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现军中医义诊团队2022年国庆假期活动纪实 <font color="#b06fbb">“郝大夫医术高明,还爱开展义诊活动,对吗?”<br>“你们团队最近准备到哪儿义诊?”<br>“国庆假期有什么安排?”<br>“河南的父老乡亲因为有您们而格外康健幸福!”<br>……</font><div>无数的关心和问候,让郝现军中医义诊团队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洋洋的,也让这个阴雨的国庆假期蓄满了阳光和爱!<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2022年10月1日早上八点,义诊团队成员郝现军张燕华夫妇、吴永明、赵雷、季露一行,驾车从鹤壁南(淇县)高速口向南驶入G4高速向郝大夫的家乡洛阳疾驶而去。“爹妈盼子归,游子返乡急”用来形容郝大夫一家,一点儿也不为过! 路上,同村后生郝凯歌通过微信发来关庄村文献资料与郝大夫分享! 在书法艺术家魏连川的《家乡往事》中记载: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 style=""><i>古代文化重镇——佃庄镇</i></font></h1><font color="#b06fbb" style=""><i> 佃庄镇位於伊洛两河之间的夹河滩里。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曾有“五千年文化在洛阳,东汉文化在佃庄”之说。现在的佃庄镇就是东汉时期洛阳都域的南郊,当时也称“南市”。东汉时期,在洛阳南郊有三大建筑,即灵台、明堂、太学。称为著名的“三雍”。这三大建筑都在佃庄镇境内。另外,在佃庄镇西大郊境内还有东汉时期最大的刑徒集体墓地(此墓地出土的墓砖和太学遗址出土的文物现存于洛阳新区博物馆内)。这些文化遗产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br> ……</i></font><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关庄村轶事</font></h1><font color="#ff8a00"> ……<br> 抗美援朝时,全村参军八人,其中赴朝6人,3人牺牲。8人是:魏元杰、魏西和、魏遂治、魏松臣、魏木、魏铜秀、郝跟上、张铁安。其中,魏西和、魏遂治、郝跟上牺牲。<br> ……</font><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追忆童年在家乡的往事</font></h1><font color="#167efb"> ……<br>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常跟着大人去各村赶庙会,看唱戏。大人让我们记住各村的村名和走过的道路。把村名编成顺口溜让我们记。“东石桥、西石桥、河头、佃庄、牛王庙……”还有“夹河滩窄又长,从西到东七头十八庄”。<br> 七头是:河头、二里头、桑头、圪当头、鸡头、佛旦头、还有一个谷堆头。(东谷、西谷)<br> 十八庄是:夏庄、磨庄、大平庄,辛庄、佃庄、碑楼庄,马庄、黄庄、相公庄,杨庄、长庄、倪家庄,关庄、宁庄、大炉庄,喂庄、冉庄、小娃庄。<br> 遇到谁家办丧事,村里大人孩子都去看吹响器,摆供上转。这时母亲对我说:“有饭要叫爹娘吃,胜似灵前摆供食:有衣要叫爹娘穿,强似死后戴花冠。”我觉得母亲说的太好啦!这几句话我始终牢牢记在心里,至今难忘。<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font></div></div> 郝凯歌还发来了郝家祠堂图片、族谱,提供了《关庄村郝氏家庙碑文解释》,介绍关庄村郝氏渊源。 <font color="#ed2308"> 郝氏一族先祖于明朝正德年间由山西洪洞迁至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佃庄镇关庄村(该村原属偃师县管辖,2011年划归伊滨区,2022年划归洛龙区)。关庄村原在关帝墓南一华里处,原名叫潘凹(wa)村。郝氏家族居住在潘凹村西边叫西圪垯,明朝嘉靖年间与其他姓氏迁至关帝墓西改名关庄村。由于家谱丢失,先祖来历无从查起,现村内有郝氏宗祠,祠堂内有一先祖石碑,于光绪辛丑年所刻,碑文显示了数百年来先祖的名字及字辈。<br> ……</font> 这些资料,郝大夫和义诊团队成员都非常认真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习传承。看来,郝大夫的成长离不开家乡文化的熏陶和父老乡亲的培养! 中午十二点多,郝大夫夫妇终于看到了等候多时的爹妈,一行人到达洛阳老家关庄村。家人香菊、红霞、会玲已经在村边饭店准备好饭菜,请爹妈和亲朋好友包括郝凯歌一起吃饭喝酒,为爹妈祝福。期间,义诊团队成员季路曰:赌博赌博越赌越薄,喝酒喝酒,越喝情义越深!这酒文化,是不是挺有内涵? 华夏之源,最早中国!饭后,在郝凯歌盛情推荐、积极引领下,先后参观了关公冢、二里头夏都遗址(离家三公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绿松石龙形器等2089件文物,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从传说时代走向历史真实,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i><font color="#ed2308"> 值得一提的是,郝现军义诊团队成员大多是河南省鹤壁人。鹤壁淇县又称古都朝歌,是夏王朝之后商王朝末期都城,现存古灵山、摘星台、鹿台寺、纣王殿、文昌阁、朝歌老街、云梦山、淇河、沬水等人文自然景观。说到这儿,是不是一下子就让大家想到了《诗经》《封神榜》《封神演义》等文学巨著,纣王帝辛、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古军事家鬼谷子等历史名人以及纣王与妲己那存有争议的爱情传说?古都朝歌,有山有水有灵气,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众多,随时欢迎大家光临!</font></i> 从夏都马不停蹄回到家,已经下午六点多了。郝大夫他们顾不得喝口水、歇下脚,立即开始给爹妈及亲朋好友看病开方、针灸治疗。晚上八点多,简单用过晚餐,义诊继续!亲朋好友经过郝现军、吴永明、赵雷等大夫的精心治疗,效果立竿见影!看,郝大夫的弟弟张红建也加入到了为关庄村群众的义诊服务中,成为义诊团队一名新成员!志愿者季露跟随郝大夫学习多年后,医术不断提升,为关庄村患者针灸治疗后,患者疼痛立即减轻了!晚上九点半,大家还在为亲朋好友治病…… 10月2日一大早,郝大夫带领义诊团队成员赶往洛阳市看望郭书升老师,这是郝大夫每次回老家必须做的一件事。<br>近年来,吴永明大夫、赵雷主任曾经两次到郝大夫老家关庄村参加关庄村党支部举办的义诊活动,也曾经随郝大夫多次到洛阳市看望郭老师。<br>为不影响郭书升老师坐诊,准备先领略一下洛阳人文魅力,再到洛阳市四知堂拜访郭老师。 经过白马寺,稍停参观。这时,一位老乡追过来,请求我们再次为他治疗面瘫。原来,昨天吴大夫为该患者针灸后,症状大为减轻!今天特意驱车追到白马寺,希望继续针灸治疗。就着“潼关肉夹馍”小吃店的凳子,开启了街头义诊服务模式! 送走患者,一行人赶往龙门石窟,品味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 百善孝为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龙门石窟出来,立即前往洛阳市老城区北大街的四知堂大药店,看望在药店坐诊的郭书升老师。郭书升老师出身于祖传中医世家,从医六十余载,学生众多,大家都非常敬佩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郭老师,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每次见面,师徒之间总有聊不完的话题。郭老师先后为郝现军、张燕华、吴永明、赵雷品脉,探讨诊疗经验,优化中药方剂,传授临床秘方。 这时,一位叫杨月贞的姑娘赶了过来,她可是跟随郭老师学习的中医好后生,一边悉心照顾年迈的郭老师,一边通过为郭老师抄方等方式学习中医。 中午请郭老师到“老洛阳清真水席”吃饭时,大家一起将行动不方便的郭老师抬到了酒店三楼宴席厅,那场面,真有众星捧月的架势!人之初,首孝悌,尊敬和孝顺老师,应该! 隔天,郝大夫他们又抽时间到郭老师家中,看望师父师母,慈父般叮咛,冒雨来相送,师生情、父子恩,怎能忘怀? 期间,将急着返乡工作的吴大夫、赵雷主任送到高铁站。郝现军、季露、张红建、张燕华他们留在关庄村,继续为乡亲们看病…… 之后的几天,同样多的患者,一样的用心,义诊在继续,忙碌又充实!晚上九点半,郝大夫为父亲针灸治疗的同时,季露大夫也在为郝大夫施针,帮助他解除一天的疲劳! 值得一提的是,10月3日晚上,偃师高中的同窗好友郭万超、许万龙、寇宏伟、费延秀、陈剑录等同学请郝现军夫妇到偃师小聚(左边第一是老班长寇宏伟、第二许万龙、第三郝现军、第四任敬远;右边第一是郭万超、第二费延秀、第三陈剑录)。 在老班长、偃师楹联协会会长寇宏伟和偃师高中语文教师许万龙带领下,谈文论道,其乐融融。“疫情割不断同学情”“酒盅装的是快乐事”“《诗经》别人读着不押韵,用偃师话读,都押韵”“许万龙是许慎的后代,大才子”……同学情,永难忘! 在家的日子,郝大夫夫妇抽空就会和老爹老妈聊天,听老人说说心理话,尽量想办法照顾好老人。 10月5日,义诊团队成员返回鹤壁的日子到了。临行前,郝大夫为老人品脉看舌,将带回来的保健中药服用方法认真写在纸上压在饭桌下,反复交待爹妈。儿在身边倍珍惜,常带笑容心情好;儿行远方多不舍,沉默配合来表达。义诊团队成员张燕华作为儿媳,嘱咐邻居们有事没事,每天抽空儿来家里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最要好的朋友王香菊、魏武辉、荣枝、会玲、魏少光几家人经常照顾郝大夫父母,这几天也是跑前跑后,帮忙做饭、料理家务,非常辛苦! 与父母告别后,郝大夫他们专程到西凹村看望外婆家长辈。到村里才发现,大妗子到新乡市闺女家住了,二妗子到翟镇了。还好,二舅在家。帮老人品脉后闲聊,希望二舅二妗子常到关庄村与老爹老妈多聚聚。<br>…… 郝大夫在回鹤壁市的高速公路上,魏元洪书记代表关庄村两委打来电话,请郝大夫发简历给村里,向上级汇报他经常回老家为乡亲们义诊的先进事迹。<div>2017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已有五年多了,广大群众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鼓励优秀中医药义诊服务,人人有责!</div> <font color="#b06fbb"><i>郝现军中医义诊团队成员,因为治病、看病走到一起,郝大夫作为领头人,既是组织者又是执行者,既是大夫又是师父,让大家在奉献中收获,在付出中进步。如《医室铭》言:“门不在高,众仰则名;堂不在深,回春则灵。斯是医室,为民德馨。统治内妇儿,座纳老中青。谈笑多赢客,往来无壮丁。细于辨阴阳,审脉经。有呻吟之乱耳,有呼吸之劳神。指明胸腑事,药到疾病停。患者云:何痛之有。”</i></font> 这个国庆假期,郝现军中医义诊团队在感受十三朝古都洛阳文化魅力的同时,身体力行,积极宣传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为洛阳老乡提供了一次有质量的中医药免费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