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夺食

物阜民康

<h1>我居住的小区是个新建小区,规模较大,因小区绿化好受人青睐。一进小区大门,迎面两座小高层无缝衔接耸立眼帘,一楼则全部被开发商辟为商铺租售。两栋楼的入户门在屁股后面,所有业主得绕着这栋连体楼两头回家。这排商铺是小区唯一的商业区,东西两头两间商铺面积最大,每间粗略估计在三百六七十平米,门脸大,头向外凸出身边其它商铺三四米,像两个带头大哥,气宇宣扬,牛气哄哄;身边紧挨的七八间商铺像几个跟班的小弟,面积普遍都小,肥瘦身长大小不同,有的里面有承重墙或带弯。</h1><h1><br></h1><h1>西面最大的那间商铺离大门最近,在第一家业主入住小区时就发现它已经成为超市存在,传说是开发商的某亲属开的,目的是服务当时工地上所有干活的人员。小区建好,干活的人前脚陆续离开,业主们踏着点后脚又到了。超市生意不降反升,老板就没舍得关门,保留了下来。</h1><h1><br></h1><h1>东面最大的那间商铺被开发商作为售楼部一直使用。小区人越来越多,七八间空商铺陆续挂上了药店、洗衣坊、早餐店、蔬菜店、鲜果店的牌子,开门营业。</h1><h1>我认识的一个小盆友从房东手里租下了西边大超市右手边的小空铺,小两口把它弄成了杂货店,主营蔬菜水果,粮油。小盆友的眼光挺独到,因为大超市虽然占据了最好的位置,但店里从开业就没买过蔬菜。可能老板嫌买菜麻烦。大超市位置好,空间大,货全,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生鲜蔬菜(后来也带了),他恰到好处的正好弥补了大超市的美中不足。</h1><h1><br></h1><h1>小两口人活络,热情,勤快,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菜是每日三餐必须品,忙碌的业主买菜的同时顺手附带买点其它生活用品,这样既占了大超市的便宜又或多或少抢了大超市的生意。</h1> <h1>秋日的某天我去他店里卖烟,看见收银的人不是他爱人,换成了一位四十岁多岁的女人,我以为是他家亲戚在给他帮忙。女人热情地招呼我“大哥,你要啥?”小盆友给我介绍她是新老板,他已经把店转了,以后我买啥继续来就是。他仍在店里,是应新老板请求帮忙带她几天,媳妇带娃已经回家休息几天了。</h1><h1><br></h1><h1>小盆友送我出门,我问他生意那么好,为啥要转店,他悄声告诉我小区里房子基本卖完了,售楼部要撤,售楼部已经被“政府惠民蔬菜店”租下了,等售楼部收拾完过几天一般走,“政府惠民蔬菜店”就开始装修。跟开发商签的合同他都亲眼看见了。“政府惠民蔬菜店”是连锁店,各小区都有,本城就有几十家,不讲政府补贴那块,光货物统一采购一条,傻子都清楚价格肯定比他便宜得多。到时“政府惠民蔬菜店”一开业,他生意不就完了。他分析的有理有据,我夸奖他脑袋瓜子聪明。</h1><h1><br></h1><h1>但他们的转让价格让我大为吃惊。他的店面总共五六十平方米,又进店见墙拐弯,属于不好出租的店面。他又主要以卖蔬菜、水果为主,其他值钱的货物好像并不多。我心理预估转个二十来万到三十万应该就是好价格。没成想居然转了四十五万元。售楼部旁边一家便利店老板出于和小盆友同样的考虑,在小盆友之后也把店转了。他的店比小盆友大,货多,据老板自个讲光他那套热冷风机当初就花了七万多,小盆友店里没装,转让价却比小盆友少了五万。不得不说小盆友运气佳占了大便宜,说难听点就是抓了个“冤大头”。</h1> <h1>小盆友透漏女老板是西泉人。西泉是兵团下属的一个农业生产连队,属于兵团“农民”。跟地方上一个偏僻的自然村差不多,离城镇较远。前几年农作物价格便宜,兵团“农民”跟地方上农民同样日子非常不好过。</h1><h1><br></h1><h1>其实从女老板简朴的衣着和黝黑粗糙的皮肤,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瞧出她也是下下苦的人。</h1><h1><br></h1><h1>当我又听到这女人还是个带着孩子的单身女人时,我心里一紧,暗暗替她捏把汗。疑惑这个傻女人为何出如此高的价格,又是否知道过不了多长时间“政府惠民蔬菜店”即将开业。我真担心她把自己在地里辛辛苦苦挣得点那点钱全部葬送在这里。这年头一个普通人要挣四十五万元可不容易,尤其她还有一个即将上大学的孩子。</h1><h1><br></h1><h1>可我的担心又能起啥用?这世上每天都有人受骗上当,更不能责备小盆友骗了她,人家说的很清楚,就这店这货,不盘货,整体打包就这些钱,你要给你,没有胁迫没有强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要说错归根结底只能怪自己眼瞎,怪不得别人。</h1><h1><br></h1><h1>个半月后,售楼部确如小朋友预料的那样改弦更张成了“政府惠民蔬菜店”,生意火爆。说是蔬菜店,店里啥货都不缺,对身边几个小便利店冲击很大。有人想转店,无人接手,只能先硬撑着。</h1><h1><br></h1><h1>冬去春来,百花争开,几个朋友相约上山挖野菜。小区门口集合准备出发,几个人都想起忘了拿装野菜的袋子,挖野菜是名头游玩是真,都懒得上楼去取,我提议我去商店买两个算了。我就进进了女老板的商店。 </h1><h1><br></h1><h1>女老板在忙,我唤她买几个大点食品袋,女人随手拽了两个大食品袋递给我,我问一个多少钱,她连摆手不要钱,我说明要七八个,女人稍犹豫一刻伸手又给扯下四五个,豪爽地说:“哥,不要钱,只管拿去用。”我坚决要给她钱,她再三阻止说啥不要,搞得我不好意思。</h1><h1><br></h1><h1>以前我开过多年便利店,深知便利店都是薄利,如果你不是人家老顾客、熟人,不买其它东西,这么大的食品袋,在其他商店我估计一个五毛钱老板都不情愿卖给你,得一元钱老板才动心。我家住东边,“政府惠民蔬菜店”就在在东头,店大货全,买啥方便。自从小朋友走后,我几乎没再光顾过他店里。所以我既不是人家熟人更不是人家老顾客,无功不受禄,六个食品袋让我感觉从此欠钱了她莫大人情。</h1> <h1>自从袋子这事后,我开始买东西有意去她店里,有心还她人情。买完烟时,她都会关心地问我有打火机么?没有拿一个(免费)。去的次数多了,我才发现这女人生意很好,完全不输我小盆友那会。时间久了,我才看出这女人很会做生意,笼络顾客。比如香菜,不管一年四季多贵,只要你要的香菜不多,免费自个拿;谁买包烟,要买个打火机,她多半都会送你一个,见了带小孩的人会送小朋友一个棒棒糖等小零食。面对顾客,不是称呼你“叔叔,阿姨,便是大哥大姐,兄弟或者小兄弟”,亲热的仿佛一家人。</h1><h1><br></h1><h1>有天,我看她卖的桃子品相不错,准备买点,被她劝住了,她说桃子看着外表诱人,其实一点都不好吃,明天她准备拿去换。你说,这样的老板谁不喜欢。其实现在好多人并在乎一半毛钱的得失,只要你蔬菜新鲜,老板服务态度好,他们情愿多走两步路去你店里买东西。</h1><h1><br></h1><h1>有人说女老板是河南人,言下之意夸赞河南人脑袋瓜子精明会做生意。女老板是有点河南人口音,但我们周边团场的兵团人张口说话都或多或少带点河南人口音,可籍贯(根子)不一定就是河南。</h1><h1><br></h1><h1>这两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加上俄乌冲突,世界趋势动荡不安,各行各业生意竞争激烈,许多生意人叫苦不迭,尤其小生意人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我们小区这狭小有限的空间里,如果把两个大超市(店大货全位置佳占据优势)比作两只老虎,女老板和她的小蔬菜店充其量就是一条猎犬,为了生存,女老板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从老虎口中夺食。只要有足够勇气,方法得当,无论在何种艰难环境下,猎犬总能从虎口抢的食物,让自己吃饱。越是困难时刻,越彰显一个人的智慧。显然,这个女人无疑就是这样一条勇敢且充满智慧的猎犬。</h1><h1><br></h1><h1>一个人假如命运有天把你抛到无法后退的环节时,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就地展开搜索,做自己力所能及最好的事,你的方向就对了。事实证明,我先前对女老板担忧成了多余。我替女老板高兴。</h1><h1><br></h1><h1>这几日我们小城新冠疫情严重,全城实行静态管理,大家都居家隔离,愿所有居家隔离的人身体安康,愿我们小城早日解封。</h1><h1>秋风起,树叶黄,时光如水,无语且匆忙,疫情肆意作恶的岁月里,你我若都安好便是晴天。</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