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3日,八路军晋察冀部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收复了塞上重镇张家口。张家口的光复,使得陕甘宁、晋绥、晋察冀、冀热辽解放区连成一体,张家口成为了西北、华北到东北的战略走廊,为中国共产党向东北派遣干部和部队经略东北提供了条件。这是我冀察部队威武之师进入大境门。</p> <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诞生于延安的中国医科大学师生,从延安出发,准备到东北支援解放战争。这是延安时期的中国医科大学校门。</p> <p class="ql-block">1945年张家口有一所医学院校。这所学校前身是日伪蒙疆政权的中央医学院。八路军解放张家口后,接管了这所学校,先改名为张家口医专,后改名为张家口医学院。这所学校2003年前还叫张家口医学院,是河北省属驻张本科医学院校。这是1980年代张家口医学院的校门。</p> <p class="ql-block">中国医科大来到张家口,为了更好地继续从事医学教育和医疗工作,于是和张家口医学院合编。大家在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从这个时候起,中国医科大和张家口医学院就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色医科大中的亲兄弟。这是《中国医科大学校史》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张家口医学院与张家口师专、张家口农专合并组建河北北方学院,发展为冀西北综合性高校。这是河北北方学学院成立大会上省市校领导为学校揭牌。</p> <p class="ql-block">当时,《人民日报》前身--在张家口出版的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还做了报道,成立日期为1946年3月6日。</p> <p class="ql-block">当时,张家口医学院还有附属医院,因为两校合并,也改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是现在位于张家口长青路上的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46年,八路军外籍医生傅莱还陪同外国友人参观医院。感谢著名红色摄影家沙飞拍摄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关于中国医科大与张家口合编后的校址,多年来一直众说不一。这时《老照片》杂志上黄迎霞同志的文章和老照片让我眼前一亮,原来她的姑奶奶黄德俊老前辈就是中国医科大学的学生,1945年从延安来到了张家口,还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把文章上的照片剪裁放大,从大门往里看,竟然出现了一座洋楼式建筑,这为我寻找校址提供了宝贵的线索。</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老照片中的小楼,位于现在的桥西区属的十六中院内,还是省保单位。这是我2018年拍摄的照片,因为手机便宜,照片拍摄的不太好,等疫情结束了,还要请专业人士好好给拍摄一张。</p> <p class="ql-block">我判断这个校址的依据除了上面那张照片外,还有一则1946年1月15日《晋察冀日报》上刊登的“医学院诊疗所启事”,其中记述“地址在张家口西豁子医学院内”。那个时候,张家口只有一所医学院,就是张家口医学院。中国医科大来到张家口,张家口医学院也成了中国医科大学的校址。</p> <p class="ql-block">中国医科大学在张家口期间,还参加了张家口文艺活动。还得感谢沙飞同志留下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大概拍摄于1946年四五月间,照片上赫然出现了“医大秧歌队”的横幅,想来载歌载舞的人应是中国医科大和张家口医学院的师生了。扭秧歌的地方在哪里?我知道,先不告诉你。</p> <p class="ql-block">不久后,中国医科大学师生就离开了张家口,去了东北,发展为著名的医学教育高校学府。张家口医学院的师生,仍然留在了张家口,为张家口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做着贡献。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来到了延安。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了中国医科大学的旧址。因为日程紧张,我天一亮就打车飞奔而去。中国医科大学旧址坐落在一道山沟里,因为维修没有开放,我于是匆匆在大门口照了大门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还把手伸进铁门的栅栏里照了中国医学大学礼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站在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旧址前,遥想77年前,中国医科大的师生,我们的革命前辈,从革命圣地延安出发,来到张家口,把延安精神播撒在了张家口,播撒在了张家口医学院。</p> <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师生,从张家口再出发,奔向东北的白山黑水艰苦创业,最终蔚然大成。但是,中国医科大学为河北北方学院和张家口播撒根植的延安精神奔涌至今!</p><p class="ql-block"> 2022.10.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