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1978年5月1日,天黑前,生产队早稻插秧完毕。</p><p class="ql-block"> 我作为红星大队第二生产队“二把手”会计兼记工员,正站在水田中,宣读本日出工的“公社社员”名单,没想到,竟然新的命运之神悄悄降临了。</p> <p class="ql-block"> 望见大队秘书远远地走来,来田间找我。当众宣布了消息:让我明日即去马落公社中学代课。</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的生产队会计兼记工员的所谓“职务”不变,每晚还得赶回队里,在吵吵嚷嚷和骂骂咧咧中,直到深夜才能将全队社员工分,一一逐笔地登记妥当(虽然每十分工分价值只有三毛来钱,却关系到每一位“社员的活命粮的分配”,即每个人的生死存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6年离开高中课堂,12年没摸过书本了。但我不怕!年青时真正用功读过的书,到老也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原来,是77年冬恢复高考,本公社的考生全部名落孙山!公社领导面上无光,于是,重新组织落选的高中生20多人,组成一个复习班,准备复习再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社和中学领导“摸”遍全公社的“底”,认为,“政治可靠”的人多的是,“教得下地”的人,摸来摸去只有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一贯喜欢“走资本主义道路(做泥水匠赚工钱)”,而且当会计时,利用职权,不但不扣社员的口粮,甚至还提前发放其他“走资本主义道路”外出谋生的蔑匠木匠的家属口粮。“路线觉悟低”,思想“有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迫于“用人之际”——如果马落公社中学高考再剃光头,对领导本身没好处,终于只好让我上岸,穿干脚鞋袜,去代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怎么教?很简单。读书应考是我的本能。</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高考是考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不是考听力。</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从未教过书,但我做题目不在话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个学生,按照我读书的法子,给我老老实实倒本重做数理化习题。谁不会做,只管来问我。</p><p class="ql-block"> 看来也是“福至心灵”,居然没有任何学生能够难住我。全部功课上的问题,都是我随即轻松解答。没事时,坐在学校的走廊上,看着远处田间劳作的农民。心想,“我日TAMA,当老师比农民牛马般劳累可强得多了,我要是从此不当农民就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有人告状了:“代课的周会计每天坐着,不上课”云云。领导来查我问了,我是火爆性格,当即火冒三丈:“你们相信我就教,不相信老子马上走人”!幸亏校领导是聪明人,一拍板,“只要考得起学生,随你怎么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月20日高考开始。</p><p class="ql-block"> 我经过一番争取,让自己也报名参加高考,终于,生平第一次,我得到了参加高考的唯一一次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8年8月,高平区政府公布了红榜:</p><p class="ql-block"> 我的学生上中专线5人。</p><p class="ql-block"> 我的考分,超过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p><p class="ql-block"> 师生6人同登皇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整个高平区,6所公社中学和一所县属高中(县三中),考生不下数千人,总共大中专上线才24人。</p><p class="ql-block"> 那么,我这小小20多人的马落公社中学复习班,上线人数,居然占了全区四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一优异教学成绩,在马落中学存在史上,至今应属空前绝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年高平域里,四乡有所传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代课工钱结算,我赚了,比在生产队出工强得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代课的时间,二个月零二十天,得伙食补助费35元。还免费吃了学校学生“勤工俭学”种的蚕豆南瓜等等好多次中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大学入学后,寒假年底回家,发现高平区教育办曾德民主任给我划拨了140多个劳动日的工分报酬。将近半年的工分啊!这对我入学后的困难家庭,是个多么大的救援啊!“公道自在人心”,“人心是杆称”。我至今感恩曾德民主任和所有好人们的善心义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年月,当农民的人没有一天轻松日子过啊。代课期间,我大白天舒服地坐在教室里,有两个多月还没晒太阳,脸皮日见白净丰腴。队里老少都说我:</p><p class="ql-block"> “像个先生样子了”。</p><p class="ql-block"> “只怕是要出运了”。</p><p class="ql-block"> “狗屎堆里扒出黄豆子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 <p class="ql-block"> 1978年7月20日高考过后,我的历时二个多月的代课教师的轻松舒适日子结束了。又重新回到生产队“二把手”兼记工员的岗位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此时的心境,已今非昔比。</p><p class="ql-block"> 我估计自己一定能考上!因为每一场考试,我都觉得考题太容易了,只不过是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我大都不假思索一挥而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同一考室的考生,绝大多数在终场前溜之大吉。还有的考生离开座位时大骂四人帮:“x死四人帮的娘!害得我没读得书”!</p><p class="ql-block"> 闻之既同情又庆幸。</p> <p class="ql-block"> 这天,正在邮电局对面,给大桥4队氨水池工地搞粉刷,乡邮递员罗庚生喊我:“周师傅,快给我打酒买烟。你的录取通知书在老子手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立刻扔下灰烫子泥抹子,打了一斤白酒,买了一包纸烟,送到邮局柜台上。我早就约好他,必须将通知交给我本人,一定酬谢。</p><p class="ql-block"> 庚生笑眯眯地递给我一个信件。一看,果然是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的录取通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要能离开农村,哪里的通知都是救命稻草!从此,我凭此纸可以办理户口迁移转国家粮。四年以后,我每月有五十多元工资,可以过前所未有的好日子了!</p><p class="ql-block"> 巨大的幸福感笼罩着我。想起了《江姐》歌剧的唱词,“今天终于盼到了你……”。</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起,我的命运真的改变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虽然忧郁地说:“你去读书了,家里生活怎么办”?但看得出,父母都是内心极其欣慰的。</p><p class="ql-block"> 我的三位亲叔:二叔三叔满叔也为我洋洋得意。尤其是二叔,他的第四子庆扬,也从马落中学初中毕业考上岳阳农机化学校。才十几岁小屁孩就出人头地“吃国家粮”了。</p><p class="ql-block"> 我31岁了,作为乡里知名的“烂秀才”,每次推荐工农兵或招工都没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堂下桥的父老兄弟都为我庆幸:“你是从红灰(灶火)里爬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泥工朋友,也在散工后的夜晚来我家,坐在屋前坪的梨树下,一边嚼梨一边道着离情别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陪伴我的苦难岁月的善良好心的人们,为了我的前途,我不能不逃离乡下,我别无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乡下太苦了!一个月的“双抢”下来,双手烂得脱皮。每年春天就断粮了。“厚皮菜搞糠粑”,吃得人做呕……。</p><p class="ql-block"> 当农民的苦,三天三夜说不完!</p><p class="ql-block"> 死也不想当农民了!只能逃一个是一个了!</p><p class="ql-block"> 我永远地不想回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 <p class="ql-block"> 高考后,我的泥水匠生意空前火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划算的工程是砌作氨水池。接连着,有本大队莲井生产队和大桥大队4生产队,两处氨水池都给我承包了。而获利可观的,折稻谷十几担以上。但用不了几天工夫就完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大队干部已没人再敢说老子"走资本主义道路"了,一派前倨后恭的模样,都是轻言细语客客气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感知到,我快要“出苦海”了,快要“吃国家粮当国家干部”了,所有人看我的眼光,非常明显的改善一百倍以上了!</p><p class="ql-block"> 自然,我的心情,有生以来,前所未有地日益舒畅起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县三中的黄百魁老师(我初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从邵阳阅卷回来了。他非常高兴地告诉我:“周良骏,你肯定考上了!你的语文考分是全县第五名,全县考生近两万人文理共卷。我没有白教你”。我真想给恩师行大礼了。</p> <p class="ql-block"> 之所以能够顺利考上大学,有二位恩人功不可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位是袁健中老师。</p><p class="ql-block"> 他作为高平区(乃至隆回县)的中学语文绝对权威教师,极力保荐了我。同时,他也担任我这小小复习班的语文教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上讲台,如何开张,也是亲爱的袁师给我示范表演的。我第一次给学生读报纸,那狼狈样子,给生产队开会对社员训话似的,引起学生哄堂大笑。幸好袁师接过报纸读下去。老教师职业性的熟练课堂艺术示范,让我走出了新谋生方式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 还一位是袁愈权校长(马落中学革委主任)。他对袁师言听计从,因而信任了我。在别人说我的坏话(老坐着不讲课)的时候,还是信任我,让我的做法贯彻始终,从而保证了学生大幅度提高了解题应考能力。</p><p class="ql-block"> 同时,他也担任本班政治课教学。我负责数理化教学兼班主任。三人联手,共创了马落中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教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入学后,他们二位都被县教育局调入机关升任要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政审材料,也是由二位恩人一手制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的被公平录取(即全凭考分说话不开后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月初,我挑着被子脸盆衣物,离开了高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长沙下火车时,天还未亮。原来韭菜园老站已撤,新站往东扩移了好几里地。我沿新五一路往西走……。</p><p class="ql-block"> 长沙,我终于考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过了老站,进了老市区,整个长沙市的一切都是老样。我太熟悉了。</p> <p class="ql-block"> 沿五一路黄兴南路进走马楼,到青石井15号表伯家。正好表伯母在下面条做早餐,见到我穿着大补巴裤挑着行李,以为我又外出"走资本主义道路"了。------得知我考到岳麓山这边来上大学了,高兴地留我吃面条。临别时,反复嘱咐我周六周日来家里吃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后来还去了五里牌六叔家,省港务局表弟罗新亮处,省人民银行施叔叔家,株洲满舅家。------所有亲友无不高兴地欢迎我!的确是“狗屎里扒出黄豆粒”,太出乎意外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师院学生宿舍8人一室。78级生物系男生我年龄最大,31岁。同室同学伍一龙来自衡阳,才15岁(过去跳了两级,足见此子聪明过人)。岳阳万楚一66届高中毕业也过30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省城里,自来水淋浴,水冲厕所。大食堂8人一桌,菜肴丰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物系大教学楼实验楼,皆为我有生以来所见最为恢宏。还有那些神秘的献身科学的老教授们的儒雅风度,无一不令我感到亢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乡下佬,“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我是不是在做梦啊?</p> <p class="ql-block"> 第一堂课在101阶梯教室。我们的老师,大学教授们坐在台上。由系主任邓国础一一介绍给我们认识。第一位认识的,是日后的和袁隆平同时晋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教授。我们不断地鼓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邓主任说,我们每一位78级本科学生,都是从全省考生中,每360多名才录取其一。大家都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当年的78年9月,到现在的2022年8月,四十多年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我,已退休十五年了。</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一切尘埃落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80名同学,四分之一在美国日本,四分之一在广东(钱多的地方),四分之一在长沙省城。我,福浅禄薄,只在隆回这山洲草县过日子。</p><p class="ql-block"> 毕竟我们年龄偏大,家有老小,急于领工资买米活人,没办法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来生,如果我能够和大家一样平等竞争,……那又能怎么样?还不也就吃个饭而已!</p><p class="ql-block"> “广厦千间,夜眠七尺。日进斗金,日食一升”——即便你占尽了天下财富,你的享用,你的禄份,也就与人类一般成员无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命运?</p><p class="ql-block"> 鲁迅说:命运是事后的解释。</p><p class="ql-block"> 胡适说:历史是五百个大钱的随机摆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和曾国藩看法一致:若大富大贵为帝王,则非天命不可。若学做圣贤,求一门学问或学一技之长,只须个人努力,与天命毫无干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