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学校不断革新、积淀成果、提升品质的重要核心工作。</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题研究思路,切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北流市大伦镇初级中学邓长荣校长主持的玉林市级课题《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初中教师队伍“培.评.用”一体化建设策略研究》,于2022年9月29日下午举行了课题开题报告会。</p> <p class="ql-block"> 与会的领导与专家有北流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谢荣瑜、北流市教育局科研处主任张琼政、副主任顾冬梅、专家、茹志帆等,学校行政、相关课题组成员、学校师徒结对成员等参加了本次开题报告会。</p> 一、领导致辞 <p class="ql-block">北流市大伦镇中心学校校长李锋致辞</p> <p class="ql-block">邓长荣校长致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北流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谢荣瑜讲话</p> 二、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 <p class="ql-block">北流市教育局科研处副主任顾冬梅宣读玉林课题立项通知书</p> 三、课题主持人作开题报告 <p class="ql-block"> 课题主持人邓长荣校长在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下,聚焦提升教师专业的成长,从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步骤等方面对课题的研究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培•评•用”一体化建设即教师培养、教师考核与测评、合理使用优秀教师,实现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振兴乡村教育。</p> 四、课题组成员发言 <p class="ql-block"> 覃子彤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课题整体内容:我校在北流市品质教育战略“12358”工程的目标指引下,“着力打造一流名校、培养一流良师、培育一流学生”,结合我校教师队伍培养现状,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选拔、培养、评价、考核、使用管理体系。因此必须构建乡村教师培养一体化平台,支撑“培评用”一体化体系落地实践 。</p> <p class="ql-block"> 邱承凤老师说:“没有理论,教师去不了远方”,乡村振兴在文化,振兴文化在教师,优秀的教师能带领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个课题会让我们从“教书匠”转变成“科研员”,成为爱读书的人。在全面推进北流市品质教育战略“12358”工程的大背景下,树立良师培养新标杆。我校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师徒在双向合作中共同成长,实现“培.评.用”一体化。</p> 五、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北流市教育局科研处主任张琼政针对课题给出评议意见, 创新和严谨是高质量科研工作的主要特征,应从课题研究背景出发,对课题开展的特点与实施纲要、课题成果的提炼与生成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鼓励课题组,要把握研究方向,明晰研究思路,瞄准研究路径,树立成果意识,将课题做好、做实。</p> <p class="ql-block"> 北流市六靖镇中心小学教导处主任茹志帆独具慧眼,对本课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提出以下建议:1.立足我校发展的背景,让理论联系实际;2.学术态度严谨,内容格式规范;3.课题研究既要分工合作,又要团结协作;4.课题研究的核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p> 六、结语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唯有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才能有效提升课题研究水平。课题开题只是一个起点,课题组全体成员将致知于行、蓄力前行。相信在北流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用课题研究提升我们的教育境界,用课题研究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不断创新,勇于进取,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跨上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陈小娟、李雨娟、谢海妹</p><p class="ql-block">摄影:学校宣传小组</p><p class="ql-block">初审:谢佳余、李嘉辉</p><p class="ql-block">终审:邓长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