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深刻领悟教育教学新方向,有效指导英语课堂教学,神山镇中心小学全体英语教师于10月11日共同参加了由市教体局组织的线上英语新课标主题研修活动。在县教研室刘文健老师的带领下,在聆听马剑辉老师的报告中,英语老师们度过了一个充实的下午!</p>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87, 45, 28);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2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500; word-spacing: 0px; float: none;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widows: 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40, 197);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span><br> 点滴收获 <p class="ql-block"> 本次学习的主题——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的本质问题设计与实施,马老师就本质问题(EQ)展开讨论,分别阐述了本职问题的三项内涵和七项特征。</p> <p class="ql-block"> 针对词汇的学习,马老师建议我们去关注Why do we learn ?如何去发展和优化我们的词汇储备,从语言知识的维度去考量学科核心概念的本质问题。以及本质问题所具有的必要的和专业的以及富有整合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可以帮助学生统整、厘清零碎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 本质问题都是开放性的,它不存在唯一的、最终的、正确的答案,它的答案都是开放的。它是发人深省和引人思考的问题,经常会引发探讨和辩论。本质问题都是启智增慧的,它是需要高阶思维,需要经过分析、推断、评价、预测才能够回答的问题。仅仅通过记忆知识,简单的应用是没有办法有效的解决本质问题的,更不可能会在教科书上找到这个现成的答案,它指向学科内关键性可迁移的概念和观点。教师需要能够从学习语言知识、技能、文化、思维,学习方法及策略等维度去生成EQ。本质问题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是一系列可让学生去模仿和内化的思维方式,通过不同的语言和不同文化的学习,我们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改变。</p> <p class="ql-block"> 报告中以四年级课例——What time is it ?进行分析,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展示本质问题设计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口语和语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How make conversations?How to ask and answer? 另外提示教师要关注学生认真的听和观察对方的反应,这样能够增强对话双方的理解。通过学习书面语篇、理解单词,句子和图片等传达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三维目标不能逐条写,任何一个知识点学习的获得都是在三个维度上同时获得的。教学目标需要两维和三维合在一起写,而不能是单独的呈现。语境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都不能单独割裂的去写,而是需要两维或者三维续写,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当我们写单元整体学习目标的时候要注意素养立意。</p> <p class="ql-block">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应该体现全新的、优化的课堂目标,它需要根据教师所教授的内容,遵循学习发展规律,基于课标、学情及教材,对单元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细化,并给出预期及行之有效的策划。单元目标确定了学生在完成某个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学什么” 和 “学的怎么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个单元要设定理解型目标,教师要关注概念性理解目标的达成,要从具体的案例中去学习、去累积。通过本质问题的引导串连起来,从具体走向抽象,形成具有持久性的,有真实生活价值的,能够迁移运用的这样的一种理解。</p> 学习记录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87, 45, 28);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2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500; word-spacing: 0px; float: none;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widows: 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40, 197);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span><br> <p class="ql-block"> 砥砺深耕研课堂,履践致远共成长。此次学习让我们知晓了本质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它既是理念的升华、智慧的分享,也是思维的碰撞、行动的指南,培训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学习、反思、探索和实践的机会,但同时也督促我们要永持积极的学习态度。</p> 会后研讨 <p class="ql-block"> 在此次学习中,老师们认真记录,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面对新课程新课标的挑战,我们必须不断改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关注英语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理解英语和发展英语,让学生享受英语带来的趣味。</p> <p class="ql-block"> 教研组在本次培训中一共收集到十几个学习困惑问题,尤其是对于本质问题(EQ)的理解,短时间内无法理解透彻,需要反复在课堂实践中揣度专家的理论。但老师们已经能够意识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链的设计是个很好的抓手。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立足单元整体视角设计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链,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经过梳理汇总发现大部分教师比较关注如何在迁移创新环节中设计"有效问题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同时,大家在互相交流和切磋中关注到一个共同问题,那便是在一堂课中可能会有多个问题,我们要思考其中哪些问题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这些问题是都有效,是否高效,是否真正脱离了机械的重复,这些问题有没有触及到课堂的教学重点、难点或者中心点、关键点?</p> <p class="ql-block"> 教师在上课之前,我们有预设的教案,有各类课程资源,老师们可能也会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模拟课堂的演练。但教师在面临不同的学生时,依然应该抛弃自己的预设。尤其是要在抛出问题后给予学生开放性的回答机会,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动态、生成性的教学,而不是在展示课前安排特定的学生去推进课堂教学。同时借助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衍生出新的问题去推动课堂。</p> <p class="ql-block"> 单元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课时目标围绕单元目标充分展开,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和实践技能,体现单元目标达成的坡度,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p><p class="ql-block"> 结合我镇英语教师教学备课实际情况,调整为每单元必备四课时,其中单元备课为必备,任选一课为精品备课,剩余两课时可以简备。要求整册教案涉及所有课型。</p><p class="ql-block">第一课时:(必备)单元整体备课 </p><p class="ql-block"> 具体参考课程资源</p><p class="ql-block">第二课时A Let’s talk/Let’s learn </p><p class="ql-block">第三课时 Let’s spell </p><p class="ql-block">第四课时 B Let’s talk/ Let’s learn </p><p class="ql-block">第五课时 B Read and write</p><p class="ql-block">第六课时 Summary</p>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感谢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在理念更新与实践改革中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每一位老师都认真听,仔细记,都有各自的收获和思考。相信老师们也将把收获化为行动,怀着勤学善思的态度,把英语教学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我们将继续深研新课标,掌握新课标的改变之处,把握并践行新理念,努力提升业务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努力争做一名新型的英语老师!</p> <p class="ql-block">编辑:吴丽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