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徐家坪—铁路风情小镇

陈建荣

<p class="ql-block">一个既不古,又不老,毫无颜值的山区移民小镇,本来乏善可陈,但经过另类包装后一夜之间居然成了网红镇,大千世界的变幻莫测,让人多少有点猝不及防。这就是坐落在嘉陵江畔,宝成铁路边上的移民小镇徐家坪。</p> <p class="ql-block">出略阳县城沿嘉陵江北岸行车约18公里即到徐家坪,隔江远远的就能看见对岸一栋栋白色的楼房,皆为移民社区。穿过一条横跨嘉陵江的大桥,迎面看见一辆红白相间的火车头赫然立于土包之上,下方饰着两行醒目的大字:遇见徐家坪—铁路风情小镇。乖乖,出手就不同凡响,让人眼前一亮,为之振奋:遇见太多的仿古小镇,大多千人一面,一个模子,了无新意,看多了不免产生审美疲劳,让人索然无味。眼前光这富含诗意的“铁路风情”几个字就让人兴趣盎然!迫不及待的爬上坡,原来是一片不大的平坝,另外还摆着3辆火车头,最古老的当属那个五六十年代蒸汽机车的《东方红》火车头,还有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连高铁时代的复兴号也位列其中,把这些更新淘汰下来的报废机车废物利用,也是一种创举,机车下面和旁边有铺设的道渣枕木,延伸的铁轨,靠山一边紧挨着运行中的宝成铁路,余正在拍摄时一辆火车呼啸而过,真是动静结合,别有情趣。这里简直就是个露天火车博物馆。尽管整个场地建设还没有完工,到处是裸露的黄土,工人仍在紧张的施工中,却留给人许多未来可期的想象空间。</p> <p class="ql-block">小镇到处弥漫着铁路风情,利用废弃的火车车厢做成游客咨询站、休息室、餐厅;巧妙的把集装箱搭建成游客服务中心、酒吧、厕所。</p> <p class="ql-block">观光路线分为坡上坡下,坡下一条车道向东延伸而去,路口一片草坪和一溜假山秀石,草坪中嵌着枕木式步道,步道边有两只蹦跳在杜鹃花丛中的梅花鹿雕塑,看去是那么清新怡然。往前走不远,右手忽见一道画墙顺坡而上,色彩绚丽,画面丰富,展现的是五六十年代修建宝成铁路那段历史,把工人们战天斗地,开山凿洞,架桥铺路那些艰苦卓绝的场面,用画笔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让人很是震撼。以铁路为主题的这种壁画在镇子里随处可见,尤其有一面山墙上用3D画的火车头,简直是呼之欲出,好像就要从人的头顶飞驰而去。</p> <p class="ql-block">车道尽头居然还建有一个室内展馆,门头上书“徐家坪镇—宝成铁路纪念馆”,两个大厅陈列张贴着图示,以书面影像形式介绍宝成铁路修建史,可与外面摆设的实物相互印证,一个小镇能有如此排场还真不多见。从这里折返回去,沿铁路线的坡道上面则是另外一番风景。枕木铺就的步道,步道两边簇拥着芦苇狗尾巴草,随处可见鲜艳的杜鹃花、月季花和不知名的野花,藤编的花篮,各种造型的雕塑,以及那些火车头、车厢、集装箱装点下的景观,无不散发着铁路风情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整个古镇面积不大,铁路下边为安置区,几乎占了一多半。不知是谁提出在这里建铁路风情小镇的,此人一定不简单,既有魄力又有远见。想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站,加上那两三千人的移民区,竟敢如此奢侈的建个铁路展馆式的风情小镇,没有一定的魄力确实做不到。不过细分析起来也不是不可为。这个徐家坪虽然只是宝成线上一个不知名的小站,但地处陕甘川交通要道,解放前这里一直还是嘉陵江航运的主航道,历来为商家所青睐,也是游客北上陕甘、南下四川的必经之地。地理优势决定了徐家坪的发展,恰恰在这个时候宝成线又开通了广元站开往宝鸡站的“公益性秦岭小慢车”,俗称绿皮火车,低廉的票价为游客提供了游览秦岭巴山的便利交通工具,真是瞌睡了给个枕头,徐家坪铁路风情古镇一下逮住了机会,未来的前途还真是未可估量哩。</p> <p class="ql-block">刚进小镇时遇见几个山民背着背篓在卖一种野果,形似红薯,但外壳开裂,里面包裹着白色像香蕉瓤一样软乎乎的东西,还露出芝麻一样的黑点。从小见都没有见过这种水果,看着很稀罕,山民说这种果子叫山瓜,尝了一块,软稀稀、甜腻腻的,还好吃,就是籽太多。</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奇特的小镇,一个童话故事般的小镇,一个让你去了就忘不掉的小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