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卷首语: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传其道,授其业,育其正己、正人,修己、修身,使其博学多识,欲报之德,是为师者。</p> <p class="ql-block"> 金秋送爽重阳日,丹桂飘香吉庆时,今天是国庆假期第四天,也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双节相遇,虽在放假时间,但是隆林民族中学教育不停歇,感恩教育活动持续进行中。</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自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儿女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助老、爱老、敬老美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九乃数字中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就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所在,重阳节由此有着为老人祝寿吉祥、祝祷长寿安康的节日寓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班主任和全体老师的带领下,倡导全体同学弘扬中华传统“重阳”佳节美德。让我们跟随“小记者”进入学生家庭,社区敬老院看看,隆林民族中学的学生是怎么做的?</p> <p class="ql-block">为家里的老人送上节日的贺礼。</p> <p class="ql-block">为家里的老人洗一次脚,您为我操劳一生,陪我长大,让我陪您慢慢变老。</p> <p class="ql-block">和家里的老人一起舂粑粑,享受劳动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为老人泡一杯热茶,温暖他们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去敬老院看望孤独老人,送上节日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给长辈捏捏肩捶捶背,并说一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您辛苦了,我爱您!”</p> 学生有话说 <p class="ql-block">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不负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爱老、敬老、助老的高尚情操,在校要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热爱自己的家校和祖国的这片热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志向观,坚定听当话、跟党走和将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要不负韶华,立志为民族复兴大任而奋斗终生。</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过好自己国家的每一个节日,特别是文化佳节,不要一味的崇洋媚外而不取之精华、我们要敢于与一切侵害祖国和人民尊严、民族利益和团结的思想、行为“外国节日”等作坚决的斗争到底,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p> <p class="ql-block"> 师生们在喜迎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默默中肩负着更高、更远、更多的使命与责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征程上,坚定国民的爱国情怀尤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 铭记国难民辱的历史,不负时代,让我们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为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奋进新征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而砥砺前行。</p> 教师有话说 <p class="ql-block"> 我们全体民族中学教师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成为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p> 中华孝道故事 <p class="ql-block"> 家中有父母便是宝,父母健在安康便是福。相传古代一村落有极恶习俗:当父母年老体弱无法谋生且给儿女带来赡养负担时,子女便将父母用背篓背至深山野外任期自生自灭。按照村俗惯例,一户人家的儿子也忍痛将其年老的父亲背至山间,离别临行时,父亲说:儿子,记得拿背篓回家,到你老时你儿女也背你来这儿,还可以反复使用。父亲的一番话,如雷贯耳,儿子一时间领悟到了孝道的真谛,便立刻背起父亲返回家中,并年复一年的好生侍候和赡养至送终。</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番话,如雷贯耳,儿子一时间领悟到了孝道的真谛,便立刻背起父亲返回家中,并年复一年的好生侍候和赡养至送终。</p><p class="ql-block"> 此事打破了该村子女对老人不孝的恶习,从此该村扭转不孝恶俗而代代相传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至今。</p> <p class="ql-block"> 百善孝为先,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哪来今天我们的存在,没有伟大祖国母亲的强大和温暖怀抱,哪有今天的国泰民安!感恩祖国,感恩父母与长辈,感恩老师与同学,感恩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与世界,,如今感恩成为了时代新人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p> 卷尾 <p class="ql-block"> 喝水不忘挖井人——无论我们走多高、多远,勿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勿忘祖国温暖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携手喜迎二十大和共度重阳佳节。</p> <p class="ql-block">审核:朱文波 邓春艳</p><p class="ql-block">文字:张顺友</p><p class="ql-block">供图:290班全体同学</p><p class="ql-block">编辑:邓美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