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秋不仅带来了五谷丰登,还唤醒了昂扬斗志,更吹来了线上“研”途好风光。</p><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19日,我校根据市教育局的通知要求,全面进行线上教学。“一个人或许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未能阻止我们“研讨”的脚步。</p> “语”从云中来 <p class="ql-block"> 当语文课堂遇上“双减”,增效提质减负便成为了主旋律。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及现代教育资源的作用,推进我校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语文课成为构建方法的课堂,真正实现一课一得。我校初中语文组积极响应教研室范主任号召,每周一次线上集体备课,老师们隔屏共振,资源共享:首先是关于线上教学细节问题的讨论,老师们客观分析线上教学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针对线上教学遇到的实际问题,既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也分享了自己的方法所得。老师们相互解疑答惑,反馈交流,思维碰撞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大家一致认为,在接下来的线上教学中要进一步落实好知识点,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保证线上教学的实效性。</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线上集体教研活动,老师们汲取了营养,点燃了智慧。在线上教学的特殊时期,我们语文人必定一步一个脚印,善研善教,勤学勤勉,砥砺前行。</p> “文”促百花开 <p class="ql-block">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有益。为了持续提升线上教学效果,线上研讨课也在语文组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年轻有为的姜鑫老师一马当先勇于实验,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她运用授课软件的娴熟自如,她的《白杨礼赞》一课还勇开先河,依旧能够将我校“精导——双试——速清”灵活运用于线上语文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整堂课“情”字贯穿始终:开课导情——朗读传情——设疑入情——想象生情——落笔明情——结课激情。尤其是最后一环节,让学生畅谈身边的凡人壮举,孩子们各有所悟,各有所感,此时,学生胸中升腾而起的是对身边人的敬意,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语文课堂是“情感地带”,给人以情思的滋养和心灵的启迪。</p><p class="ql-block"> 课后,全体语文教师再一次云端相聚,各抒己见,针对课例畅所欲言,有启迪,有疑惑、有解答、有收获。“珠玉在前,瓦石难当”我们相信在姜老师的这节线上研讨课引领下,我们全体教师也会以“双减”为指导,以研促教,有“备”而来。让线上线下无缝衔接,以高质的线上教学呵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p> 花样“云”作业 <p class="ql-block"> 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减负增效,是时代给我们每个教师出示的一份沉甸甸的考卷。“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学习过程依然会延续,身处“云端”的老师和学生都在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上完网课,迎来的是练习模式,只有在练习中“消化”知识,将“练习”与“反馈”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如:六、七年级利用钉钉智能作业里的课文跟读、背诵功能,能够智能打分,学生朗读兴趣高涨。老师们还适当布置钉钉同步练习内容,包括基础练习和阅读理解等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答疑。</p><p class="ql-block"> 隔空的作业让人赏心悦目,那是一种美的享受。老师们每天都在这些“美”上认真进行评价,抓住闪光点,进行鼓励和肯定,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如:八、九年级语文教师利用接龙管家布置作业,老师和学生在小程序里的互动更是智慧火花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老师们怀揣对教育的初心,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助力线上教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秋日五谷丰登日,粲然流光簇暖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佳人终会见佳景,佳音定不负佳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