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交建里小学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为更好阻击疫情,保障学生生命健康,按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区教体局相关文件要求,全区中小学开始开展线上教学。静默期间,在家应该如何缓解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如何与父母共度一段有意义的时光,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何让自己获得成长与进步呢?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居家防疫心理健康宝典:</p> <p class="ql-block">一、规律作息时间</p><p class="ql-block"> 居家上课状态下,同学们可能会延续假期里的慵懒感,精神面貌不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因此,同学们首先需要按照课表时间,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调整好自己的作息,合理有度使用电子产品,学会健康用眼、科学用脑,保持充足睡眠。</p> <p class="ql-block"> 二、调整学习状态</p><p class="ql-block"> 由松弛的假期生活过渡到居家的紧张学习状态,可能会出现一些学习不适应现象,如: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难以进入学习状态等。面对这些不适现象,同学们需要:</p><p class="ql-block"> 1.建立学习仪式感</p><p class="ql-block"> 仪式感能激活个体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更为兴奋警醒。因此,同学们在上网课前,穿戴整齐,课前准备好文具书本,提前调适好上课设备并坐到书桌前,拒绝掐点起床、边吃边学等不良习惯。</p> <p class="ql-block"> 2.安静无干扰的学习环境</p><p class="ql-block"> 嘈杂、杂乱的学习环境会影响大脑接收学习信息,损害专注力,让同学们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同学们上课前,应该提前布置好自己的学习环境,如有明亮的光线、保持书桌干净整洁、营造安静的环境,同学们可以在书房门前挂一个免打扰的牌子等。此外,我们还容易被网络环境影响,要避免微信、微博、QQ等打扰,在学习的时候将这些软件或者设备关闭。</p> <p class="ql-block"> 三、加强居家活动</p><p class="ql-block"> 居家上课期间,没有丰富的校园生活,同学们易产生枯燥沉闷的感觉,进而可能产生无聊、虚空乃至生活无意义等危险的情绪体验。面对这些挑战,同学们可以这样做:</p><p class="ql-block"> 1.加强体育锻炼。居家期间,遵循安全、科学、适度、多样化的原则,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如跳绳、仰卧起坐等。</p> <p class="ql-block"> 2.积极参与家务。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比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缓解学习压力,帮助家长减轻负担,促进亲子关系。</p> <p class="ql-block"> 3.适度进行健康娱乐。居家上课期间,避免将多余的精力投入到“过度娱乐”当中,如手机游戏、短视频等,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发展健康的娱乐,如听音乐、画画、弹奏乐器等。</p> <p class="ql-block"> 四、主动调整人际互动</p><p class="ql-block">单调封闭的居家学习生活会让同学们压抑情绪,易产生亲子冲突。因此,同学们需要主动调整人际交往:</p><p class="ql-block"> 1.通过线上方式与朋友、同学等保持联系,谈谈心事,互相关心并给予支持和鼓励。</p><p class="ql-block"> 2.面对学习困惑时,主动勇敢地与好友、老师在线互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增进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p><p class="ql-block"> 3.避免与父母发生冲突。同学们需平静温和的与父母交流,平衡好自己的学习与娱乐时间,避免在电子产品的使用及生活习惯方面与家长有冲突。在家里,多和父母聊天,主动倾诉烦恼,解除误会与矛盾,增进亲子情感。</p> <p class="ql-block"> 五、觉察心理变化</p><p class="ql-block"> 居家网课期间,同学们有些时候会觉得莫名其妙地烦躁、低落、焦虑、想哭等,因此需要有自我评估的意识并及时求助大人,若存在以下现象说明心理可能出现异常:</p><p class="ql-block"> 1.出现持续烦躁、心慌,不能静下心来做事;</p><p class="ql-block"> 2.食欲不振或者食欲大增暴饮暴食;</p><p class="ql-block"> 3.对各种信息过于敏感、紧张,容易被惊吓;</p><p class="ql-block"> 4.易怒暴躁,处处看不顺眼,容易与家人发生冲突;</p><p class="ql-block"> 5.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来,持续情绪低落。</p> <p class="ql-block"> 六、及时调整情绪</p><p class="ql-block"> 特殊时期,出现负面情绪是一件正常的事,是我们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醒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接纳并理解负面情绪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压抑不良情绪只会引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p><p class="ql-block"> 以下心理调适方法可以帮助同学进行自我心理调整:</p><p class="ql-block"> 1.保证充足的睡眠</p><p class="ql-block"> 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清除垃圾、缓解精神压力、解除疲劳、缓和情绪。同学一天需要10小时的睡眠时间。</p><p class="ql-block"> 2.进行合理饮食</p><p class="ql-block"> 合理饮食、适度摄入碳水化合物能让人快乐产生幸福感,帮助人冷静放松。当感觉到心情糟糕时,可适当吃点甜点,多吃牛奶、肉、海鲜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3.多做有氧运动</p><p class="ql-block"> 有氧运动(如慢跑)可以缓解压力,建议坚持每周适当的运动。</p><p class="ql-block"> 4.进行积极自我暗示</p><p class="ql-block"> 有研究发现,积极暗示自己的人能更快调适情绪。因此,每天早晨起床,不妨对着镜子笑一笑,告诉自己我今天很快乐,并尝试大声告诉自己: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呢,我超级爱学习的!</p><p class="ql-block"> 5.及时补充水分</p><p class="ql-block"> 研究显示,身体内水分即使发生细微的变化也会对情绪、活力甚至精神机能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体内正常水分含量降低1.5%,属“轻微水分不足”,也会导致头痛、疲劳、注意力下降以及记忆力低下。人体每天至少需要摄入2500毫升的水,除了进食会摄入一部分水外,至少还需要喝1200毫升水。</p><p class="ql-block"> 6.合理表达情绪</p><p class="ql-block"> 当存在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线上方式与朋友交流,可以和家长面对面倾诉,让自己的内心会变得更加轻松。</p><p class="ql-block"> 7.操练深呼吸</p><p class="ql-block"> 研究表明,暴风雨般的情绪波动,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控制和排解这12秒。经常训练深呼吸能让人有效平静下来,建议在有较大情绪波动时,深呼吸并耐住性子等12秒钟。</p> <p class="ql-block"> 健康防疫的同时,也要提高心理免疫力;珍爱生命,阳光心态,热爱生活。家是我们的成长之所,更是心灵的温暖港湾。从学校到家庭,变的是场所,不变的是爱和责任。让我们把家人和老师对我们的浓浓关爱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和担当。在居家学习中,既有阳光心态,又有自觉主动。快乐学,自觉学,全面学,身心愉快,健康成长,更上一层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