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源流寻迹---阅读中国古城建筑文化 (上)作者:范明英摄影:范明英

晓明印记

<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与文化是世界文明与文化海洋中最典型最具特色向文化,其主要元素包括:方块字、中医学、中华武术、京剧、国画与书法等。2008年奥运会,张艺谋导演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用优美梦幻的图景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多种元素的大美境界。</p> <p class="ql-block">之前笔者写过欧洲的古城和古镇,例如,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和萨尔斯堡,捷克的卡洛威瓦里和特鲁姆洛夫等,从历史哲学、建筑美学和宗教文化等多维度角度,解读城市建筑的文化蕴含,读者阅后纷纷留言点赞。</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古城与欧洲的古城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我走过国内几个主要代表性的古城,包括被称为中国建筑四大流派的标志性古城:即山西晋中的平遥古城,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云南西部的丽江古城,安徽皖南的徽州古城,云南西部的大理古城以及苏州的姑苏古城等。</p><p class="ql-block">上述古城各有其特点和风格,古城留给后人的是以凝固的形态展示流动的历史文化,如果没有这些建筑的完整保留,人们很难回忆和识别华夏独有鲜明的地域城市文化。</p><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这些古城不被快速城市化的洪流所淹没和摧毁,很多专家学者为此行走庙堂坊间,秉笔大声疾呼,倾力保护古城建筑的完整存在和延续。在此方面,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对保护平遥古城做出的艰辛努力和卓越;人民日报著名记者李辉为保存徽派文化传承所做的艰辛努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古城保护著作</b></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土疆域广大,人口民族众多,四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不仅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而且铸造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比较成熟的地域文化包括: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岭南文化、辽河文化、西域文化等。这些文化的表现形式很多,宗教信仰、居住饮食、语言文学、民俗习惯、生活方式、婚丧嫁娶等。所有这些文化元素都可以在建筑设计和建造上得到体现,因此,城镇建筑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集大成。</p><p class="ql-block">上面的几座古城,笔者都多次实地寻访考察,这里我梳理自己的寻迹体会奉献读者,因为篇幅限制,华夏古城寻迹分上、下篇,上篇是介绍汉族居住区的平遥古城河徽州古城,下篇则解读少数民族聚居的丽江古城河湘西凤凰古城。</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一、被同济阮仪三教授称为“刀下留城“的平遥古城</b></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两次去平遥古城寻迹。第一次是2004年,受同学的邀请去山西寻访名胜,第二次是十四年后的2018年,我们十个同学自驾游山西大部。</p><p class="ql-block">两次巡游感觉不一样,第一次是新鲜和惊奇,觉得如此完整的七百多年的古城可以度过几百年的烽火硝烟完整保留至今,这不能不说是惊奇。后来听说,平遥古城还有着‘刀下留城’的惊险故事。上个世纪80-09年代,平遥古城面临城区欲坠,险被拆除的危险,那个时代的口号是‘要致富,先修路’,‘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很多旧城面临拆旧建新的境地。阮教授带学生到达平遥古城实习,当地朋友告诉他,平遥古城面临被毁的危险境地,为了修路加宽街道,已经拆除了近300多间房屋,全城面临被重新规划和拆建的危机。同济大学著名教授阮仪三先生,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遗产保护委员会亚太地区文化保护遗产杰出贡献奖获得者,被誉为‘城市文脉守护者’,‘古城守望者’,‘历史名城卫士’的称号。就是这样一个历史和文化专家学者,在古城面临屠戮的关键时刻,扮演了平遥古城“刀下夺人”古城卫士角色。所以,我们能在20年后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古城,真的是幸运和惊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被阮仪三教授团队保护的古建筑很多,如长三角的周庄、乌镇,安徽的九华山寺庙,湖南的凤凰古城,上海外滩和南京路老建筑和石库门等)。</span></p> <p class="ql-block">山西的历史建筑很多,除了平遥古城,还有就是山西著名的大院建筑群,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祁家大院等。世纪之交,一部由陈建斌、马伊利、蒋勤勤主演的电视剧《乔家大院》,造成了国人对山西晋派建筑的极大兴趣,电视剧播出时盛况空前,万人空巷,一下子捧火了山西的古建筑群,到山西看古城和大院建筑的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独特的城镇文化唤醒了很多人对历史人文和民俗的情怀。</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晋中平遥县,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洪武(朱棣)三年(公元1370年)开始重建和扩建。平遥古城虽然追溯历史2000多年前,但其建筑风格主要是明、清时期典型北方庭院建筑,是中国北方地区明清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1997年12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古城城门</b></p> <p class="ql-block">古城建筑的建筑美学和历史人文观感;</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家国情怀的建筑布局</b></p><p class="ql-block">从历史人文的角度讲,平遥古城尽显中国黄河地域文化的家国情怀,一个繁体字的‘国’字,其内外结构中,里面是人口和地域,再加一个兵戎的‘戈’字;外部有完整的城墙、城门,你看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国,是小家大国的完整体现。平遥古城和山西王家大院的建筑群均有这样的特点和风格。</p><p class="ql-block">照片6 古城家国布局</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布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2、厚重宏大的古城城墙</b></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尊贵大气,完整的城墙和现存对应的6座城门、4座角楼,奠定了古城完整的格局。平遥古城的城墙是最值得称道的,除南门城墙的一段在2004年出现倒塌,其余大部分都至今保存完好,城墙外围总长约6200米,墙高约12米,总面积约2.25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提醒读者,这座古城墙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重要和核心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平遥古城城墙城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3、中庸对称的城内街区格局</b></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北方城郭普遍特点就是就讲究南北呼应、东西对称、门当门对、城中有城。老北京、西安、咸阳等古城建筑格局都具有这个特点,古城建筑横纵经纬,平行分布,角楼对角楼,城门对城门,北京城的格局就是如此,天安门与地安门,宣武门与崇文门,建国门对复兴门,西直门对东直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天坛对地坛,日坛对月坛等。</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的城区格局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巷构成。整座古城如棋盘矩阵。城里中心轴心是有明清大街,位于中心的南北延伸就是南北中轴线。以中轴线为界分,古城建筑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城隍庙,文庙,道教清虚观为左城区域,县衙、关帝庙、佛教寺院为右城区域。平遥古城亦有称作“龟城”的称号,在空中鸟瞰,古城南门是龟头,北门是龟尾,东西四座城门为龟的四条腿;城内的四大街、八小街是龟背上的纹路,古城外形酷似一个完整的龟背城墎,此种设计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八卦,乾坤坎离的文化印记,也是期待古城平安吉祥,千年延续不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豪华富丽的金融城墎风韵</b></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是中国最早的银行业发祥地,明清时期,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银行商铺—晋商票号。晋商的兴起在中国金融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表明山西在近代中国的商品经济和金融兴起的重要历史地位。据说当年慈禧老佛爷逃难山西时,由于长途跋涉、鞍马劳顿,所带物资几近耗尽,处于粮草断绝的岌岌可危的境地,危难之际是山西晋商的存银票据解决了皇家逃难的财政困境。回京后老佛爷下令开启国家的金融业。在平遥古城城内,至今保留很多晋商宅院建筑,一直是游客关注的热点,也令中外学界广泛关注。</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平遥作为曾经的中国金融业中心,发达的金融业推动了银行家财富的积累和扩展,造成了晋派都城建筑的豪华鼎盛的大气派风格。</p><p class="ql-block">照片9—平遥金融街</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平遥古城街区夜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二、徽州古城集合性历史文化</b></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到平遥古城参观是需要用心观察的话,那么,巡游徽州古城就不仅仅是观察,而是需要阅读(reading town),是用心阅读、思考并审视徽州古城的丰富历史文脉。</p><p class="ql-block"> 徽州文化亦称徽文化,是华夏疆域最具特色地域文化之一。中国有四大古城,一是四川的阆中古城,二是山西平遥古城,三是云南的丽江古城,第四就是安徽徽州古城。</p><p class="ql-block">从建筑风格来看,徽州的建筑包括官府建筑和民宅建筑。民宅建筑多是宅院式的。与游牧民族的帐篷式建筑和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相比,宅院式建筑多是农耕民族稳定保守的特点,家族族群长期居住不流动,世代居住不迁徙,是稳定结构中国文化的缩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中国干栏式建筑个帐篷事建筑——蒙古包和苗寨</b></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庭院建筑,大部都包含门、闺、堂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徽州建筑文化也体现了这种建筑格局和管理模式。</p><p class="ql-block">价值观上和生活方式上,徽建筑文化体现了以农为基和以民为邦本的思想理念,呈现了居住群体的家族和家庭分合有序的宗法风情,如费孝通先生说的江南乡镇特有的文化特点。</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的语言表征是最鲜明最具有诗画意境和最富艺术美学感染力的:白墙黑瓦,马头萧墙,依山傍水,荷塘环绕,小桥流水,石桥行走等,其意境如写意山水民居画卷,极富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大的徽州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哲学、教育、文学、戏剧、诗画、书法,雕塑、典籍、墨宝、饮食、居住、风水、民俗、牌坊街区等诸多的文化内容,徽文化是由各种文化元素集合的文化综合体。据学术界研究,仅仅一个歙县徽州古城内建筑群就涵盖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朴学、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派戏剧、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州菜系、徽州茶道等文化元素。此外,中外驰名的徽商(和山西晋商齐名)也是徽州非常重要的地域文化标志。在中国地域文化史上,徽州文化是最具集合性交叉性和汇聚性的文化,在中国区域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以至于要求恢复徽州名称(现为黄山市)的呼声以致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安徽省名称,就是安庆与徽州头字的组合。建国初期,新建立的省级行政区划是皖南省和皖北省,后合并一个省,取名安徽。</p><p class="ql-block">建于明清的歙县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还有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歙县从唐宋以来共建了400多座牌坊,是全国牌坊文化最集中的地区。</p><p class="ql-block">城市规划建筑学者说,阅读城市需要有四个维度,即价值观念、生活模式、语言标志和运营方式等,我们尝试以这样的视角探寻徽州文化。</p><p class="ql-block">1、古城徽文化</p><p class="ql-block">汉魏晋和唐宋时,北方强大宗族的不断南迁打通了北方和中原文化与徽州文化的结合包容和整合,徽州文化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繁荣阶段。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p><p class="ql-block">徽州地区物华天宝、人界地灵,历史上涌现大批徽派学者和杰出人物,诸如理学、经学的代表人物有朱熹 (朱熹自称“新安朱熹” ) 、哲学领域的戴震、俞正燮,绘画书法篆刻的吴昌硕;建筑学方面,白墙黑瓦、马头隔墙,徽州“ 四雕艺术”,在城市建筑的美学理念上独具风骚。</p><p class="ql-block">在美术和绘画领域,徽州有新安画派、黄山画派,代表人物如石涛、黄宾虹等一大批人物,文房四宝,突出者为徽墨、歙砚,宣纸和宣笔有悠久历史。</p><p class="ql-block">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徽州问题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并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 </p><p class="ql-block">2、古城徽建筑</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徽州古城主体建筑有徽州府衙、许国石坊、长庆寺塔、东谯楼、南谯楼、渔梁古坝、渔梁街、斗山街、徽园等以及古色古香的三百余幢民居等。徽民居是典型的徽文化的展现,是展示和体现徽文化的重要形式。古城内的徽派建筑是中国南方水乡城镇文化最具水墨绘画意境的建筑,是中外绘画摄影界的垂青之地。</p><p class="ql-block">1,徽城徽园,是由歙县在原徽州府衙一带修建的仿古旅游区。是集牌坊、民居、祠堂“徽州”三绝”,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精髓。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徽园位于古城闹市区,南连中和街,北接徽州路。主体建筑有:仁和楼、得月楼、惠风石坊、徽园第一楼、得意楼、春风楼、 过街楼、古戏楼、莲池玉带桥、九龙九凤壁,以及民宅楼等。</p><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p><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建立。许国石坊是八柱立基,四面围合,此牌楼在中国独一无二。牌坊是古代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等的建筑,是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p><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p><p class="ql-block">徽宅</p><p class="ql-block">徽商大宅院,又名“西园”,是将散落在歙县范围内濒临坍塌的约30座明清代及民国时期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进行组合拆迁和修缮,整体搬进了西园。整座古建筑群集牌坊、戏台、亭阁、花园、水榭等于一体,为组合式的宅第群体。徽商大宅院内建有多座徽文化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如徽派建筑历史博物馆、徽州雕刻精品馆、徽州民俗馆、徽州历代名人馆等,陶行知纪念馆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2022--壬寅年重阳节完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