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伊克昭公园</p><p class="ql-block"> 伊克昭公园原名东胜人民公园,坐落在城区东北部,东、南、西、北分别与宝日陶亥东街、烈士陵园、满都海巷相邻,占地面积八点七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1956年,东胜进行了第一次城市规划工作,规划方案拟建城区中心公园一个。按照规划意图,东胜人民公园于1956年开始组建,占地六公顷,四周用土墙圈围。当时的园内设施非常简陋,有猴舍一间,猴子二只,有办公室和库房等平砖房三间,有草花池一个,有简易花房一个,盆花几十盆。园内树木稀少,行人小道是自然形成的土路,平素游人寥寥。</p><p class="ql-block"> 随着城市发展建设,公园设施逐步增加。</p><p class="ql-block"> 1978年和1984年公园经过两次扩建,其范围向北扩展至旧炮台圪旦,共征用土地九十亩,公园土地面积达到十二公顷。</p><p class="ql-block"> 1983年东胜撤县设市,城市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公园面貌也随之改观。公园规划布设动物、花卉、林荫、假山、湖泊、游乐等区域,通过甬道的园林小品自然联结成为一体。现在园内的主要设施有:甬道、凉亭、花坛、花圃、喷泉、雕塑、凉栅、鹿舍、猴舍、鸟舍、游乐场、旱冰场、绿篱风景等。春、夏、秋之季,这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空气新鲜,环境幽雅,冬季雪景宜人。平素游人络绎不绝,入园人数每天在一千人(次)左右。节日及大型活动期间每天游人数以万计。</p><p class="ql-block">园内设施</p><p class="ql-block">1.甬道</p><p class="ql-block">甬道为公园的铺装通道,始建于1984年,干道有一千七百七十平方米,支道有四百三十平方米,共有二千二百平方米。干道从公园前大门起,向北至草花池再向东西分开绕草花池一周。道宽三点五米至六米,长三百四十米,全为水泥路面。支道从猴舍两侧向北,宽约一点六米,总长约四百米,全为卵石铺筑。所有支道走向各异、坡度不等,将游人自然导入各游览区。</p><p class="ql-block">2.小游园</p><p class="ql-block">此园是园中之园,在公园偏南,东西正中,北靠猴舍,南北长约七十四米,东西宽约五十五米,占地面积四千零七十平方米。园外为环形水泥甬道,甬道里侧是树墙围栏。园中北部为风景树园,树下有坐凳若干;园中部为喷泉,喷池北侧矗立大型雕塑一组——鄂尔多斯双人舞;喷池两侧及南部为草花坛。夏秋之季,这里花树正茂,是游人观赏、摄影的好地方。此园形成于1965年,经多年扩展建设成为现状。</p><p class="ql-block">3.花房</p><p class="ql-block">花房位于小游园东侧,建于1983年,建筑面积为三百八十四平方米,内分三个生产花房,均有供暖设施。花房的前边是凉栅,占地三百六十平方米,遮光的栅顶是竹板搭成,夏秋之季所有盆花都在凉栅摆放,专供游人观赏。盆花约有八十多个品种,保存数量在三千盆左右。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园艺工积极为社会提供花卉服务。1987年,在庆祝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有八百余盆盆花首次从花圃搬上街头,布于达拉特路两侧;1996年,在全国小城会期间,为单位美化提供盆花二万余盆,这为庆祝活动增添了气氛。</p><p class="ql-block">4.凉亭</p><p class="ql-block">1984年投资五万元,在公园正中建造古式双檐木凉亭两个。凉亭相距四十米,造型与结构完全相同。亭高八米,亭底为正六边形。两檐亭顶上铺琉璃瓦,内侧是彩色画幅,亭檐、边角为木雕,朱红木柱。亭内有花岗石圆桌一个,桌上刻有棋盘配有花岗石柱形坐凳。</p><p class="ql-block">5.旱冰场</p><p class="ql-block">旱冰场在公园东北角,建于1984年,投资十八万元。溜冰场地由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石料公司承包工料铺筑。溜冰场地为椭圆形,南北四十五米,东西二十二米,共约九百平方米,均用花岗石石块砌作。石块从山东加工调运,每块长九十厘米,宽五十厘米,厚十二厘米。砌缝用环氧树脂黏结,垫层为沙。整个场地砌好后,用金刚石电动砂轮仔细打磨,平整而光滑。场地四周是围栏,围栏外侧是走道,有观看台一处、石凳若干。 门庭与观看台相对,设月亮门两处,内有票室、鞋室,外有花池等建筑。</p><p class="ql-block">溜冰场设施齐全,一次可容纳六十多人滑冰。每年夏季,溜冰场作为露天舞场,晚上举办舞会。1989年以来,在溜冰场内举办过数期体育舞蹈培训班,培养了许多舞蹈骨干。</p><p class="ql-block">6.儿童游乐场</p><p class="ql-block">儿童游乐场在公园旱冰场西侧。该场是由伊盟妇女基金会和少儿基金会发起,并在盟市财政、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资助下修建的。于1988年7月28日破土动工,10月9日落成,历时两个多月,占地面积四千六百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二千平方米。</p><p class="ql-block">电瓶车场:东西长三十三米,南北宽十八米,占地约六百平方米。场内西有电瓶车库,备小汽车、摩托车等电瓶玩具车;东有电动游乐机室,装有摇摆机和升降机。行车场地宽敞,全为水泥地面,四周有安全防护栏。</p><p class="ql-block">碰碰车场:外场地建筑面积约三百平方米,设防护栏。内场地面积一百五十平方米,停放碰碰车,每辆车都有安全导线,电动行驶。游乐者每人驾车一辆,启动后各车自寻其路,以不时碰撞而取乐。</p><p class="ql-block">石碑:高二米,长宽各一点五米。四面正中都有黑色大理石镶嵌的碑文:南面为陈慕华的亲笔题词,“茁壮成长”,北面为修建儿童游乐场时捐赠款在百元以上的单位和个人名录,东面为伊盟妇女基金会和少儿基金会撰写的奠基捐助汉文志念,西面为蒙古文译样。石碑上方有雕塑一组,一蒙古族女童一手握笔摊开书本,一手托着一株小草,神往未来。此碑后来在公园建设中被拆除。</p><p class="ql-block">7.游乐园</p><p class="ql-block">猴舍西侧的游乐园始建于70年代,那时只有摇船二组、滑梯三组、转椅一组、杜杆式坐凳二组。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五处游乐场。</p><p class="ql-block">跳跳床:在场地中间悬设弹簧网、防护栏、游人站弹网上随电动伸张而跳跃。</p><p class="ql-block">小天使:为一组电动转椅,有飞船等模型若干。小孩子坐在飞船等座椅上,随转椅启动而旋转起来,似乎在天上飞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07年经市委政府批准将烈士陵园和人民公园融为一体,建立开放式的伊克昭公园,占地面积12.13万平方米,公园又增设六旗会盟主题公园、增设王爷府古式建筑原貌。</p> <p class="ql-block">六旗会盟</p><p class="ql-block">公元1649年时,时任六个旗县的“扎萨克”们,为了旗府民族利益,特意召开了此次会议,六旗分别为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伊金霍洛旗,该旗因第一任扎萨克为多罗郡王而一度曾称郡王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准格尔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杭锦旗)、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乌审旗)!</p> <p class="ql-block">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 7 万年前, 古“河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从夏商春秋至秦汉唐宋的几千年中,先后有数十个北方部落民族在这里游牧生活。明朝时期,鄂尔多斯部落从蒙古高原进驻鄂尔多斯地区。1649 年,鄂尔多斯部落六旗会盟于达拉特旗的大庙王爱召,清政府在此设伊克昭盟(“伊克昭”为蒙古语,意为“大庙”)。近现代以来,大量晋陕汉人迁入,与少数民族一起生活劳作,形成了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1949 年 5 月,成立伊盟自治政务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改称绥远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1950 年,设立了旗、乡等行政机构,后经撤销新建,1958 年,下辖 7 旗、1 县、78 个人民公社。2001 年 2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p> <p class="ql-block"> 猴舍:铁纱围网高七米、长十六米、宽十三米。现有8只猴子。</p><p class="ql-block"> 原在假山处中间有假山一组,山上有洞穴若干,专供猴子嬉戏玩耍。假山北侧有小房一排,下为火道,上为小洞,是猴子过夜息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鸟房:一处在花房南侧,八十平方米,圈有孔雀、灰顶鹤、日本火鸡、 鹦鹉、珍珠鸡、鸿雁、石鸡;一处在游乐园北侧,二十四平方米,内有水池一个,圈有鹅和野鸭。</p> <p class="ql-block"> 卾尔多斯革命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 鄂尔多斯东胜烈士陵园始建于1953年,陵园占地6840平方米,核心建筑为位于陵园正中央的烈士塔,塔身正面、背面均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蒙汉双语字样,烈士塔北侧建有烈士谱碑亭,铭刻为解放伊盟而牺牲的席尼喇嘛等166位烈士的英名录,是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