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做的真不少 <p class="ql-block">《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培养孩子的基本自理能力,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肯定他们的尝试和努力。”而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经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p> <p class="ql-block"> 从小班下学期开始,我们就开始逐步培养孩子自己洗杯子。到了中班,宝贝们不仅能排队等待洗杯子,洗杯子的过程中还能互相提醒洗杯子的步骤,俨然成了一个个小老师。</p> <p class="ql-block">每天睡午觉起来后,都会安排小小值日生打扫睡室~</p> <p class="ql-block">先把地扫一扫~</p> <p class="ql-block">到了中班,值日生还要学习拖地呢。老师说:“要记得加消毒液,才能把病毒🦠都消灭光!”</p> <p class="ql-block"> 虽然孩子们握拖把的姿势有些奇奇怪怪~但是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他们一定能学会拖地板!</p> <p class="ql-block">看我拖地板的技术怎么样!</p> <p class="ql-block">越来越有模有样了~</p> <p class="ql-block">起床后,短头发的小女孩喝完水后会自己去梳头发~</p> <p class="ql-block"> 自理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爱生活、懂生活、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在生活中给幼儿创造大胆的、丰富的、积极向上的环境,锻炼幼儿独立性。而劳动最佳建立时间正是幼儿阶段,通过劳动不仅能够让幼儿锻炼肌肉动作、照顾自己,还能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发展、智力发育、社会关系等等。</p> 给家长的建议 <p class="ql-block">1.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p><p class="ql-block">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只靠讲道理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引导鼓励孩子亲自参加劳动。可以从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会自理,如穿衣、穿鞋、整理玩具。然后,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做事的方法,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比如扫地、拖地板、擦桌子等。家长应该记住:让孩子做这些事的目的,在于培养他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而不是一定要做得好。孩子初学做家务时,肯定做的不太好;才学穿衣,可能穿的慢一些;才学扫地,可能会不知道先从哪里开始扫起;才学洗碗,可能会把碗打碎;才学洗衣,可能洗的不太干净……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而表露出不满意或不放心,这样容易挫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家长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劳动,对孩子劳动的积极性要予以赞扬,对孩子劳动的成果要予以肯定。要让孩子在劳动中,不仅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也要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2.一起做家务有乐趣</p><p class="ql-block">家长应尽可能地使工作和事情变得有趣,和孩子一起做还可以增加做事的乐趣。比如:和孩子比赛剥豆子,一人一个小碗,家长还可以“一不小心”输给孩子;清早起床,和孩子比赛穿衣;在家里开展“抽屉展览会”比比孩子的玩具抽屉和自己的抽屉那个更整齐,出去跑步前,谁换鞋速度最快,谁就可以当“队长”,喊口令等。劳动不是惩罚,学习充满乐趣,孩子当然不会偷懒。</p><p class="ql-block">3.家长学着偷点懒</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懒父母教出勤快孩子。有这样一个例子:妈妈上了一天班,回到家里躺在沙发上休息。宝宝想喝果汁,妈妈说:“妈妈累死了,宝宝自己拿杯子倒,也帮妈妈倒一杯。”宝宝很高兴的去做了。很多家长也有这样的体验:自己生病的时候,照顾孩子就会有所不周,但这时孩子反而表现得更懂事了,知道自己收拾东西,还会帮父母端水、端饭。所以,家长有意识地偷点懒,其实是在为孩子动手创造机会,也会助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p><p class="ql-block">4.强化孩子的劳动意识</p><p class="ql-block">有一种方法叫自然结果法,即不用强制手段督促孩子做事,而是等待他自然而然的产生做的念头。比如,孩子每次玩完玩具后,都不收拾,家长不必督促他,更不要强制他,而是任由玩具在地上摊成一片。过了一会儿,孩子发现地上的玩具,让他行动很不方便,就自然会去收拾了,家长千万不要因为看不下去了,就帮孩子收拾,再把孩子骂一顿,或强制他去做。因为使用权威强制孩子干活,会使孩子觉得干活是一种惩罚,是痛苦的事情,于是更加憎恨劳动。这种处理方法并不能帮助孩子养成劳动习惯。</p><p class="ql-block"><br></p> 家访 <p class="ql-block"> 家访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家访更是联系家园的桥梁,秉着拉近家长、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进一步促进家园之间有效沟通交流,到每个家庭里指导亲子绘本阅读。我们开始家访啦!</p> <p class="ql-block"> 本周去的是我们中二班河西大麦地易地搬迁点的孩子们的家,这几个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刚入园时孩子们连普通话也听不懂,所以在幼儿园不爱表达!但现在到了中班,孩子们不仅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还能讲绘本故事了。</p> <p class="ql-block">看着孩子们的进步家长和老师也是十分高兴的!</p> <p class="ql-block">先请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绘本阅读,接着老师进行指导。</p> <p class="ql-block">老师再进行亲子绘本阅读示范~</p> <p class="ql-block"> 在家访过程中,老师们与家长亲切交流,全面沟通了宝贝在园情况,详细询问了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了解了孩子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同时对家长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交流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信任与尊重。</p> 讲红色经典绘本 <p class="ql-block">红色教育是爱的教育,也是感恩的教育。以经典故事浸润童心,留给孩子们一份份鲜活的“红色”记忆,让红色精神代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在一日生活的过度环节,我们都给孩子们播放红色经典绘本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在河西乡中心幼儿园第八届“讲好红色故事,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的绘本故事展演比赛中,杨胤书小朋友荣获了中班组的一等奖,黄思凯小朋友荣获了二等奖!</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获奖🏆🏆🏆,离不开家长的用心陪伴,有付出才会有回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