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按计划进行。爬完泰山,坐火车返回济南,找到住处放下行李,再去济南站接到母亲,带着她去大明湖畔的闫府私房菜品尝一顿鲁菜,解决午饭。<div><br></div><div> 许是我们没找对地方,老母亲对大名鼎鼎的鲁菜有些不屑,我觉得还好。按下不表。</div> 饭后,就近从大明湖西南门入园,逛大明湖公园。<div><br></div><div> 大致看过地图,没细究,感觉整个公园比较大,母亲不可能走太快,预计这半天就泡这里了。</div> 进门,一块大大的碑刻如影壁,挡住背后的所有。长方形黑碑刻着金色大字,一看就是“毛式”草书。细细辨认,才认出“人生易老天难老......寥廓江天万里霜”。其实,如果不是熟悉,根本认不出。 <div> 绕到石碑后才是路,我们随大流向北,打算环湖一周。</div><div><br></div><div> 以为绕碑后就能看见大明湖,结果绿植葱郁,满目青翠,湖呢?</div><div><br></div><div> 没看见湖,疾步向前,眼前骤然一亮:前头柳荫夹道,我就没见到过这么大的柳树,它树干粗壮,枝条长长(大约有两三米),绿叶青青,生机盎然,全然没有半分秋的颓废。</div> 看到这里的柳,想起在泰安时看到柳,已经觉得它高大浓密,与南方的柳大有不同。到了大明湖,才知济南柳更胜于泰安柳。原来,济南的“四面荷花三面柳”是这样的柳。 没向老济南打听,旧时济南的柳遍植全城么?<div><br></div><div> 自此,我便对柳树上了心,一路走走停停间,总要驻足留意它。有时从它枝条下钻过,让柳捎轻拂头顶;有时经过树下,柳枝高悬,我便仰望;有时依栏而立,拉过低垂的柳枝轻轻把玩一番。</div><div><br></div><div> 大明湖的柳也真是多,道旁,水边,山石后,屋角,院内,触目皆是,它是大明湖的主打树种之一。<br></div> 总算看见大明湖了,湖面够大,水质也还好。水面上游船特别多,感觉比西湖还多,可见游人对它的喜爱。逛到南侧才发现,湖中有几座小岛,风景秀丽,非坐船过不去。<div><br></div><div> 我们不愿坐船玩,也不愿坐观光车绕湖,就想一步步地走,一点点地看。</div> 步道沿湖岸而建,许多建筑和游乐设施都在步道外侧。<div><br></div><div> 一处大明湖,文化底蕴挺深厚。北侧自西向东有铁公祠、明湖楼、北渚台、北极阁、南丰祠、汇波楼(曾巩展览馆)、平远楼。南侧小岛数个,多数以桥相连,岛上有超然楼、水街、老舍与济南陈列馆。辛稼轩纪念祠和王尽美故居则在大明湖西南角岛子上。</div> 朝前走不久,就有拱桥,桥下水道与湖相通,清水无声流淌,注入湖中。后来才得知,趵突泉、五龙潭、黑虎泉群的水都流入护城河,而大明湖的水源就是护城河。大明湖北侧,有数条水道与湖相通。 <p class="ql-block"> 走着,见路边立着块牌子,书“济南战役国民党守军临时指挥部旧址”。牌前一条小道穿过一座小亭,伸向绿植掩映一座建筑。看到牌子不觉有些惊讶,当初国民党居然把指挥部设在大明湖边?四下张望一番嘟囔一句:真会找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栋建筑青瓦红柱,现在是一间茶室,沿建筑东侧有一壁砖墙,从墙上拱门进去左拐,穿过一道约十几米通道,侧面就是道大门,里面够宽敞,靠门为过道,后部三道大拱门相连,分成三室。没有窗,算那栋建筑的半地下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墙上作战形势图上看到王耀武的名字,不自觉笑了笑,我军手下败将啊。敲字到此,停下来百度了一下他,给出的定义是“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将”等等,评价不低嘛。细读事迹,也是名战功赫赫的将军。</p> <p class="ql-block">指挥部旧址就在这栋房子的下部</p> 指挥部内景 <p class="ql-block"> 三人走着走着,不时分开。母亲需要歇歇脚,等待她的时候,姐妹俩就去找各自的兴趣点玩。母亲休息好了,也自去看风景。</p> <p class="ql-block"> 在北极阁,我就没进去,而是在旁边的感应井泉玩了许久等着她们。看过一旁关于感应井泉的介绍,就在那旁观别人用专用币砸小铃铛。一旦砸中,池后部喷出一股高高水柱。这都不稀罕,只是那个铃铛比较小,位置也偏低,要砸它,角度不好拿捏。池边一圈人都是因为好奇扔币者的准头而驻足。</p> 在大明湖,能见到不少跟曾巩有关的建筑和文字,而且,有条通往湖中岛的堤岸,被命名为“曾堤”。虽然位列“唐宋八大家”,但我几乎没有读过他的文章,也不了解他与济南、与大明湖的渊源。大明湖的资料不少,可惜时间不充裕,也没细看,是个遗漏。 一路玩,一路观赏柳树,我也一边寻找莲的踪迹。没有让人失望,没走多久就看到了它的身影。不过是小片小片的,叶还绿着,莲蓬已枯。没料到在雨荷厅侧,不仅莲叶精精神神,甚至还开着几朵荷花,完美!<div><br></div><div> 虽然离“四面荷花”相距甚远,也不可苛求。我猜,旧时济南之所以有“四面荷花”,指不定是老济南民间有广泛种藕之习俗,毕竟,这里水资源如此丰沛。</div> 一路走着,总能时不时遇见“雨荷”,有可能是款雪糕冰激凌,有可能是种小吃,到了这儿,竟然还有一栋建筑叫“雨荷厅”,这也雨荷,那也雨荷,我也不清楚这是个什么状况,到底是有历史故事呢,或者仅仅是个跟《还珠格格》有关的梗? <p class="ql-block"> 到了大明湖东门,为要不要直接出门沿护城河去黑虎泉略作犹豫,考虑到时间不早,还是按原计划继续环湖。毕竟,老舍纪念馆和辛稼轩纪念祠还没到,这两处正是我想去的。</p> <p class="ql-block"> 古色古香的水榭楼亭等,几乎所有建筑都有楹联,还有垂柳依依,加之囿于母亲的速度,这些都是我们停滞不前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 等我们听说老舍纪念馆五点要闭馆,才急急忙忙找过去,此时离闭馆只有十分钟了。</p><p class="ql-block"> 工作人员见我们匆忙赶来,敦促我们快点,同时也只好停顿一下,等我们拍完照才关门走人。 </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什么都没来得及看,把墙上的图文一阵猛拍,立马走人。</p> 回家整理照片,才细读拍下的老舍先生《大明湖之春》节选,又在网上搜来原文阅读。<div><br></div><div> 之前只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倒不知他还有写下《大明湖之春》。此刻看到照片,眼前又浮现出大明湖那浓柳成荫的景象。不是一座城三面柳吗?大明湖畔柳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肯定也少不了。</div><div><br></div><div> 在先生笔下, 济南的冬天都有诗画般的美丽。想象下春天,整个济南城春风浩荡,柳枝新芽初萌,继而细叶鹅黄,弱柳扶风,一个大明湖春色点点,春波荡漾,不知得美成怎样?</div><div><br></div><div> 没想到,在老舍先生笔下,大明湖的春天一点也不美,甚至,都没有春天!这令人好生意外!怪不得,大明湖的秋天这么俊俏,原来,是将春天积攒到一块了呢! 难怪老舍先生也是以春之题,赞美了一番大明湖之秋。看来,我们也是歪打正着,在大明湖最美的季节与之相遇。</div> <p class="ql-block"> 出来看天色已晚,估计辛稼轩纪念祠和王尽美故居也已闭馆,再说,母亲和小妹都不想再逛湖,我不得不放弃那两处,大明湖公园一游告一段落。</p> 后记:我们从南二门出来,往西走几步,过马路,就到了曲水亭街,逛曲水亭、辘轳把子街、芙蓉街,在这几处几乎都是年轻人玩的地方,和小青年们挤来挤去,东张西望,买些小吃,我家老顽童母亲竟然兴味十足,很开心。<div><br></div><div> 鉴于午餐过饱,三人都不想吃晚餐。回到住处前,刚好路过超市,干脆钻进超市买些菜,回去煮了菜来吃(我们住的民宿)。</div> <h3><br></h3> <h3><br></h3> <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