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一个成语叫犹豫不决,其中犹豫是个联绵词,意思也 就是形容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的样子。那么犹豫这个词最初是什么意思呢?</p><p class="ql-block"> 原来“犹”和“豫”分别是指两种动物。</p> <p class="ql-block"> “犹”,是一种猴子,又 叫“犹猢”。犹性情多疑,平时做什么都东张西望,看周边有 没有危险,一旦发现风吹草动,立刻爬到树上观察情况。觉得周围安全了,又从树上溜下来活动。</p> <p class="ql-block"> “豫”是上古时期生活 在中原的一种古象,后来随着环境变化而消亡了。所以古人 把今天河南一带地方叫豫州,就是与这种动物有关。</p> <p class="ql-block"> 犹和豫 的共同特点都是顾虑多拿不定主意,人们就把这两个字组合 在一起,形容迟疑不决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最早把“犹”和“豫”联系起来形容迟疑不决、观望等待意 思的是《道德经》:“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意思 是豫这种古象生性谨慎迟疑,就像冬天通过结冰的河面,想 过又怕冰层塌裂,小心翼翼,徘徊不前。犹这种动物,天生胆 小怕事,就像害怕四周随时有别的动物攻击攻自己,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p><p class="ql-block"> 此后犹豫就合在一起连用,在古籍中使用很普遍。如屈原《楚辞·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 可。”</p><p class="ql-block"> 《战国策·赵策》:“(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p><p class="ql-block"> 后来和犹豫 意思相近的还有狐疑一词,如三国曹植《洛神赋》就有“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的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