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清照的诗词中译英难在哪?</p><p class="ql-block">国庆假期,闲着刷视频,连着刷到几个博主在讨论李清照的诗词,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焦点都集中在中译英这块,各有各的说词,据说在太平洋彼岸还掀起了论战,其实,这些年,平心而论,许多外国小姐姐学着写中文诗词,其水准远在许多国人之上,也不是新鲜的事。李清照虽然是个女子,却有男儿气概,她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定也感染了许多人。目前他们在讨论的是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中译英问题。</p><p class="ql-block">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p><p class="ql-block">其实,就寥寥数语,却掀起一池春水,李清照丈夫曾经不服李清照,写了几十首类似的诗夹在李清照的诗给他的朋友看,结果他的朋友只挑出李清照的诗说好。正应验了王国维的词评,贵在意境,有意境方有高格。她这种诗词写法,后面好像只有纳兰性德写的还有点像,可时间一差就是五百年以后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要怎么去意会呢,大家不妨先讨论中文版,前两句中英文翻译分歧都不大,后面就开始分歧加大,很多人直译卷帘人为女仆,如果是小说,这样翻译也就没有错,可是诗人不用类似女仆的字,自然有表达上的深意,卷帘人迎来送往,自然知道外面的真实景象,女主人昨晚一顿残酒以后,其实心境已有变化,即使外面的世界依然如故,相由心生,衍生出的新认知却已不是卷帘人看到的那个世界。也就是海棠也不是原来那般的海棠,这才是作者寓意我们去理解的绿肥红瘦。</p><p class="ql-block"> 最后,小结一下,文字只是表达意念的道具,简洁明快就是最好的,现在有人不用阿拉伯数字去加减乘除吗?不用五线谱去记录音乐吗?所有的沉淀下来的选择都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拉丁文字或许是记录和表达科学和逻辑哲学比较好的文字,中文在表达系统性哲学优势也很明显,由此还衍生到类似黄帝内经那样医学理论和更延伸到文字娱乐行业,以至于我常常在想,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太爱文字,沉浸在章句小楷之中不能自拔而错失了大航海时代和接着科学技术进步纪元,不妨大家都来讨论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