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茶 梅</span></p><p class="ql-block"> 雪后初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区路边的绿化带上还留有未融化的积雪。积雪旁,一位摇着轮椅的姑娘双手推着轮子,顺着小道慢慢地行进着,紫红色的围巾飘动在寒风中,有些夺目。</p><p class="ql-block"> 姑娘来自泉城济南。约一米六的个子,小圆脸,齐短发,五官匀称、精致,红润的脸颊下一颗樱桃小嘴惹人喜爱。目前在家开着网店。</p><p class="ql-block"> 她很乐观,也很健谈。 </p><p class="ql-block"> 那年,十五岁,聪明活泼,颇具个性,和大多数八零后一样,是父母独有的掌上明珠。</p><p class="ql-block"> 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烧坏了她的中枢神经,百治不愈,从此双腿不能行走,落下终身残疾。当时正念初中的她万念俱灰,几乎崩溃,失去了继续上学的勇气。 </p><p class="ql-block"> 她曾经怨天尤人,怨父母不慎,怨命运不公,怨她想怨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病情稳定后,她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选择新的人生方向,并且权衡了健全与缺陷的利弊,最终作出决定:修完高中学业,然后以自己的方式闯荡世界,作出与健全人一样的事,给世人一个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交代。</p><p class="ql-block"> 于是,本着自强自立的信念,二十二岁的她独自架轮椅闯荡北京,成了北漂洪流中的一滴小水珠。白天,推着轮椅穿梭在如网的城市地铁中,将采购的货物集中到人流较多的街角;晚上,和朋友一起练摊;夜里,与小姐妹合租挤在弄堂中狭小的空间里,生活相当简陋。 </p><p class="ql-block"> 女孩将含辛茹苦所得一分为二:一半房租,一半生活。为了节省,经常一天只吃一顿。但为使父母放心,汇报时总是还好还好。又怕双亲来访,其住所始终对父母保密。 </p><p class="ql-block"> 她说,纸终究包不住火,父亲还是寻上门来。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轮椅上的弱小爱女,看到爱女窘迫的生活状况,父亲不禁潸然泪下:想当初捧在手心的明珠,爱犹不够;看今朝饱受苦难的女儿,恨己无能。愧疚的父亲心如刀割,自责不已,最后终于嚎啕。 </p><p class="ql-block"> 望着伤心至极的父亲,女儿不知如何安慰,索性父女抱头痛哭! </p><p class="ql-block"> 女孩慢慢擦干眼泪,抬起头对父亲平静地说:爸,你回去吧,我没事,不就吃点苦么?我还年轻,这点苦算不了什么,我还会坚持下去,一定会好起来的。 </p><p class="ql-block"> 父亲知道女儿的性格,只要她认定了的,就决不回头! </p><p class="ql-block"> 父亲妥协了,临走时留下一句话: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早点回家!然后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她。 </p><p class="ql-block"> 女孩默默望着父亲有些微驼的背影,任凭泪水在朦胧的眼眶里打转。</p><p class="ql-block"> 在之前养病期间,通过网络,她收获了一份爱情:一位英俊的大学毕业生向她敞开了爱慕的心扉。</p><p class="ql-block"> 小伙是四川人,曾经学习优秀。后来迷恋网络,荒废了学业。姑娘得知这一情况后,规劝小伙振作精神,继续回校上课,争取高考。小伙被姑娘的真心打动,重新复课,最终被四川高校录取。</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小伙千里迢迢来到泉城。一番推心置腹的深谈,小伙认定眼前的女孩就是自己的灰姑娘。女孩也觉得这就是自己相伴终身的如意郎君,决定彼此相濡以沫,携手白头。尽管男方家长意见相左,最后还是水到渠成,情定终身。 </p><p class="ql-block"> 后来,男孩在杭城找到一份工作,并把北漂的女孩从京城接回风景宜人的杭城。从此,他们的生活进入了愉快的二人世界 </p><p class="ql-block"> 在讲述这些时,女孩的语气是平静的,似乎在说着别人的事,然而她的眼神却始终闪现出那么一丝坚韧不拔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现在,年近四十的女孩已初步达成人生目标: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小伙的帮助下,在省城成功购入一套商品房。该房从设计到监工全凭自己一手完成,其装修的精致程度不亚于专业设计,几近成了邻近业主的样板房。女孩的聪明才智由此可见一斑,让观者折服!</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她在农历鼠年还出乎预料地诞下两个健康的双胞胎男娃,给她的人生带来意外的惊喜。我想,这一定是上天垂青于姑娘的品性与坚韧而特地送给她们的美好礼物吧! 当然,男方父母最终也同意了他们的美好结合,并在疫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主持了既圆满又隆重的婚礼,可谓皆大欢喜矣! </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中国有个了不起的张海迪。但我想,除了海迪头上耀眼的光环外,我们励志的女孩身上是否也同样散发着一股令人钦佩的力量呢? </p><p class="ql-block"> 轮椅渐渐远去,临走时碰落了覆盖在树丛上的一小片残雪。残雪落尽,一支鲜艳的花朵忽地露了出来,我眼前一亮:这不是凌霜傲雪的茶梅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叶落归根</span></p><p class="ql-block"> 仲春的清晨,乍暖还寒,小区一片宁静。</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溪边小道上,路旁细小晶莹的露珠渐渐湿润了双脚,脚下的溪水是从白云山上流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小区被封了。</p><p class="ql-block"> 原因是隔壁小区检出一例新冠阳性,于是乎,相邻之处,皆成雷区,铁皮封锁,一夜成障。身虽不能出区,生活亦无大碍。每日除却核酸检测,小区转角尽可游遍。疫情之下,尚属安稳也。</p><p class="ql-block"> 独坐溪边小凳,细细凝望那涧底乱石中一路翻飞的串串水花,那随着水花渐行渐远的几片落叶,渐渐地,心中涌起一股小小冲动:何不借此幽闭契机,静下心来,以退休生活为主线,捋出几件大事,用以判断究竟有哪些事情值得记录?</p><p class="ql-block"> 于是,记忆的闸门就此打开。</p><p class="ql-block"> 刚退那阵,确实新鲜:每天来往南明,跋山涉水;菜场厨房,砍价烧汤,日子过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职时没办成的事,便一一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p><p class="ql-block"> 退休前,每天朝九晚五,迎来送往,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大把时间可供自由利用。如今工作结束,不受上班制度约束,自由支配时间充足,于是有了第一个决定:去省城为儿子觅得一处婚居。</p><p class="ql-block"> 其实,儿女大了,父母之操心便成了必然,而其中的房子,则成了首当其冲的重中之重。</p><p class="ql-block"> 在我辈的传统思维里,房子就是用来住的,或祖传遗赠,或自建传后,又或者倚仗福利分房,从未想过房屋也能像商品一样买来卖去。直至几年前,商品房势头如疾风骤雨般袭来,压得人喘不过气,这才极不情愿地接受了现实。因此,对于房价的行情走势,我们总是感觉扑朔迷离,无从下手。但该买还是得买,刚需啊!</p><p class="ql-block"> 鉴于此,那年盛夏,我们怀揣一辈子的积蓄,冒着酷暑,风尘仆仆地赶往省城寻觅房子,最后在郊外以按揭方式为儿子购得一套二居室婚房,完成了自己的夙愿,为来年儿子的婚事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p><p class="ql-block"> 婚居之事忙完,便回家安静地过起了自己的休闲生活,还是每天菜场厨房,公园江边,日子过得不亦快哉。</p><p class="ql-block"> 一段时间后,发现身边许多朋友同事早就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区高楼,自己却还是住着三十多年前又旧又漏的房改房,房内老鼠的夜扰和屋顶频繁的漏水困扰我们多年,成了挥之不去的恶梦。自己是否也可以改变一下目前的居住环境?</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将旧房挂牌卖了,准备置换好一点的房子。结果事与愿违,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新房子。</p><p class="ql-block"> 后来一个偶尔的机会,听说省城周边房价尚低,可以接受。不觉眼前一亮:何不借此移居他乡,一来可满足新房之欲念,二来能解思子之情结,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p><p class="ql-block"> 说走就走。这次,我们又顶着七月骄阳,乘上列车直奔省城四处查找房源,终于在省城远郊入手了一套期房。</p><p class="ql-block"> 这下,旧居已易他手,新房尚未交付,实际居住已成真空,况且在儿子家凑合一段时日也不顺心,不得劲。正手足无措时,适逢至亲家有闲置房屋可供暂时过渡,这才捱过两年时间,盼到了新房的钥匙,心里总算落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p><p class="ql-block"> 经过简单装修,我们终于住进了远离故乡的新房。从此,安安稳稳地在省城郊外的新房子里过着全新的退休日子,每天翻新着花样,或小区花园闲遛达,或东西南北逛一圈,日子过得还挺舒心!</p><p class="ql-block"> 渐渐地,时间一久,不禁又有些心绪不宁,暗忖道:本人祖孙数代在丽水繁衍生息,丽水就是自己难以释怀的老家,也就有了千丝万缕的根叶情结。况且丽水早已今非昔比。历经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曾经衰败破落的让人有些厌倦的旧丽水早已远去,代之而起的是相对繁华富裕、山青水秀,被称为养生福地的新丽水。如今老家已没了房子,等于连根拔起,回不去了,心里不觉有沉沉的失落。国人是讲究叶落归根的,所以,我们也不想后半辈子漂泊在外,毕竟他乡不如故里亲。于是,又动起了再一次回迁丽水的心思。</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我们选择春暖花开的季节,带着手头重新积攒的为数不多的积蓄,返回老家不辞辛劳地兜兜转转,最终在城北郊重新购置了一套比较满意的小户型公寓。虽说小了点,也算有了遮风挡雨的归处,也算再次移回了自己的根。今后内外两地随意往来,省亲探子两厢无虞,前几年还喜添孙子一枚,也算乐事一桩,锦上添花了。 </p><p class="ql-block"> 回首退休后的桩桩件件,倒也觉得无所憾事。</p><p class="ql-block"> 年华似水东流去,岁月何曾眷过谁?不知不觉间,古稀却已悄然而至。</p><p class="ql-block"> 人近晚年,大抵会催生出种种悲情臆想:中风、痴呆、轮椅等惨景会否降临其身?届时须如何处置与预防?此一幕幕不时在脑海中轮番预演着,警示着,同时萌生出一丝丝新的愁绪:目前的小公寓,只供两老自用还凑合,万一以后老态龙钟,行动不便,需请护工咋办?是不是需要再换大一点的?</p><p class="ql-block"> 于是,“杞人忧天”式的我们又开始重新搜索房屋信息,思量着再次置换房子。</p><p class="ql-block"> 唉!人这一生,总在忙忙碌碌,总在试探明天,也总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前行,一如溪旁银杏:春寒中吐绿,炎夏后繁茂,秋凉时灿烂,严冬后凋零。凋零的落叶,有顺水漂流的,也有随风远去者。不过,“叶落归根”终究是叶的本愿,树底下的一片金黄便是明证。</p><p class="ql-block"> 刺眼的阳光在水面上反射,道旁小草上的露珠也已干枯,于是起身离开小溪,心里却在默念: 但愿疫情过后,渐入晚年的我们还能夠心想事成,一切如愿,便善莫大焉!</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