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庆前夕,几位老友相约到高要上清湾走走,大家好耐无见了。当日天色阴沉,随后还下了一场大雨,秋雨潇潇,江风阵阵,秋意渐浓。</p><p class="ql-block"> 上清湾本人N年前去过,原是西江边上、大鼎峡出口的一个古老小渔村,随着城市的发展,渔民的老去,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到江上捕渔了。这里,又是近现代沟通中西文化笫一人、外国传教士利玛窦当年登陆中国内地的首选地,从此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篇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座天主教堂始建于1865年,相传由法籍传教士黎神父所建,带有明显的哥特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古巷前的几棵老榕树,默默地见证了小渔村历史文化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大榕树下,几个老人闲坐在石凳上,吹着习习秋风,望着东去的江水,似乎在回忆当年那撑船打鱼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西江边,几条渔船静静地停泊在岸边,船上还挂着空空的鱼篓和虾笼,迎风摆动,仿佛在等待着主人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肇庆旧八景之一的“五显渔灯”就在上清湾。据说当时渔民晚上在船上点灯撒网捕鱼,排排灯火,照亮江面,从端州南望,渔火点点,如天上繁星,别有一番景致,故成西江一景,可惜时过境迁,此景已不再重现。</p> <p class="ql-block">古巷里,被秋雨湿润了的石板路,在暗淡的光线映照下泛着油光,让人深感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西江东流,青山依旧。募然回首,风雨中,饱经沧桑的小渔村,仿佛在向路人诉说着当年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