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秋朱家角

沙金

<p class="ql-block">  天高云淡,心动了,乘车去心心念念的古镇朱家角走走看看。</p><p class="ql-block"> 古镇朱家角依漕港河而建,两岸遍布蜿蜒曲折、四通八达的街巷。其中东起放生桥,西至美周弄的北大街深蕴古韵,尤为夺目。约三百米的窄窄街道由花岗石板条铺设,呈黝黑油亮状,石板路道道磨痕见证了古镇的发展,也是漫长岁月留下的烙印,人称“沪西一线街”。老式小瓦盖顶的砖木结构的古宅,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沿街醒目的店招,鲜艳的大红灯笼,映入眼帘;店家揽客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裹挟着扑鼻诱人的美食香气,在湿漉漉的空气中萦绕不绝。不愧为“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的雅称;不愧为朱家角古镇最热闹的街道;不愧为目前上海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筑一条街。虽久经沧桑,却仍保存得原汁原味。潺潺流淌的河水、微风拂动的柳叶与白墙黛瓦都在向我述说着朱家角悠久的历史;都在感叹千年古镇的厚重。一拨拨前来体验古早的游客和慕名打卡的摄影爱好者不时走过。本地上了年纪的早茶客们,笃悠悠地点上一壶温温的黄酒,一盘白切羊肉、“吴字坊”油炸臭豆腐;或一碟淀山湖的白灼鲜虾佐之,依窗面河坐下,开启了新一天的怡然自得慢生活,享受秋晨一丝凉爽、安静和惬意。不远处河浜里传来女人们洗涮衣物的阵阵拍打声、船工们悠悠然哼唱的小调声和游客的朗朗笑声,交汇在一起,声声入耳。水拍古桥,丹桂飘香,扁舟荡漾,游人徜徉。一幅古色秀美的水乡画卷徐徐展开,回味悠长……。我被眼前有温度、可阅读的烟火气息陶醉了。 </p><p class="ql-block"> 朱家角既是上海历史文化名镇,又是近代工商重镇。到了朱家角不能不游始建于1912年的“课植园”。这座园子位于朱家角镇西井街109号,因其宅主姓马,又名“马家花园”。如果把朱家角古镇比作淀山湖畔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盘,“课植园”则是玉盘中的一颗明珠。“课植园”环境幽静,中西合璧,布局独具匠心。在私家园林建筑中极为罕见。品味百年“课植园”,人们看到的虽是江南园林清一色的白墙黛瓦、亭台楼阁、山水花草,但主人深邃立意突出的是“课”、“植”二字。“课”表达学习、人文;“植”表达的实践、实业。今天我们游览“课植园”,既要欣赏园林的绝美与儒雅,更要体味前人“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深意。说课植园是玉盘上的一颗明珠,就是它既作为江南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又展示了沪西地区风格的特异性。它提升了整个朱家角古镇人文内涵的厚重和多样性。 </p><p class="ql-block"> 秋色晕染、桂香飘逸的古镇朱家角,水柔、桥古、鱼虾鲜、园林美;不踏踏老街石板,不转转古街幽巷,不走走闻名遐迩的“放生桥”,不去聆听船夫慢悠的橹桨声声,又如何体会古镇“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踏秋朱家角,难舍转身,对古镇带不走的眷恋已融在了心田。 </p><p class="ql-block">摄影:沙金梁荣琪</p><p class="ql-block">文字:沙金梁荣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