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

山水连

<p class="ql-block">石城多山川。虎踞龙盘,钟山巍峨。站上紫金山第三峰的天文台,远望东郊,山石色青,山势迂回,如龙盘旋,延绵数十里,势如长江之浩浩汤汤。青龙、牛首、栖霞、富贵、九华山山相望,威然而立,正所谓“左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 <p class="ql-block">记得新世纪的七年,队伍上分了我一套住房,紫金山的脚下,距富贵山和九华山也仅数百米。从军区大院搬出来,虽然军装在身,可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山里人,出了家门,三面逢山,远近闻名的紫金山也因此成了我家的后山。清晨,开满野花的山坡上,微风拂过,吹来一阵阵山花和山草的清香,登高望远,风景这边独好,常常让我望远方出神……‘</p> <p class="ql-block">开门见山,无愚公之志,不能移山,只有翻山越岭。其实,登顶的路有多条,宽窄不一,陡峭有别,坦则远,近则险。紫金山索道下那条崎岖的小路,虽说有点艰难,却百走不厌,因为它不平坦,也不平凡。</p> <p class="ql-block">2017年的最后一天,雾锁金陵。微信朋友圈风云突变,一时间,大家都晒起了自己十八岁的照片,美照如花的青春靓丽了波澜不惊的朋友圈。时光的不忍,让那些上个世纪出生的上了年纪的人声声叹息,芳华且退且远,青春一去不返。而真正的年轻人,一大早便穿雾Q湖,顺手拍几张情侣园满坪的鸽,沿着湖边的十里长堤来到钟山脚下,与相识的不相识的朋友相聚在一起,然后,高举起各色鲜艳的队旗,一起向山顶出发……将临的2018,让人们想起曾经的年轻的飞扬的青春,18已经不再,18终究要来。新的一年,在人们美好的期盼中,穿云破雾,悄然而来。</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从这个角度看紫峰,在冬日清透如冰的早晨,三九雪纷飞,严寒逼衣紧。也许明后天大雪如约而至,这里又会是另一番风景:山水层林,霞玉尽染。在暴雪将临之际,城里的上班族,在祈盼初雪的南京能够“一夜雪无”,而乡闲之人,却深居山间,悄然而攸,静静等候着大自然的一切赋予……</p> <p class="ql-block">傍晚,紫金山下聚拢了一批天文爱好者。阴历十五的月亮,在一个阳历月内圆了两次,这种不是天文也很少见,且几乎不可能发生的蓝月亮现象,普及了众多无知如我的围观人。小伙子热情讲解调校,还帮我用手机从望远镜里抓拍了常娥玉兔,是那么清晰,那么清冷,一如千古传说,神奇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雾锁紫峰断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她不是山城,而是金陵。过了腊八,就是农历的新年,或许还会有一场大雪,然后便是春了。真正春的季节,除了桃红樱骚,虞美人夹竹桃也争相盛开,护城的荷塘沉着冷艳的月色,山脚下满坡的栀子花,香气四溢,美丽动人,百度一下,竟然能土能水,可观可饮,宜野宜家。看那江南入梅后的第一场雨,清秀了如仙的紫峰,远远望去,颇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恢宏和豪情。</p> <p class="ql-block">大王带我去巡山。一大早,便跟着大王出城门,穿翠洲,走马腰,直奔头陀岭……登山的人成群结队,冷落了索道上上下轮滑的轿厢,山顶终于有了KFC,小小满足攀登者饥渴难耐的胃。山间雾气仍浓,原本秀丽的山水城林,让观景的人们望眼欲穿,就连那仙雾蒸腾的紫霞湖,也只能在览车临近时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双休无聊,便想去后山转转。太阳依然昨日般狠毒,城墙下的登山栈道行人稀少,没了往日的繁华。索道口的登山路有好几条,我还是选择了常走的那条,崎岖,陡峭,绕碉堡,穿丛林,躬身而攀,汗流浃背,一如战斗在完美的真人CS基地,攻击目标直逼紫金山天文台高地……门前的优仙美地关了门,平台上没了歇息之处,几个家长带着孩子排队购买门票,通往头陀岭的便道空荡无人,我停下犹豫的脚步,准备打道回府,不再向主峰进发,因为,天真的很热,口真的很渴,雨真的要下了……</p> <p class="ql-block">新年伊始,紫金山下,一拨拨,一队队,高举旗帜,向前进发,没有比人更高的山!2020,注定要被热爱生活的人们拥抱;2020,当不负韶华,笃定前行;2020,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p> <p class="ql-block">农历二月初一,金陵的天空多云转晴,商场开始了营业,景区敞开了大门,正月里被新冠所困的人们蠢蠢欲动,晨练者取下了口罩,登山者三两结队,压抑已久的心情在春之声中悄然释怀。拐点未现,江城仍危,赤壁之战,硝烟弥漫……你我虽未远征,却人人心系鄂邑,让我们用歌声传递对前线白衣天使们的真诚祝福:想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不管风雨有多少,有你就足够,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你笑起来真好看,像夏天的阳光,整个世界全部的时光美得像画卷……</p> <p class="ql-block">登子文阁,观钟山晨曦,早晨六七点钟的太阳,如婴儿般安祥温柔,仿佛依然沉浸在星夜的朦胧……时光如梭,转眼之间,你所看到的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早在上个世纪便被老人家定性为年轻人的网红名片。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太阳,无论在什么时空,都热烈而灼灼,那是对生活的热爱、事业的追求和家人的关怀。</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间熟悉的小路,我们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阳光给足了灿烂,山水也如此尽展,山野之间,清风拂绿,薄雾淡云,朦胧着满山遍布的清凉,歌儿唱得正欢,风儿吹得正凉,仿佛都在无视将出的骄阳和大暑的今日,往年正热的日子,却也清凉起来,让人舒畅很多,虽然大暑也被打脸,但人们依然渴望这夏日难得的秋凉……一切都在变,只有青山依旧。</p> <p class="ql-block">这成片的白杨山上并不多见,陡峭的山坡不是它生长的地方,高大挺拔需要坚实的根基支撑,不一定都要站在高处,这晨曦远山清风鸣蝉,便是对白杨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临近霜降,晨雾出落得越发浓重,滋润着曾经炎夏的应季植物,太阳庸懒地爬上山顶,暖暖笼照着山下茫茫植被各色叶果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世间万物,雨露均沾,美好与共,其实是上帝的安排和恩赐,再读鲁迅先生的《花边文学-运命》,便知如此这般,那些常有非分之想的人,便是有违天意了。</p> <p class="ql-block">霜降这天的清晨,已有了些寒意,感觉太阳一下暖和了很多,白露为霜,晶莹着世间万物,之后便迎来立冬。年轻的柯基努力攀登,第一次登顶天文台,远观金陵美景,近仰紫台风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p> <p class="ql-block">临近傍晚的时候,我却想去登山。从后山的光标路拾阶而上,逆行的人更少,览车在找不到入口的碉堡上方来回穿行,划出一道道时光的记忆……日出很美,落日的余辉也很壮观,即便是天黑了冷了,也还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努力登攀,去迎接金秋时节月的皎洁。</p> <p class="ql-block">零下7℃的气温,登山的人便远不比往年,三三两两,少有成群结队、高举彩旗的壮观场面。从天文台到西马腰,山野之中,林海雪原,美不胜收,陡峭的台阶,上上下下,让人如履薄冰,分外小心,紧抓拦杆,不扶不行,步步惊心地向头陀岭攀登。2020,实鼠不易,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2021,牛转乾坤,祝愿每个人都很开森。‘</p> <p class="ql-block">当你面山临水,陶醉在大自然的扑面而来的气息中,不会作诗也能吟:湖光映霞辉,山色隐玄奘,蝉鸣惊飞鸟,宫变越城墙。</p> <p class="ql-block">再过两天便是寒露节气,今天还能冲35度,这天气也是疯狂了。逃离八卦洲无聊的陌上花渡,沿着城墙上山看日落霞飞,没有天文观景的平台,华为手机又能如何?下山的路漆黑一片,清晰听见不远处爷爷和女童的对话,隐约看到蹲在崖边喂猫的女人的身影,接近山脚,突然有了点点灯光和喳喳话音,一下子上来许多年轻人,顶着星光,手挽着手,一片片一阵阵爽朗的笑声,随着山风在静夜飞扬,分明一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彩虹般闪烁古老的山城,青春着这时代,和谐如我的国。</p> <p class="ql-block">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今天阴天,实际上是看不到太阳的,突然想起要到后山上转一圈。出了门,便开始海平面的爬升,不一会儿就到了山下的光标路,每次从这里经过,都能看到国军当年构筑的碉堡,被土石填了个严实,上山的路除了落叶还是落叶,满目凋零,这里的山路崎岖,很难爬升,中间总是要歇上几口,还没到半山腰就早已汗流浃背,二十多分钟后才冲到了天文台的脚下。下山的人屈指可数,上山的更是寥寥无几,就像夏天顶着40度高温的中午一个人爬山一样,这时的感觉也是倍儿爽, 人云亦云,趋之若鹜的事没有意义,在法治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其正的自由。从农场巷到天文台,也就不到百米的高度,但要攀爬上来前后却也要近五十分钟,还得满头大汗。五点不到,天文台的门依然是开着的,这里是金陵城的最佳观景点之一,这个时候看南京也只有雾里看花了,但依然能看到农场巷黄墙青瓦我的家。沿大路下山,估计半个小时就能到白马公园,那时的天已经黑了,路灯也亮起来了,山下的人们,也各自开始了自己的夜生活。回头看看山顶,那么高冷,有几处灯光时隐时现,和繁华似锦的夜南京成了显明的对比。山之高远,在静夜中凝视着城之繁华,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反思。</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山上突然飘起了雪花,小小的,手机都拍不清楚的那种,立春前的雪姑娘,很是神秘,在人们忙于过节,快把她忘了的时候,却悄然而至,零星飘落在天文台下的山涧。爬山的人越发多起来,携家带口,沿后山的光标路拾阶而上,经野道直奔天文台,山势陡而峭,靠四肢猴子一样向上爬,回头也不敢往下看,足足七十度的坡。有人家带着小孩,要从这儿下山,被我劝返回去,爬都那么艰难,下又谈何容易,何况还有三个小孩,对方笑道,照你一说,定是不敢去的,马上折返,决不当琅琊山五壮士。平台的风景依然如故,渺茫的紫峰,虚镜的湖面,雾雨中的金陵雪朦胧,站在这里,拍照模式放大至3x,便看到了山下那幢黄墙灰瓦我的家,想起了三十那天门口刚换的虎年新桃: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下山的路也不轻松,几个顽皮的孩子站在半山坡的雕堡上,疯狂地蹦迪,无情践踏着国军曾经的尊严……从太平门到西马腰,不到200米的海拔,却耗时一个有余,顺山而下,倒也轻快,越贴近地平,离家就越近,心里便越踏实,在2022春天的节日里。</p> <p class="ql-block">小满未满的春色,我家门前的山坡,野花开出一片清朗,阵阵春香,醉了今晨,醉了六朝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