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三晋行

富艳春

<p class="ql-block"> 仲秋山西观感</p><p class="ql-block">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这首郭兰英主唱的山西民歌神州华夏家喻户晓,山西的山水人文也深深印在国人的脑海里。2022年仲秋时节,我和郝瀚同学酝酿多时,寻找疫情防控最佳窗口期,于9月16日再次踏上了三晋大地,开始了访友交流、寻古探幽之旅。</p><p class="ql-block"> 恒山 古城</p><p class="ql-block"> 山西之前因工作和寻访友人已来过三次以上,同学郝瀚则是故里在此,三晋大地的悠久历史、璀璨文化、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早已慕名已久。为集中一个主题,这一次,我们规划是从太原开始北上,沿着忻州、代县至大同,主要景点是北岳恒山、雁门关、大同云冈石窟,以完成登五岳、观四大石窟之心愿。9月20日上午8时许,我们一行四人、我及同学郝瀚及其表弟老三,带着期盼激动从晋中驾车出发了,中午时分抵达大同浑源县,在小媳妇凉粉店品尝了浑源特色凉粉,浑源凉粉以土豆淀粉、豆腐干、蚕豆为主料,辅之以当地特有的地下山泉水而成,清亮、滑嫩、爽口,入口后即有一种通透感,风味独特、名不虚传,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午餐后直奔距县城10多公里外的恒山,被誉为“绝塞名山”的恒山,气势雄伟、山恋起伏,长300余公里、宽80公里,锦绣108峰,为北国万山之宗主。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峰连叠嶂、悬崖壁立,从山脚处坐大巴或缆车至山顶开阔处停车场开始步行,大概四十分钟后登顶,山顶庙宇写满了道教文化符号,还有很多历史传说,最有名的是北岳大帝主殿-贞元殿,需登103级台阶进入殿中。驻足远望,远近景色尽收眼底,恒山橫亘于南部中原和漠北戈壁交汇地带,虽没有其他名山大川的茂林修竹、清流急湍,但其气势雄伟、叠嶂拔峙、博大开阔,确可称为北国万山之宗主。下山后我们于下午17时进入大同,进入大同这个北国重镇、北魏都城我们被深深震撼了,大同城在塞外高原上,风朗气清、阳光充足,城市大气而洁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我们登上大同古城,体验千古沧桑、江山如画,眼前彷佛进入了汉唐时代,卫青、李广、霍去病、李靖、薛仁贵,身披重甲、率队冲锋,那如雨的马蹄声、战士的呐喊声、战鼓的轰鸣声把我们带到了塞外的古战场“封狼居胥、燕然刻石”,思绪回来,大同这座建于明代的古城墙确实高大巍峨、宽敞坚固、气派非凡,当年城市的风貌繁华可见一斑。游完古城,我们品尝了大同名吃勾刀面,左以山西汾酒小吃豆腐干,真有心旷神怡之感。</p><p class="ql-block"> 云岗 石窟</p><p class="ql-block"> 9月21日上午8:30分,我们从大同驻地出发,约9时到达距大同20多公里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五州川北岸,北魏时期崇尚佛教,广建庙宇、大开石窟,云冈石窟是少有的完成于一个朝代的石窟群,作为一部北魏断代史,对帝王象征、佛教典故、民族关系、社会民俗都具有重要价值,建筑雕刻反映了北魏时期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艺术融合。进入云岗石窟景区,河谷地带是佛教庙宇区,只见碧波荡漾、庙宇环绕、香火袅袅,出了庙宇区,经过一片以松柏为主的林区,顺山缓步而上,便到了举世闻名的云岗石窟群。到底是世界遗产、四大石窟之一,果然不同凡响,不同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云岗石窟以石窟佛教塑像为主,最大的一尊高17米,最小的仅为2厘米,有佛龛1100个,雕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整个石窟是在长1000米的武州川北岸的石崖上开凿而成,从底部到崖顶高约30米,崖壁浑然一体,巧夺天工。石窟群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造像近6千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边走边看,我们感叹千年历史沧桑,民族文化融合,佛教传承深远,返回经过灵岩寺“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直到景区大门口还在耳边环绕。</p><p class="ql-block"> 雁门 雄关</p><p class="ql-block"> 从云冈石窟出来,我们马不停蹄驾车一直向南,在行驶2小时后,到达忻州代县雁门关景区,游览恒山雁门之关,拜谒先贤国士。雁门者乃天下九塞之首,九塞泛指北部长城各关隘、包括八达岭、居庸关、紫荆关、黄草梁、井陉关等,可见雁门关之重要。雁门关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蜿蜒盘旋于山巅之上,与神州各关隘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自秦汉始,各朝将士枕戈待旦、北击胡虏、南定中原。秦有蒙恬雁门出塞,击胡尽收河套之地,修筑万里长城;汉元帝时,为安抚匈奴,王昭君从雁门关出塞和亲。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李广镇守雁门,大破匈奴、拒敌于阴山之外。北宋时杨家将等将士与南侵的辽兵多次激战,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在雁门之关,眺望长城内外,我们仿佛看到了北宋古战场将士们英勇抗击敌兵、视死如归的激战场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杨家将士玉石俱焚、血染沙场、为国尽忠,引得南飞大雁不断哀鸣。</p><p class="ql-block"> 仲秋时节,云淡风轻、天清气朗,登雁门之关,瞻仰主席1948年手书的苍劲有力的“雁门关”,肃然起敬。仰观西陉关(雁门关)之绝顶,悬崖峭壁、险峻崎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沿着长城步道攀缘约半小时后到达雁门关之山巅,遥望雁声阵阵、声断太行,脑海中接连浮现出秦汉以来历朝将士戍守边关的场面,感极而悲者矣。俯察三晋大地,郁郁葱葱、国泰民安,所以游目骋怀,神清气爽,足以极视听之娱,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p><p class="ql-block"> 富艳春</p><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30日星期五</p> <p class="ql-block">  北岳恒山。</p> <p class="ql-block">  大同古城。</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最大的坐佛。</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隘。</p> <p class="ql-block">  杨家将雕塑。</p> <p class="ql-block">  主席手书“雁门关”。</p> <p class="ql-block">  巍峨的恒山山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