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旧伊藤博文别邸位于日本横滨野岛公园内。</p> <p class="ql-block">旧伊藤博文金泽别邸是担任初代内阁总理大臣的伊藤博文在明治31(1898)年建造的茅草寄栋屋顶的乡村风海滨别墅建筑。据说是伊藤博文喜欢在风光明媚的金泽土地上建造的,大正天皇和韩国皇太子等也来过。</p> <p class="ql-block">旧伊藤博文金泽别邸是当时别墅地为数不多的珍贵建筑遗迹。</p> <p class="ql-block">邸内展示着关于伊藤博文的资料和家具等。</p> <p class="ql-block">传奇人物伊藤博文,从市井混混到风流宰相,他为何能成功逆袭?他是好酒及色的风流宰相,也是引领了日本数十年历史发展的肱股之臣,他的见识比李鸿章有过之无不及,清朝的光绪皇帝都想聘他当中国宰相。</p> <p class="ql-block">另外,从庭院可以一览大海,以金泽区花“牡丹”为首,可以欣赏四季不同的花等,作为接触历史、文化的市民的休息场所而公开。</p> <p class="ql-block">伊藤博文,日本天保十一年(1840年)出生于长州藩(今山口县)山村的贫农家庭。其父被下级武士伊藤家收为养子,并被选为继承人,遂继姓伊藤。早年伊藤博文曾入吉田松阴创办的松下村塾学习,从那时起他和井上馨曾一同被秘密派往英国学习现代海军技术。</p> <p class="ql-block">在英期间,他得知英国战舰炮轰萨摩藩后,于是辗转回国,结果回到日本后发现长州藩也被炮轰了,于是他加入了长州藩军队,反对幕府统治,主张“开国进取”。 明治维新成功后,在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细田道一的领导下,伊藤博文主要负责处理外交事务。在日本的历史上伊藤博文被誉为“明治宪法之父”。1894年,伊藤博文参与策划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以及中日甲午海战,并于战后由其出面与中国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1898年,戊戌变法时他曾亲往北京访问,面见光绪皇帝和康有为,并提供改革方针。</p> <p class="ql-block">曾先后出任外国事务局交涉员、判事、兵库县知事、会计官权判事、大藏少辅兼民部少辅、工部大辅等职务。1885年12月,由明治天皇政府根据伊藤博文的建议废除太政官制,开始实行内阁制,并由伊藤博文出任首届内阁总理大臣兼宫内大臣,负责宪法的起草。</p> <p class="ql-block">政变后,他又参与救援被捕的黄遵宪,并协助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日本。 1900年伊藤博文创立政友会,自任总裁,开日本两党政治之先河。1905年,日本在日本海海战(对马海峡海战)获胜后,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于1907年迫使朝鲜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使朝鲜变为日本的保护国。尽管如此,伊藤博文本人是反对日韩合邦的,在1909年的阁议中他就曾公开表达反对立场,表示“合并是长期的问题”,这有别于众多的日本对朝鲜政策参与者的想法。 1909年10月,为解决日俄争端,伊藤博文到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总长谈判,当他坐车抵达哈尔滨车站时,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杀身亡。</p> <p class="ql-block">伊藤博文遇刺以后,主张日韩合并的一派成为日本对朝政策的主导。1910年8月22日,日本终于迫使朝鲜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同年10月1日,日本统监府改为总督府,由此开启了对朝鲜长达36年的全面殖民统治时代。</p><p class="ql-block">伊藤博文在日本的发展过程中,是促成其迈进现代化国家、成为近代世界列强之一的功臣,但由于伊藤博文一贯奉行对外扩张政策,因而无论在日本国内,还是世界其他各国,对他的评价仍是毁誉参半。</p> <p class="ql-block">牡丹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