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禁毒保平安,传承畲文化——福师附小四(3)班小太阳中队雏鹰假日活动

晶晶

<p class="ql-block">  金秋奏起丰收的乐章,秋风送来凉爽的气息,而我们的心情却是激情澎湃!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华诞,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引导未成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福师附小四(3)班小太阳中队来到宁德畲族三月三节俗铁湖传承点开展以“喜迎二十大,禁毒保平安,传承畲文化”为主题的雏鹰假日活动。</p> 喜迎二十大 <p class="ql-block">  你瞧,灿烂的阳光之下,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可爱的小身影,纷纷与国旗合影,小脸蛋神采奕奕,国旗迎风飘扬。你们在祖国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祖国的未来,因为你们更加灿烂辉煌!为祖国母亲而努力!为祖国母亲而奋斗!这是无言的表白!</p> 禁毒保平安 <p class="ql-block">  钟石木老师不仅是宁德畲族“三月三”节俗省级传承人,还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融合了普通话、福安方言、畲语三种语言,以活泼的说唱形式呈现的快板《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提高防毒拒毒意识,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到抵制毒品行动中来。</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加强同学们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同学们抵御毒品侵害的能力,福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民警为家长及同学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禁毒知识讲座。</p> <p class="ql-block">  活动现场,蔡警官向同学和家长讲解了毒品预防相关知识,并以游戏大富翁的形式向同学们宣传毒品危害,教授防毒拒毒方法及禁毒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通过悬挂禁毒标语、发放禁毒知识手册、现场讲解、摆放禁毒知识展板的方式宣传禁毒理念,弘扬禁毒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  “爱我福安,从我做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人人争当禁毒小先锋!</p> 传承畲文化 <p class="ql-block">  宁德是全国畲族聚居地区,现有畲族人口近19万人,约占福建畲族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我市是畲族人囗最多的县市,约8万多人。畲族人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他们依山而居,繁衍数千载,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也制作出各种珍馐美味。</p> <p class="ql-block">  非遗传承人雷寿玉老师带同学们学习畲语、唱畲歌。同时也将禁毒有关内容融合到教学中去,让同学们了解禁毒知识,坚定爱党、爱国信念。让非遗文化进生活,让禁毒学习教育入心入脑,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畲语畲歌的热情,切实推进我市畲族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在雷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满心雀跃地走进畲家民俗馆,听着老师讲述畲家特色、民俗风情。</p> 研有所获 <p class="ql-block">  畲家三宝之"乌米饭",乌米饭是畲族人采摘山上的一种叫乌稔树的野生植物嫩叶,先置于石臼中捣烂,使其释出紫黑色的汤汁,然后一起装到布袋里挤压,去渣留汁。再加入适量清水,取精选的糯米浸泡其中数个时辰捞起,放在木制饭甑里蒸熟制作而成的。这种乌米饭色泽蓝绿乌黑,并带有一层诱人的油光,吃到嘴里清香糯柔,细腻惬意,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  看,乌米饭在同学们灵巧的手中变成各式各样的摆盘,开启一段豪华盛宴!</p> <p class="ql-block">  畲家三宝之"菅叶粽",它形似枕头,又称‘枕头粽’,五节粽。包菅叶粽并非易事,裹粽前,需将糯米浸泡碱水中。碱水要用黄碱柴烧成灰,在用开水过滤碱灰形成,刚用此碱水制作的粽子色黄气香味美。裹粽的过程也是十分讲究的,先把两片菅叶叠放一起,围成窄长的凹槽状,再取一片菅叶对折后放入中间,三片菅叶成棒形,在其中加入泡好的糯米与馅料,用菅叶包裹,再用菅叶丝扎五节,一个菅粽便成型了。粽子裹好后用大灶猛火煮熟,再以文火煨透,这样煮熟的粽不仅粽香扑鼻、颜色金黄,而且可口好吃。</p> <p class="ql-block">  畲家三宝之"糍粑",糍粑的寓意是团圆和甜蜜,象征着家庭可以十分的和睦、幸福吉祥。糍粑是糯米蒸熟后用石锤或芦竹捣烂成泥状后制成的一种食品。</p> <p class="ql-block">  活动现场,还组织了一场竹节人大战,同学们用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玩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感谢福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宁德畲族三月三节俗铁湖传承点的支持。让同学们了解毒品知识,让非遗和畲族文化薪火代代相传,推动毒品学习教育深入童心。</p>

禁毒

畲族

同学

毒品

传承

畲家

菅叶

宁德

二十大

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