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 有效再落实” ——沂南一小西校区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清风

<h3>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在这硕果飘香的金秋时节,为了让教师全面理解、准确把握、贯彻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本理念,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沂南一小西校区举行了以“聚焦新课标 有效再落实”为主题的骨干教师示范教学活动。<br></h3> <h3>  本次示活动共安排了语文、数学、英语 、艺体 、常识、综合共11节示范课,各位执教老师高度重视,精心准备,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认真归纳梳理,从中提取出新课标中重点强调的内容;授课过程中,老师们结合自己对新课标精髓的领悟,既充分展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又不乏教学的共性,为所有教师展现了一堂堂新理念下的优质高效课堂,给予听课老师以极大的启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精彩课堂。</h3> <h3> 语文学科 <br>  第一节是李桂花老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新课标在发展性学习任务群中对中年级的要求有一条:如何去了解作品的基本写作特点,来感受语言的魅力,尝试创作作品。李老师根据这一个要求,又结合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把“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自己创编童话,写童话”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她让学生通过印象深刻的句子,一步步感受作家安徒生用环境,动作,心理等描写,并通过美好幻象和悲惨现实的对比,突出他的语言魅力,为本单元“创编童话故事”这一任务做好了铺垫。</h3><br> <h3>  第二节是由郭兴华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本节课较好的落实了新课标理念之文化自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深切的民族自豪感,又通过对圆明园毁灭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油然而生。大量课外资源的补充,也较好的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操,最后齐读《少年中国说》,升华情感,令人震撼。语言运用方面,整节课郭老师带领学生大量补充相关课外资料,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媒介来学习语文,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h3> <h3> <br> 数学学科 <br>  邵淑梅老师执教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思路清晰,教师教态自然,基本功扎实。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从“三会”的角度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抓住了两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加法算式中没有7而乘法算式中却有7?什么时候加法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及时关注孩子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立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小组合作环节让孩子们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真正实现让孩子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音表达现实世界。</h3> <h3>  张文菊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这是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一一对应、建模的数学思想,通过现实生活中植树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规律,完成建模。首先张老师关了注学生的学习起点,用两个同学起立,中间有一个间隔,三个同学起立,中间有两个间隔………用这种身边的简单植树问题,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张老师利用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把植树问题直观化、生动化,重点抓住“只栽一端”这种情况,经过同学们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形成结论,完成建模:路长÷间隔长=间隔数,也就是棵数,间隔数和棵树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准确把握住了植树问题的本质,最后得出植树问题的规律,并进行了建模。</h3> <h3> 英语学科 <br>  王晓楠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英语Unit 2 B部分整合,王老师的课堂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整节课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中,充分利用卡片,自制教具等创设真实情景,以张鹏有书包心里很高兴,书包里面有什么,到不高兴,书包丢了,去哪里寻找书包为线索,创新性的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并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知、体验、实践、灵活运用本课所学词、句,形成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她通过不断的提醒孩子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物品、做事要严谨细心等适时对学生展开情感教育,体会学科的育人价值。</h3> <h3> 音乐学科 <br>  宋全娜老师《丰收的节日》开始以“开启快乐的音乐之旅”走进新疆,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了解了新疆的地域特色、民俗风情及新疆地区的音乐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唱歌曲环节体现了“具有丰富的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具有乐观的态度以及感知、体验、了解音乐的感情特征和审美特质,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这一新课标理念,通过多次自主聆听,感受歌曲的节奏、速度、情绪和音乐特点,伴随音乐做律动以及舞蹈动作,从而感受到了新疆地区的音乐特点和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最后她以“欢快的歌儿唱起来,欢腾的锣鼓敲起来”为主题,组织全体同学进行歌表演,亲身体验了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和热闹氛围,整节课达到高潮。</h3> <h3><br> 美术学科 <br>  徐伟峰老师执教的美术课《生活中的暖色》,为了更好的调动学习兴趣,徐老师准备了色彩图片,充分利用图片、色相环、学生作品等,引导学生赏析,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同一画面不同色彩的冷暖感觉,而且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举例,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颜色来联想不同的物体,辨别是冷色还是暖色,这样比起理论上的讲解更直观、更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教学中,徐老师还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冷暖事物让学生自己举例谈感觉谈体会,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冷暖色的规律,从色相环中找出暖色和冷色。</h3> <h3> 体育学科 <br> 马春磊老师的体育课堂《立定跳远》巧妙设计,从双脚起跳到双脚落地导入课堂,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既关注到小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又将学、教、练、赛、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立定跳远的技能。</h3> <h3> 科学学科 <br>  李光亮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材料的漂浮能力》,为上好这节展示课作了大量充分的准备,他深入钻研授课内容,科学使用教学课件,巧妙设计实验环节。以新课标为指导,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实践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李老师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注重了理论和实验操作的结合,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实处,体现了生动形象又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br></h3> <h3> 道法学科 <br>  刘小玉老师执教的道法课《我爱我们班》,刘老师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地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体现新课标中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及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核心素养目标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与课程目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辅以其他方法与手段,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得学生从“感性—理性—感性” 的多次反复修正中,形成正确的体验和感受,最终实现课的“三维目标”。<br></h3> <h3> 综合学科 <br>  徐美芹老师的综合课——《学习交警技能》,小学综合实践课标准倡导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基于这些基本理念,徐老师设计有趣的闯关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到了很多交通法规与交警技能,很好践行了新课标理念。<br></h3> <h3>  各位领导亲临课堂听课并参与评课指导,从新课标的理解、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学环节的设计、师生的交流互动、教材的处理等方面细腻剖析,细致点拨。</h3> <h3>陈校长走进课堂进行专业指导</h3> <h3>苗校长针对课堂质量提升提出宝贵意见</h3> <h3>教务处于主任结合新课标精神给予细致点评</h3> <h3>教务处冯主任跟进课堂听评并指出整改建议</h3> <h3>孙主任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提出自己的见解</h3> <h3>潘主任带领的艺体学科进行的有条不紊</h3> <h3>  骨干老师的课堂都很好的融入了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使新的课标要求落地生花,同时也引发了听课老师的强烈共鸣和思考。课后,各科分别组织教师集中进行评课议课,老师们对这11节不同学科、不同风格的课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h3><h3><br></h3> <h3>  本次示范教学活动,加深了各学科组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为新课标在课堂中的落实指明了方向。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也对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新课标的课堂落实还需进一步学习、探讨和深化。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基础,继续深入学习,躬耕实践,以新课标为导向,运用新理念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中共成长同进步!</h3>

新课标

学生

老师

课堂

学习

学科

执教

数学

教师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