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贵港市民族中学师生赴东龙镇观摩学习非遗项目“东龙彩灯”制作技艺</h1> <h3></h3><h1> 东龙彩灯,俗称花灯,属于一种传统手工技艺, 盛传于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一带。 民间的正月初十日点灯(添丁)节、元宵节等节日,用来挂在厅堂,寓意人丁兴旺、添丁发财。节日的观灯、赏灯、闹灯、猜灯就更具有民族文化特色。<br></h1> <h1> 为了使“东龙彩灯”非遗项目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学校把该项目引进校园开展传承教育实践活动。2022年10月14日,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韦相伍带队,非遗项目“东龙彩灯”制作技艺团队师生代表共25人赴东龙镇观摩学习。</h1>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韦相伍同志给“东龙彩灯"第四代传承人潘铁明同志颁发非遗传承教育指导老师聘书 东龙彩灯第四代传承人潘铁明介绍东龙彩灯的来由和制作技艺 蒯志静副校长向传承人请教东龙彩灯文化 相传,清朝末年,潘氏家族从广东花县逃荒来到现覃塘区东龙镇北街。潘氏太公潘育龙靠着一手剪纸、雕刻、画花叶画等民间技艺来补贴家用。之后,扎花灯技艺在潘氏家族中世代传承,2014年东龙花灯被列为广西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东龙彩灯传承人简介 2005年2月,潘铁明的作品《七彩花灯》荣获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灯彩)奖银奖,潘庆权的作品《斗牛彩灯》荣获优秀奖。同年2月,潘铁明的作品《双飞彩马》获2005中国.沈阳(人民大会堂)国际新春灯会彩灯单项奖。2006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潘铁明为高级民间工艺艺术师。2013年11月,潘闪权灯彩作品《走马灯》在2013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全国“山花奖”民间灯彩大赛中荣获银奖,入藏婺源县灯彩博物馆。 同学们好奇地参观东龙彩灯精美作品 东龙彩灯的制作,是先做好设计方案,然后用竹扎好花灯形状结构,再经手工剪、画而成。作品形象美观,色彩吉庆,工艺复杂,难以模仿。 东龙彩灯第五代传承人潘闪权现场教学东龙彩灯的制作 东龙彩灯第五代传承人潘闪权现场教学东龙彩灯的制作 学生们兴趣勃勃请教东龙彩灯的制作技艺 同学们动手体验东龙彩灯的制作技艺 东龙彩灯作品 <h1> 本次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h1> <h1> 学校是非遗文化传承的沃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是我们新时代共同的责任。我们将携手并肩,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开设特色校园文化、构建文明学校,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里生根发芽。</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 江建玉</p><p class="ql-block">编辑:江建玉</p><p class="ql-block">摄影: 覃喆</p><p class="ql-block">审稿:蒯志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