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郭苍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2:30,我继续走进“中国进士文化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按导览路线图,下午的第1站是藏书楼。藏书楼位于博物馆的左侧。从博物馆出来,往左走几步路,就是藏书楼。藏书楼是1栋3层的楼房。虽说是一栋,但远看起来,它似乎是由三栋连起来的。中间的一栋最高,浑身纯白,正门是两层飞檐阁楼,远看就像贴在一堵白色的大墙前面。在阁楼的一二层飞檐间,悬挂着一块蓝色牌匾,牌匾上写着“藏书楼”三个金色大字。纯白大楼的两边,分别是两栋三层古式楼房。整栋楼的设计大气而又不失精巧,古朴中又有着一丝现代的气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藏书楼,进入正厅,只见一个巨大的牌楼巍然耸立,牌楼上写着“典藏”两个大字,左右两根高高的柱子上写着一幅对联。牌楼后是一座门楼,门楼柱子上的对联令我印象深刻:上联:书为家国读见仪型前有文忠后有文山;下联:门向水云开坐香馥眼无俗物心无俗念。横批:读圣贤书。这副对联契景契情,境界高远,读之一股超拔之气油然而生。大厅的左右各有一个展厅。左边展厅的正门摆放着一个“五子登科”的青铜雕塑。门牌上写有“五子登科”4个字。这个展厅以介绍乡贤教育和藏书文化为主。右边展厅门牌上写着“弟子规”三字,正门前摆放着一个龙头鲤鱼身的青铜雕塑,这个雕塑估计含有“鱼跃龙门”的寓意。这个展厅主要陈列儿童书籍。我正想迈步走向2楼,却发现楼梯前摆放着“游客止步”的牌子。印象中,二三楼的藏书极为丰富,而且视野开阔,光线充足,布置美观,这次不知是什么原因不对外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藏书楼出来往左走,一条青砖铺成的宽阔大道展现眼前。大道两边是茂密的竹林。走过竹林道,你会看到一个圆形草坡,草坡上有树木,有亭子,有雕塑,有野花。人们可以在草坡上或坐或卧或翻滚,可以远看绵绵群山,近观粼粼赣江,还有青青小草,艳艳野花把玩,岂不快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继续往左走,来到一个分叉路口。往左看,树木掩映,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景色诱人。往右看,草木林立,雕梁画栋,形态各异的汉白玉雕塑或站或坐,随处可见。往左还是往右,我一时难以抉择。好在路口竖立着一个路牌。路牌上标着往左走是文庙,往右走是状元阁。按总路线图所示,应该是先状元阁,再文庙。我决定先走状元阁,等下若有时间再来探探这小桥流水的那边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往右走,来到一座小桥上。小桥下是一条潺潺小溪,小溪两侧树木横生,怪石林立。走过小桥,来到一座轩榭亭。亭上写着“一介轩”三字。亭子的两侧分别是两条弯弯曲曲的长廊。往右边长廊走去,只见廊道两侧树木葱茏,各种奇花异草不计其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继续往前走,一条怪石嶙峋,高低错落的小溪赫然呈现。小溪两侧树木茂密,垂柳依依。远处,一座石拱桥横跨于小溪之上。哗啦啦的潺潺流水声如一曲舒缓的音乐,沁人心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长廊,爬上一个山坡,一座高约10米的古城墙似的巨大平台矗立其上。爬上平台,七层的状元阁巍然耸立眼前,四周围着各式的亭台轩榭,其状犹如众星拱月。站在平台上,凭栏眺望,宽阔的赣江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粼粼波光,犹如群星闪耀,灿然生辉。远处,青山、蓝天、白云、飞翔的鸟儿以及青青的赣江水,浑然一体。我不禁想起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用来形容此时的情境,虽不中,亦不远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状元阁有6楼用来展示不同的主题。1至6楼展示的分别是中国状元、江西状元、状元宴、吉安状元、状元茶、吉水状元。有时间,你可以了解中国到底有多少个状元,每个状元的生平简介;你可以吃状元宴,品状元茶;你还可以边吃边眺望赣江水,一览吉水城。如果你愿意,你甚至可以租一个讲解机,口中尝美食,耳边听美文,眼前赏美景,人生得意莫过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完状元阁,顺坡而下,来到文庙。文庙又称孔庙,是为纪念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而设立的祭祀建筑。文庙共建有三座院落,每个院落都设有不同的主题。分别是学宫演变、文庙兴衰,供奉孔子及四圣的大成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第1个院落,两个鼎炉位于院落两侧,呈鼎立之势。鼎炉中间是一条黑色过道。走完过道,就是正房。正房的中间立着一个青铜大鼎。两侧靠墙立着两个石碑,两个石碑上分别刻着吉水乡贤和吉水名宦的姓名。正房两边各有两个厢房,左边厢房主要介绍学宫的演变。右边厢房展有古代的“吉安俯图”模型以及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穿过正房来到中间院房。中间院房主要展示的是文庙建筑的组成,各地文庙简图,文庙发展的历史,文庙的种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过中房,就是文庙最后的院房——大成殿。大成殿的正中毫无疑问是孔子圣像,两侧的四尊像就不知是哪4位圣人。我猜应该会是孟子、曾子、朱熹,王阳明。大成殿的两侧分别立有孔子的一些著名弟子的画像,墙壁上画有孔子圣迹图以及文字介绍。大殿的正中摆放着各种古代乐器、古代器具。整个大殿古色古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又充满文化气息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文庙出来,穿过重重牌坊,来到状元门。状元门共两层,一层介绍明代吉水状元的事迹;二层展示南宋吉水状元文天祥的塑像,事迹及著名诗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状元门,你会看到街楼林立。街道两侧有着各式商铺。街道的上方挂着各色灯笼,花花绿绿,充满着喜庆热闹的气息。迈步其间,我仿佛走在古代的街道上,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听到商贩们此起彼伏地大声吆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继续往前走,我来到一处戏楼。戏楼是古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吟诗作赋,宴饮看戏的场所,历代流传着诸多戏楼里的人文佳话。这个戏楼临江而建,雕梁画栋。戏楼前的看台宽阔平整,一览无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过戏楼就是进士广场。进士广场西临赣江,视野开阔。广场正中矗立着一座八角汉白玉现代建筑,雕栏玉砌。第一层为吉安历代进士名录,镌刻2936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官职;二层雕刻吉安历史上17名状元的浮雕像,展示吉安“三千进士耀华夏”的辉煌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进士广场的隔壁是一座状元府第。状元府邸形如四合院,其三面是房屋,房屋前,一条长长的廊道连接着。庭院里有假山,有花木。真不愧是状元府邸,雅致而又不失贵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状元府邸的旁边是贡院号舍。明清两代乡试、会试在贡院举行。贡院的主体是考生起居和考试的号舍。三场考试,每场三天,考生都在号舍中吃住。号舍有两层号板,考试时,号板当成书桌,在上面书写答卷。夜间将上层木板放置下方,当床使用,非常艰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走几步就是武举考场。武举考场复原清代武举考试场景,周围连廊衔接,南侧设置比武擂台,比武擂台的正中墙上,一个大大的黑色“魁”字颇为醒目。考场的中心是一个宽阔的长方形广场。广场北侧为骑射区,那里竖立着三个木架子,木架子上悬挂着三面圆形箭靶。广场中心为骑术试场,西侧为看台。我想象着古代武士们在此处大展拳脚,骑马射箭,不仅有些跃跃欲试,很想跳上擂台武上一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武举考场,来到进士文化园的后门。回首望去,夕阳已经落山。一团巨大的黑云犹如昂首向天的龙首,在余晖的映衬下,龙首犹如发出四射的金光,雄伟壮观,瑰丽绝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10月7日星期五</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