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检测车上的白衣铠甲

刘晓琴

<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20日,狡猾的新冠病毒偷袭了我的家乡,全区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的医务工作人员立即闭环管理,主动请战,逆行而上!有的进了隔离酒店,有的进了封控小区,有的进入了方舱医院……</p> <p class="ql-block">在这特殊时期还有这么一支小小的队伍:移动检测车上的白衣铠甲!</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支队伍共12人,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25岁,组长最辛苦,24小时接收上级下达的指示,随时安排任务,做好协调,查看结果……夜深了,还能听见他接打电话的声音,门卫室寒冷的房间内,始终能看见笔记本前裹着军大衣的他,要不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移动车旁边的灯光下——那是他在等待结果!</p> <p class="ql-block">当然,小队的每个人都很厉害,第一天就碰到检测车里空调故障,加上天气闷热,一进核酸室热气扑面而来,还没开始工作汗水已经由毛孔涌现而出,不一会儿汗水竟然变成了小水珠从脖子开始往下滴,在大家即将做完两千多标本的时候,不少人出现了头晕、恶心、胸闷、气短、心跳加速,颞浅动脉似乎要挣脱面屏的带子喘口气,不停的拍打着脑门,有的同事干脆扶着椅子蹲在了地上,有的仰头闭起了眼睛,就这样,大家互相鼓励又坚持了不知多久,终于完成了相关部门送来的标本。当大家出来的瞬间,一阵心酸涌上心头:有的直接平躺在地似乎奄奄一息了;有的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瘫坐在一边;有的用手当支架支撑着异常沉重的脑袋;有的呼吸困难,胸口一起一伏,嘴巴一张一合的调整着呼吸……</p> <p class="ql-block">为了尽快打败病毒,大家克服了种种困难,到达目的地的第二天就下起了大雨,帐篷变成了的雨伞,可是终究抵不过大雨的冲洗,变成了蓄水池。次日夜晚,又刮起了大风,帐篷变成了避风港,可呼啸着的大风时不时的透过帐篷渗入人的全身,即使裹得再严实,到处还是冰凉,不仅如此,愤怒的狂风竟然通过门帘将屋子里的凳子,水桶,盆子摔打在地上,地面顿时流泪了!只见帐篷东摇西晃,紧紧抓着架子,竭尽全力保护者我们,蜷缩在行军床上的我们,心脏也跟随着一起一伏。</p> <p class="ql-block">还没有完全享受秋日阳光沐浴的树叶,强迫离开了妈妈的怀抱,被恶狠狠的摔在了地球的角角落落,气温的下降使得它们干枯的更彻底。有的干脆横七竖八的躺在了结霜的帐篷上,似乎通过帐篷能让它们获取点温暖,有的变成了“小精灵”,随风晃动的帐篷,为它们带来了光明,它们趁机钻入篷内,踏实的躺在地面上纹丝不动。再看看我们,可谓“钢铁战士”,降温加停电,帐篷里的我们手脚冻的冰凉,不停跺脚,搓手,鼻涕还没有经过风的洗礼,就情不自禁的流出来了,但为了顺利完成不同单位送来的核算标本,尽快上报结果,再冷我们也要坚持!</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大家还时不时的会受到蚊虫的骚扰。爬到地面上的,帐篷壁上,窗户上的虫子暂就不说了,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的速度有时快的惊人,在我们还没有上床的时候,它已经提前在被子里或者军大衣里就寝了!而有的会偷偷的在半夜溜进被窝呼呼大睡,可谓比我们的睡眠强了很多倍!有的干脆在同事的腿脚上吃饱了喝足了才入睡!</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行。小队成员风雨无阻,随叫随到,齐心协力,和病毒赛跑,和时间赛跑,比的是速度,拼的是毅力!为的是尽早从千万个标本中揪出“病毒”,以尽早将其控制,防止千家万户受害!如果把采样人员比做是部队的“排头兵”,那么检测人员就是部队的“侦察兵”。</p> <p class="ql-block">这支队伍跟随检测车哪里需要哪里跑,不分昼夜,标本即到即检,在标本多的时候,一进实验室就是七八个小时,从整理标本到样本加样、核酸提取、核酸扩增、分析判断结果等流程,环环相扣,有时候还要进行标本复检,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p> <p class="ql-block">由于标本送达时间不规律,导致大家生活不规律,以至于不能按时按点吃饭,错过饭点了,餐已凉透,胃肠功能好点的同事还可以吃点,可是胃肠不好的同事只能望梅止渴。</p> <p class="ql-block">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p><p class="ql-block">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p><p class="ql-block">相信疫情期间有很多这样的队伍在砥砺前行,相信我们会很快打败病毒,让我们的经济走上正轨,让我们的孩子回归校园,让每个家庭都能团团圆圆,让每个角落都能响起快乐幸福的音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