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回望过去,战争的号角已不再响起,而和平的钟声仍在继续</p><p class="ql-block">几十载的悠悠岁月,几十载的风雨兼程,许多人前仆后继为和平的钟声付出了血与泪,留下了许多许多耳熟能详的革命故事,并被广为传诵。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信仰之火生生不息,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红色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4年11月上旬,突破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在汝城县境内进行了长征半个月来首次较长时间的休整。红军纪律严明,战士们睡在屋檐下、空地里,不仅没有动村民的东西,还帮助村民打扫卫生、挑水等。</p><p class="ql-block">心疼这些战士,30多岁的村民徐解秀拉了3位女红军住到自己家里。腾出自家那张宽1.2米的木床,垫上稻草,床边架上一条搭脚的长板凳,徐解秀带着1岁的儿子加上女红军们,就这样挤到了一张床上。看到简陋的床铺上仅有一件蓑衣和一条烂棉絮,女红军便拿出她们唯一的一条行军被,和徐解秀母子一起横盖着。</p><p class="ql-block">临走时,怕徐解秀母子寒冬难熬,3位女红军执意把被子留给她,但徐解秀坚决不同意。推来推去僵持不下,一位女红军索性找来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还留下两句话:“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敌人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生活。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回来看您的,送您一床新被子。”抱着半条被子,徐解秀含着泪,送了女红军一程又一程。</p> <p class="ql-block">“半条被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在80多年前的湖南,3名女红军即使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给群众半条。</p><p class="ql-block">结语:这个“半条被子”的故事经过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讲述后,迅速传遍了全中国,温暖了全中国,让人们又一次重温了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奋斗历程。跟“半条被子”的故事一起感动中国的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鱼水深情,是共产党始终依靠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p> <p class="ql-block">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主席为刘胡兰题的词。刘胡兰是我最敬佩的革命烈士 ,1932年她出生在一户农民家庭,8岁上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并成为团长,14岁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告密,刘胡兰被抓捕了。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没有办法,当着她的面杀死了其他六个人,但刘胡兰毫不畏惧,从容走向敌人的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刘胡兰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作为一个成长在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珍惜祖国给我们带来的良好条件,发奋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p> <p class="ql-block">刘胡兰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走进位于山西省文水县的刘胡兰纪念馆,广场纪念碑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刘胡兰的这个故事,使我们受益匪浅,她的英雄事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要向刘胡兰学习,做一个勇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将来做一个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的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先烈的生命换来的,让我们珍惜今天的一切,努力学习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