燃烧,于是随手把锅放在石灰窑上。下班后去看,那里还有锅的影子,只见一堆变形的废铁委屈的趴在炽热的火窑上!这件事成为家里的传统保留节目,以后的很多日子里,只要回到我们曾经共同的家,这个故事就会被重复,大家开怀大笑,那是家人在一起才有的愉悦和温馨。</p><p class="ql-block">美食是纽带,连接起一家人,血脉情亲得以延续传承。这些美食说不上惊艳,也没有什么秘方,但那些热气腾腾的味道溶进我灵魂深处,生活的滋味如花般在我心里盛放,常开不败。。。</p><p class="ql-block">这些家常饭菜养育了我,让我饱尝酸甜苦辣,享受到平凡人家的幸福,我庆幸我生在一个暖意融融的家庭。谢谢你,我的父亲母亲!谢谢你,我的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老父亲和妈是平凡的父母,他们没有留下物质财富,也没有气场强大的人脉,但他们让我知道人间有爱,人间值得。他们教会我知足感恩,脚踏实地,即使生如草芥,也要朝着光的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