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鸟欢,白鹭翔集

顽石 谢绝送花!!!

<p class="ql-block">  厦门筼筜湖西堤的纳潮口是厦门独特的一道风景线。每当纳潮的时候,成群的白鹭翩翩而至,在 水中追逐、舞蹈、觅食,场面十分壮观,因此也引起本市和外地鸟类摄影爱好者极大兴趣,每当纳潮时,只要合适拍摄时间,总有许多本市以及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趋之落鹜的聚集到纳潮口拍摄,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那么,为什么要纳潮呢?怎么纳潮呢,让我来告诉你关于筼筜湖的昨日今生吧。</p><p class="ql-block">筼筜湖源为筼筜港,因种许多“筼筜”竹,故而得名。筼筜港原为天然良港,每当夜幕降临,千帆归航,停靠港湾,一船一灯,摇曳闪烁,曾是旧时厦门八大景之一“筼筜渔火”。</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为了抗战备荒,进行围海造田,上演“精卫填海”,全市共动用劳力7.5万人,耗资63万,建成堤长1700米,宽12米,内堤面积10076亩 其中水域面积3000亩的筼筜湖,原为种植水稻,但由于盐碱度太高,而无法种植农作物,随后,开辟成新区,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加,以及周边工厂的污水排放,筼筜湖一度成为城市的臭水沟,白天臭气熏天,夜晚蚊虫到处飞,居住周边的居民怨声载道。</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市政府将治理筼筜湖工作摆上日程,制定了“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西水东调”利用涨潮引西海域水到湖内,利用退潮将湖内水排放到西海域,从而达到湖内水体的良性循环 搞活水体。经过历时十余年的综合整治,至1999年,综合治理一、二期完成,耗资4亿,成果显著,筑巢引凤,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筼筜湖周边拔地而起,夜幕降临,呈现“筼筜夜色”,湖区环境的大大改善,使绝迹多年的白鹭翔集湖区,湖内的水生动物也多达近百种。</p><p class="ql-block">纳潮的目的就是搞活水体,使湖内水体进行循环。</p><p class="ql-block">纳潮是根据厦门海域的海水潮汐进行进水和排水,所以,每天的纳潮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纳潮时间是在每天海水满潮的前一个半小时开始纳潮,持续时间约三个小时。举个例子如果今天是十二点满潮(即海水最高水位),那么,纳潮时间会在早上十点左右开始纳潮,隔天,纳潮时间就会在十一点左右开始纳潮。因为海水潮汐是每天推迟四十分钟满潮。</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