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我校教师更加准确理解把握新修订的义务教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提升全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素养,切实将新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新实践,根据辽宁省教育学院“关于发布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学科业务培训课程资源的通知”和朝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员培训的通知”有关要求及凌源市教育局9月20日下发的通知精神,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方案、学课标、共研讨、共进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校领导对本次线上培训学习工作高度重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制度,成立“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线上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王玉克校长亲任组长,付贵发校长任副组长。9月21日上午9点,我校召开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线上培训”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心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十所村小校长。会上,王校长指出了此次线上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及对我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大影响。付校长对此次培训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相关要求。</p> <p class="ql-block"> 中心校会议结束后,各村小校长回校召开会议,向本校教师传达中心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本校线上“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学科业务培训”工作。</p> <p class="ql-block"> 九月秋渐浓,秋意正阑珊。在这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我校掀起了学习新课标的热潮。全体教师:从青年教师到老教师,从新分的特岗教师到骨干教师,从普通教师到学校领导,全员参训,全员学习。此次培训我们采取教研组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教师们学习热情高,态度积极,认真聆听专家结合案例讲解新课标,深入领会精神内涵,汲取精髓;许多教师学完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后,还主动学习了其它学科的内容。此次线上培训,全校教师无不深入到新课标的这场视觉和听觉盛宴中,新课标的理念和思想充斥着每一名教师的头脑和内心。教师们专心致志,认真研读,仔细记录、思考,深度学习、理解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的新方向与趋势。</p>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线上培训后,教师们都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我收获丰厚,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张欢 </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语文新课标培训,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体验到教学的乐趣,让我感到豁然开朗。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学到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 ,怎样才能体现“新”字。</p><p class="ql-block">我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多样性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p><p class="ql-block"> ——邱有冬</p><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线上培训,我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现实生活,使学生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p class="ql-block"> ——王浩</p><p class="ql-block"> 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强调“坚持价值导向,突出政治性”,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发展,进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优秀个性品质,在活动体验与领悟中增进道德智慧,在思辨中发展和提升思想品德。</p><p class="ql-block"> ——彭艳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师们感受良多,可见此次线上培训对教师们思想上的重大冲击。</p> <p class="ql-block"> 为使新课标的思想和理念,在教师心中生根发芽,为了让老师们能够尽快吃透新课标要求,将学科素养转为学科基因,尽快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开展有效的学科教学,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新课标进行研讨。组长是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组内教师根据自己培训所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研讨活动,教师们对于新课程方案、新课标的理解从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全校教师以村小为单位分科参加了新课标检测。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下,老师们有序进入考场,认真仔细答卷。考试结束后,学校统一阅卷、评析、反馈,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把新课标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让课堂真正地提质增效。我校有计划地安排教研组在新课标、新思想的指导下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并要求各教研组将集体备课成果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呈现。</p> <p class="ql-block"> 经过各个教研组全体教师孜孜不倦的努力:反复备课、修改教学设计、上课、再修改教学设计、再上课……每个村小推选出1节新课标下的“新课”(双庙小学2节),10所村小,8个学科,共11节课。</p> <p class="ql-block"> 9月28日到9月30日,中心校付校长利用两天半的时间深入到各村小对以上11节课进行听课,并作出详细的点评,指导。如在评薛秀妍老师一年级数学《比多少》这一课时,付校长指出:新课标下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在评肖佳雪老师的《慈母情深》一课时,付校长还抓住此次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新增的亮点——学习任务群,就如何理解和落实谈及了自己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 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所有授课教师都在努力改变以往的课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进行教学,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王妍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科学《铁钉生锈》一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践行新课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的确有困难;教龄越长的教师上课思路越难转变;一些教师虽然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设定都和新课标接轨,但课堂上讲着讲着又回到了老路子……看来要想让我校的所有老师都正真地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下上好“新课”,还需要时间和功夫。</p><p class="ql-block"> 10月4日,由于疫情原因,我们的教学改成了线上,但我校践行新课标的脚步没有停止,我校进行线上教研,领导听评课。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把新课标的有关要求和策略落实到实处。</p><p class="ql-block"> 待疫情结束,恢复线下教学后。我校准备举行校级公开课、课堂练习设计比赛课、课后作业设计比赛、教学沙龙等活动,把践行新课标工作做实、做细,将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不断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新课程实施水平,让新课标理念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 心中有“标准”,脚下有路径。在新背景和新形式下,革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思维,构建新的教学研究系,改变教师的教法,促进学生的学法,应对新时期教育提质减负的高要求,是全体沟小人的共同心愿。我们将做到勤读勤学、勤教勤省,常思常新、常研常悟、多问多思、多行多为,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我们的教学实践,奋力书写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华美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单位: 凌源市沟门子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 时间: 2022年10月8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