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山西回来一直迟迟没有动笔。又看了《一席》清华大学王南教授的演讲和记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依旧心中惶惶,怕有错误让人贻笑大方。可又想写点东西来记录一下………动笔吧!其中许多无法拍照的地方只能在网络上找寻一些图片。 </p><p class="ql-block"> 疫情三年了,人被迫困于其中。在不太紧张的间隙去国内能去到的地方。朋友三人一车从郑州出发第一站目的地是芮城的永乐宫,而高速出口可能是因为河南三门峡的疫情,被告知不能下高速。尽管是绿码,从低风险地区而来也不能违反当地防疫政策。只好重上高速向下一站奔袭。 </p><p class="ql-block"> 洪桐县广胜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依山傍水的广胜寺位于霍山南麓傍临霍泉,分为上寺、下寺、水神庙三部分。有三个绝世珍宝:一是全世界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琉璃艺术杰作一一飞虹塔,二是绝无仅有的国宝元代璧画,三是举世无双的传世珍宝《赵城金藏》</p> <p class="ql-block">关于广胜寺壁画《国家宝藏》和马未都先生的《国宝100》都有介绍,个人更喜欢马爷这版</p> <p class="ql-block">上寺的主要看点就是飞虹塔,塔身的一到四层最为精美</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外两株唐代左右扭柏。广胜寺处于霍山南麓,方圆数十里古柏参天,树纹一律向左旋,被称为广胜奇柏,而唯有大殿前这一左一右的扭柏让人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毗卢殿因天中天的牌匾俗称也被叫做天中天殿:单檐庑殿顶,其形制高于大雄宝殿的悬山顶。正中的脊饰挺华美:</p> <p class="ql-block">《赵城金藏》是为中国现存最早最全的大藏经,是一部百科式的佛教全书,涉及哲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建筑等多个领域。因刻于金代,故称《金藏》。抗战时期,日军企图偷走《赵城金藏》,后来军民一心将国宝转运至河北涉县。新中国成立后, 《赵城金藏》被存放在了国家图书馆,并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一起成为了四大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下寺的后殿,门上匾额字体为虫篆“宝筏金绳”出自李白的诗句:“金绳开佛路,宝筏度迷川”意为佛用宝筏在苦海里普渡众生,金绳是佛路两边拴着的绳子,引导人走上觉悟之路。这方巨匾已被收入《中华名匾》而《药师经变图》等壁画即出自后殿内,原有元代宫廷画师绘制的三百多平方米的壁画流失于纽约大都会、<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纳尔逊、</span>宾大博物馆、波士顿博物馆等四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去到大都会博物馆的游客,都会被《药师经变》这幅极具震撼力的壁画所吸引。壁画形象地表现了药师如来及其随从,所在的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为元代壁画中御用画师笔下的精品,马爷用“悲欣交集”来表达看到它时的感觉。但不得不说如果它不在这里也许就再也没有了呢……</p> <p class="ql-block">水神庙的壁画尚保存完好,平日里殿门紧锁基本不见光,讲解员手里有钥匙,打开讲完即锁,也是因为不怎么见光才能保存这么好的。水神庙的山门也是个戏台,因为大意错过了上面精致的砖雕</p> <p class="ql-block">因殿内严禁拍照,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捶丸图和对奕图</p> <p class="ql-block">高尔夫的先祖:捶丸</p> <p class="ql-block">《元代戏曲璧画》就在南璧东侧的墙上,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在国内元代戏台已寥若晨星的情况下,这幅壁画成了研究我国戏剧发展史和舞台艺术的珍贵史料。《元代戏曲壁画》和《捶丸图》还在1998年被编入了中国历史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山西是个缺水的地方,有泉眼的地方就有水源之争的故事。油锅捞钱、三七分之类的传奇不止霍泉,后边的难老泉也有同样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下一程:张壁古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