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定是被历史铭记、载入史册的一年,金秋十月,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我们将再次见证伟大的党光荣而又神圣的时刻。2022年,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意义非凡、不比寻常的一年。小妇人今年整好五十,从在父母的呵护养育下逐渐成长,到学习工作、结婚生子,甚至有了孙子,像大多数人的50岁一样,完成了自我锻炼、自我成长、自我积累的过程。俗话说:五十知天命。知天命不是休息、更不是躺平。走过山水,见过江湖;尝过失败,有过成功。经历炼就了成熟,经验锻造了沉稳,这是五十岁人的财富!“知命不惧,日日自新”。人到五十,真正的人生才开始起航。 <font color="#ff8a00"><b>五十岁,要感恩来时路。</b></font>很荣幸生于一个民主法治倍受关注的时代,更有幸从事一个为民建言、为民分忧的职业。入职将近三十年,虽是大千世界、微尘一粒,但这一路也是风尘仆仆、感慨良多,星光和汗水为证,沐浴党的阳光里,从未有丝毫的放纵和僭越。此时此刻,突然又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是的,我们这一代人,无疑是幸运的,得八方惠风,享四海春光,不曾经历战火洗礼,不用饱受贫困磨难。职位,给了我们服务人民的平台;薪资,给了我们养家糊口的保障;荣誉,给了我们继续努力的信心......安逸的生活里不应该淡忘百年前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幸福的日子里不应该忽视党组织、逆行者的力量。感恩来时路,奋进新征程,山河虽已无恙,吾辈当更自强。我们,更要正视民主法治人的使命和担当。 <b><font color="#ff8a00">五十岁,要常燃心中火。</font></b>从南湖小舟到巍巍巨舰,一支支“红色火炬”在共产党员心中点燃,百年沧桑巨变,中国早已换了容颜。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在每一次重大关头,都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带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开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新局面,建立了彪炳千秋的历史伟绩。这一巨大的成功彰显了坚定理想信念的必要性。梁实秋先生曾说:“心里的火永远不要灭,哪怕别人只能看到烟。”作为受党培养、受党福泽的中国人,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大工作者,更必须不断增强爱国、爱党、爱民的精神,常燃照亮我们前行的“红色火炬”,用“红色火炬”的温度,坚定民之情怀;用“红色火炬”的力量,推动民之关切;用“红色火炬”的光芒,照亮行之所向,站在这个特殊且重要年份的新起点,激浊扬清,锤炼思想,赓续红心,砥砺奋进。 <b><font color="#ff8a00">五十岁,要继续往前走。</font></b>人生五十,怕的不再是走弯路,而是犹犹豫豫,放松懈怠,不想出发,不敢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年轻干部“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深刻道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小敏也曾经指出:人大是“一线”,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线、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线,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一体化的一线。的确,对于我来讲,人大或许是“最后一站”,但是绝不是所谓的“二线”,身处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身负法治精神薪火相传的重任,往后余生的生命价值才是我们的方向,要拒绝沉沉暮气,永葆蓬勃朝气,站起来,向前走,秉持为民初心,筑牢民主之基,履行监督之力,积蓄法治之势,守护绿水青山,增进民生福祉。我始终坚信:奋斗,才是生命最亮丽的底色,无关职业,无关地域,无关性别,更无关年龄。 五十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平凡的世界》中的孙玉亭说:一颗红心两只手,世世代代跟党走。既然选择了人大,便只顾风雨兼程!让我们在迎接二十大的脚步中,不负时代新使命,不负生命好时光,用实际行动奏响人生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