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檀园为明代文学家、书画篆刻家李流芳于明万历卅三年(1605)规划卜筑。檀园名字来源于园内的两棵青檀树,此树千百年来相伴而生,又名鸳鸯檀、千岁檀,现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录。大门“檀园”二字分别有康有为的弟子萧娴和书法家启功先生所题。<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园内有宝尊堂、次醉阁、山雨楼和芙蓉沜等景点,可惜毁损于“嘉定三屠”。<br data-filtered="filtered">世纪之初,镇人民政府斥巨资重建檀园,弘扬历史园艺以惠社会。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全园布局紧凑得体,显示出一种宁静、典雅、精致、大气的气氛,既传承了江南古典园林的文脉,兼具时代气息。 紧随檀园的山雨楼和南翔人家,为民国建筑,既保留展示南翔的历史印迹,亦为游客增加访古问胜之地。 <br data-filtered="fil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