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大顺台记

流星*波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2004年,五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 。2009年6月,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div>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即东台望海峰(海拔2795米)、北台叶斗峰(3058米)、中台翠岩峰(2893米)、西台挂月峰(2773米)、南台锦绣峰(2474米)。五座山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div> 大朝台,就是虔诚的佛教徒或居士上五个台顶去朝拜,走遍山川小路,遇庙就拜,遇塔就右绕,拜过五个台顶的文殊菩萨;朝拜五台山是许多佛教信徒的梦想,最虔诚的佛教信徒们往往以徒步甚至三步一叩的方式来完成大朝台。<br>  为何刻意顺时针(右绕)呢?关于右绕佛塔的来历,按照印度民间的风俗,是以右方为尊,在印度,右绕是赞叹、随顺的意思,你要是左绕,就是反抗、对抗、毁灭的意思。所以右绕佛像是表示对诸佛菩萨的恭敬之心。《佛说右绕佛塔功德经》中记载了右绕(顺时针)佛塔的各种功德:入胎不迷,勇猛精进,灭一切烦恼,永离贪恚痴,及一切障碍等。右绕佛塔,功德无量。<br> 近年,大朝台成为中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中的一条朝圣之旅。佛国世界数五台,清境世界本无埃。顺时针五个台,徒步七十多公里。每一次徒步,自己的身体和思想都会来一次自我交谈。伴着呼吸的频率,宁静地放空;伴着心脏的跳跃,感受着自己。 此次Kevin组织的五台山顺时针大朝台活动,由于时间和疫情关系,就我们2人。这也是本人第一次参加网上友友组织的户外活动。 <div>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笑一尘缘,唯愿岁月安好,享受大自然的赐予,珍惜似水流年的日子。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五台山,我来了。</div> 9月21日,吃完中饭,背上行囊,13:40到了湘潭长途汽车站,购买好15:00湘潭到长沙黄花机场的车票45元,下午16:30左右到达了Kevin网订的木子臻品酒店,等待后到的Kevin。<div>  晚上在金鹏名都附近吃自助餐14元,管饱。吃完饭,围着金鹏名都逛了一圈,小区人来人往,还是挺热闹的。Kevin差不到9点才到达,我们相互交流了一下明天的行程和安排。</div> <b>1 大朝台第一天</b>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视频1 五台山大朝台第1天</b></h5> 今天22日,原计划:早上6:50长沙飞太原,9点到达太原机场;上午10点坐车从太原到台怀镇,下午14:00左右到达台怀镇白云寺;下午14:10左右顺台正式开始。今天五台计划行程:白云寺--南台--金阁寺,轨迹显示有16公里,爬升1100米左右。 早上6:50的飞机,由于疫情,长沙--太原飞机票特价150元+机建50元+燃油费120元,一起320元。飞机提前10分钟起飞,到达太原武宿机场8:30分。 太原机场到台怀镇拼车一般150元一个人,经Kevin讨价还价,最后120元一个人。由于拼车,到五台山景区门口时已是中午13:30多。进五台山景区时,还要求必须做落地核酸。我们去时,五台山有点冷,我们穿了一件单衣,有点哆哆嗦嗦。 我们买了门票135元,想省门票的友友建议还是从鸿门岩或其它的地方进山。这三年严格的疫情管控,景区人烟稀少,门可罗雀。 <div><div>  司机送我们到白云寺下面的凉亭处,已是14:30分。整理了一下背包,14:39分,我们正式徒步五台山,此时海拔1480米。</div></div><div> 今天阳光虽然灿烂,但山上大风7-8级,一停下来就冷得瑟瑟发抖。</div><div> 我的背包有25斤,Kevin有20斤,二个人都背多了。由于前二天北台下雪,我们还带了冰爪,拖鞋,带了很多食物由于挂单都没有吃完,背上背下,我们也是醉了。</div> 14:43到达白云寺。白云寺位于台怀镇南10公里处清水河畔。白云山落脉之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五台山纪中,已有记载。清代屡加修建,成为康熙、乾隆朝台时的行宫之一。<div>  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皇帝首次朝竭五台山时,小憩于白云寺。康熙五十三年(1714)御制白云寺碑文云:“白云寺者,五台山接待院也。面临逵道,已绕林麓之观。后枕岩椒,即是烟霞之宅……萦青缭白,朝暮皆宜。罨翠浮岚,阴晴互换。”乾隆六次巡幸五台山,每次都到白云寺休息。</div><div> 历经世事沧桑,昔日皇帝行宫风貌早已不复存在。但经整修后不少行家评说,白云寺是五台山周边重建寺庙中颇具特色的一座。<br></div> 自白云寺出发后,便是沿着水泥路和台阶路经过佛母洞一路上升。 进去一公里左右开始爬台阶上佛母洞,共1680级台阶,也有索道可以上去。索道上行50元,全票85元 。一路游客稀少。<div>  路上有虔诚朝拜的善男信女,也有坑蒙拐骗的假信徒,还有弄个盆搭成的所谓功德池。</div> 15:25到佛母洞,海拔1889米,耗时46分钟,里程2.29公里,上升409米。<div>  佛母洞又称千佛洞,它是一个石灰岩洞。按佛经说,释迦牟尼亦名千佛,千佛洞是供奉释迦牟尼的洞。佛母,是指释迦牟尼的生身之母,叫摩耶夫人。她是古印度天臂国善觉王的女儿,迦毗匀卫国净饭王的第一夫人。</div> 千佛洞之洞,分内外两洞,外洞大而明,内洞小而幽,中间有一个扁圆形孔穴相通。内洞中,可以容纳五至七人。内洞的洞壁上,山岩经水溶化,产生许多乳石及石笋,夹有各种色质,犹如人体心肝五脏,洞形又呈葫芦形状,后人便称之为母腹。<div>  洞腔显示为人体母腹,右侧乳白色脊椎骨、肋骨形样石色,说明洞口恰好处于右肋部位。这与佛教故事中的菩萨乘白象从右肋下入胎,太子从右肋下诞生完全巧合。可以说,佛母洞在中外佛教灵迹中是独一无二的。<br><div>  人,肉身凡胎的出生只有一次。人生历程各各不同,命运有顺有乖。佛母洗世尘,重生逢运转。体验“投胎佛母”和“佛母重生”,在佛母的甚深大愿加持下,便有圆满的果报。</div></div> 世人入洞即为“投胎佛母”,受其恩育;出洞即为“佛母重生”,脱胎换骨。朝拜五台山的善信和游客,络绎不绝登临佛母洞,虔诚发心,把入洞出洞示为大因缘,恳请佛母加持,获得重生,消除业障,福慧双增。<div>  可惜佛母洞内洞貌似关闭了,我们并没有入洞,更谈不上出洞了。</div><div> 参观完佛母洞后,我们继续向前。佛母洞到南台之间有一段水泥路,没啥坡度,我们快步向前。</div> 路上回望佛母洞,佛母洞处于山腰的悬崖边上。 15:52,我们到了景区门票稽查站。Kevin特意跑去景区门票稽查站去问有关票的问题,被工作管理人员直接赶了出来,汗。<div>  有人说,稽查的人只查坐车的游客,不查徒步者。不过,也有徒步者碰上了巡查的车辆来查票,还补了票。</div><div> 查不查票,估计要看各位的佛缘了。不过,我们这次没有碰上查票的人员。</div> 16:01到了灵境文殊禅林和金灯寺。灵境文殊禅林和金灯寺还在整修当中,也没啥游客。 从灵境文殊禅林到南台,一路方向指示比较明显,路也是比较好走,只是上坡比较陡。 <div>  沿途随处可见友友垒的玛尼堆,有大的,小的。每个玛尼堆都凝结着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理想、感情和希望。有时,自己何时也去垒一个?与佛结点善缘也好。</div> 回望上南台的道路,山窝中就是灵境文殊禅林和金灯寺。更远的山垭口处是景区门票稽查站。 黄昏下的南台美丽极了。疏钟山寂静,古树月黄昏。悠然出世来,香剎破苍碧。一座古刹,一抹秋阳,秋风吹过,禅意习习,静静闭上双眼,让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与忧愁都随风飘去,整个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 在南台顶路边上,无人摆摊点,可买红牛矿泉水等。自提自付,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信任。 南台顶有一块“吉祥经”碑。“吉祥”是好运的征兆,祥瑞的意思。《吉祥经》在佛经里属于比较短的一部经,其内容重点是讲在我们现在的人生里,怎样获得幸福和吉祥。<div>  从“吉祥”经看,吉祥可以分为因吉祥和果吉祥,世间的吉祥和出世间的吉祥。正确的、善的行为都是因吉祥;感受正确的善行所带来的果,即是果吉祥。一般世间凡夫所感受的吉祥,即是世间的吉祥;超出世间的圣人所感受的吉祥,即是出世间的吉祥。</div> 17:10到达了南台顶,此时海拔2449米,我们爬升了将近1000米,里程6.62公里。<div>  五台山南台普济寺为隋文帝诏令始建。南台普济寺供奉智慧文殊,寺庙建筑多为砖石结构,相对于其他地方寺庙建筑比较低矮些。寺庙后方左右白塔有虔诚信徒转圈诵经。<br></div> <div>  站在南台顶,其它各台尽收眼底,只见四周山峰耸峭,烟光凝翠,千峦弥布,五彩缤纷,因之南台取名为“锦绣峰”。</div> <div>  南台顶上,尽管还没有日落西山,但强劲的冷风,我们不敢过多停留。</div> 17:23,我们到达了南台普济寺牌坊。此时,7-8级狂风肆虐,我们的背包罩全部被狂风吹落。急忙捡上后,害怕再次吹落,都不敢重新挂上,而是相互直接塞进背包里。 下了南台,抵达前往金阁寺的公路,回望南台。只见南台高耸挂晴空,大地河山入望中。 <div>  道路两旁,群山连绵起伏,山间沟壑纵横,白云横贯天际,天边云海聚聚散散,草甸上奶牛散落的星星点点。</div> <div>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时光清浅,秋意阑珊。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沐浴着夕阳,心静如水。黄昏无言,夕阳无言,我也无言。</div> <div>  从南台往金阁寺,一路下走。18:27,我们到了南台稽查站。南台稽查站也只查过往车辆。<br></div> 过了南台稽查站,有大马路和小路到金阁寺。从轨迹上看,大马路远些,小路是捷径。我坚持抄小路。<div>  小路松软的松针,走起来很舒服。由于旁晚,穿这种树林,很容易迷失方向。由于Kevin2020年来过,我们可以放肆朝前走,而不需要走一段路就要停下来看看轨迹。穿过松树林后就下到了谷底,18:45到了大南庄。</div> <div>  19:07,我们到了金阁寺下的金阁寺农家旅馆。金阁寺农家旅馆条件比较有限,我们男的4人一间,单人铺。晚餐有咸菜小米粥馒头,早餐还有一人一个鸡蛋。住宿+晚早餐一共60元/人。在金阁寺农家旅馆,还可以补充各种食物。</div> 今天半天行程15.21Km,爬升1089米,全程耗时4:29小时,运动均速3.4Km/h。<div> 今天的风究竟有多大呢?</div><div> 第二天早上用餐时,有个从中台下来的大哥说,他上午从澡浴池上中台时,就后悔了,感觉自己有点冒失了。到了中台后,就不敢继续向前。一直等到下午后才继续往西台出发。<br> 另一个从东台过来的女孩子,由于北台前二天还大雪,在北台被风吹到悬崖边,感觉死亡离自己如此之近。后面一段,吓得直接坐上了景区车不再走了。<br></div> <b>2 大朝台第二天</b>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视频2 五台山大朝台第2天</b></h5> 今天9月23日,计划的行程:金阁寺--狮子窝--西台--中台--澡浴池--北台--东台。Kevin2020年走的轨迹上显示有43Km,爬升1990米。<br>  Kevin跟金阁寺农家旅馆老板约了早饭6:00开始,计划6:30出发。<br>  昨晚呼呼一夜大风,遗留在农家旅馆外面的水,都厚厚的冰冻起来。在金阁寺农家旅馆用完早饭,由于各种磨磳,6:51才开始向东台进发,此地海拔1974米。后面的路,基本是现成的土路或水泥路,徒步时候偶尔可以横切走走捷径。 早上的风,也小了很多。室外温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冷,大约在10度左右,看来是一个很适合徒步的天气。带好帽子,感觉有点热。<div>  金阁寺去狮子窝的路上,偶尔路过的汽车飞驰过后,尘土飞扬,让人窒息。</div> 这一段土路实在是漫长无趣,我们走得很快。7:00在中西台巡查站,超过了第一支队伍。 7:10到了五台山天盆寺。“天盆寺”始建于唐代,与金阁寺同为盛唐时期佛教兴盛的见证。据《清凉山志》记载:“金阁之左,山若仰盆”。五台山天盆寺也在整修中。 7:25到了莲花禅寺。旧时寺庙约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建筑宏伟,僧侣众多,位于金阁寺北三公里处的上坡上。这个地方古时亦称莲花寺、莲花庵,因其寺布局状如莲花,世称莲花寺。莲花禅寺四周山脉巍峨,瑞相四生,如象如龟等,目前也处于不断整修中。 8:02快到狮子窝时,一只狐狸突然从草坪中跑到我们面前来。这狐狸身形妩媚可爱,叫声软萌诱人,十分招人喜欢,而且还十分亲人。<div><div>  现在,五台山放生的狐狸一年比一年多,而且不怕人,看到有人来了反而是很热情的靠近,求得食物。有人说,五台山放生能被著萨第一时间看到,方便菩萨记载功德。<br></div><div> 随后,Kevin拿了一截士力架给了狐狸。狐狸开心地吃着士力架跑开了。</div></div> <div>  8:07到狮子窝,海拔2301米,里程6.14公里,上升327米,耗时1小时16分钟。狮子窝可以挂单,也有各种东西可以补充。</div> 走到狮子窝的尽头,有二条路,一条左转继续沿大路,大路沿山腰切,路程稍远些;另一条直插山头,但要上三个小山头,有爬高,路稍近些。二条路都可以在吉祥寺前会合。 最后,Kevin走了大路,而我直插山头,爬高了近百米,由于走得太快,累得够呛。 远望西台,可以同时看见西台,中台,需要先去西台再去中台才是顺时针方向。要先下吉祥寺,再一路上坡去西台,上完西台,返回牌坊,再上中台。<div>  目及所处,那都是我们将要走的路。</div> 远处山坳里的吉祥寺。 8:56到吉祥寺,海拔2320米,里程10.13公里,耗时2小时。吉祥寺在修葺,不待客,也不能参观。 在吉祥寺补充了水,吃了一些干粮,休息了近10分钟,我们继续向前。 9:56到达西台牌坊,海拔2603米,里程13.24公里,上升630米,耗时3小时。 <div>  从西台牌坊到西台,我们抄近道沿着山腰横切,垭口处风速大概有7-8级,吹在脸上生疼,那种刺骨的寒冷直达心底。</div> 努力穿过这段风口路,爬升再爬升,10:22到达西台顶,海拔2753米,里程14.37公里,总耗时3.5小时。山顶马路上厚厚的冰冻,秋裤都在瑟瑟发抖。 <div>  西台月坠峰巅俨若悬镜,故名挂月峰,台顶的法雷寺同样是隋文帝下诏修建的。因位处西巅,每逢晴日夜晚,一轮明月高挂,皎洁如水,灿若冰轮,巍巍西台,蔚为壮观,故得名。</div> 西台法雷寺,就坐落于台顶,寺名取自“法雷频鸣,慈云普复,慧日恒照,智月常圆”的喻意。寺墙外只有蓝天白云,再无一物,感觉宛如身在天界。10:48又回到西台牌坊。 <div>  回望西台,犹如一只翩翩起舞的开屏孔雀。每当明月高照,月坠峰巅之际,在西台顶上赏月,可能别具一格。<br></div> 从西台到中台简单说是下个大坡再爬个大坡。11:44到中台,海拔2873米,里程18.92公里,耗时近5小时。 中台翠岩峰,山顶有寺庙演教寺,寺内供“儒童文殊菩萨”。中台顶巨石堆积,阳光照射,碧翠生辉,如蛟龙腾起。五台山气象站就建于中台顶上。 <div>  中午在中台吃了斋饭,10元/人,斋饭味道还不错。饭后在餐厅里小憩片刻,12:21继续出发,向北台进军。</div> 遥望北台,远处山脉层峦叠嶂,冰雪覆盖,确实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卷。 回望中台。五台山草坡野路多石块,加之有雪泥泞湿滑,所以徒步要格外留意。但正因为雪阴天,空气凉爽毫无暴晒的苦恼,徒步格外轻松惬意不觉疲惫。 13:01路过澡浴池寺,海拔2759米,里程22公里,全程耗时6小时10分钟。<div>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筑一石亭,南来北往的香客居士及游人手持香火,来此朝山拜佛,不少人在盛夏到澡浴池净身身洗涤,据说这一澡便可洗得烦恼怡尽,福慧双增。传说雁门]太守李靖打猎遇大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div><div> 澡浴池涌泉,澄清亮丽,叮咚响声犹如佛乐敲击。由于这处天然水池位于高峻之处,古人谓之天光云影之间。据古书称,游人到此,悄然可见天仙、沙门、莲花之状,仿佛真是一一个佛菩萨居住的所在。<br> 明代诗人觉玄发出了那样的感慨:“一池清且浅,甘洁胜琼浆,能洗愚痴垢,还生定慧香”。<br></div> 在路上还遇到一队三步一拜大朝台的师兄们,挺佩服这些人,满面尘垢,合十双手,三步一拜,头吻大地,默默祈祷,为了心中的那份信念!愿以此功德,普及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带上一颗善心,带上一份自由,希望我们都能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星空。 五台山山野风光和宗教人文的融合,行走在高山草甸上,感受天地之间的自由。<br> 14:25到北台灵应寺,海拔3036米,里程25.22公里,总耗时7小时34分钟。北台灵应寺,也是五台最高峰,叶斗峰海拔3061米(官方数据),被称作“华北屋脊”。 灵应寺创建于隋代,坐北朝南,原有山门三间,正中门额悬挂“敕建大台北顶"巨型匾额。东西两间,内置石碑各三通,石碑记载了历代对灵应寺的兴建等情况。 明代隆庆年间(1567年至1572年)曾对灵应寺予以重修,1986年又重修葺, 正殿为三间石洞,内供无垢文殊菩萨。<div>  2001年,灵应寺再度扩建和维修。新建文殊殿五间、龙王殿三间及石牌坊一座,均为汉白玉石砌筑。大殿单檐歇山顶,门窗拱券,前置廊,门前左右各置石狮一尊,左右偏殿为悬山顶,廊间柱头饰以石制斗拱,整体设施简洁明快,稳重大方。龙王殿置于两米高的高台上,面阔三间,拱卷式门洞,也是单檐歇山顶。殿前有汉白玉石雕护栏,护栏栏板浮雕各种各样的花卉、草叶纹饰,极为壮观。<br></div> <div>  北台气候变换莫测,经常是山腰风云雷电,山下暴雨倾盆,而山顶丽日晴空。</div><div> 山顶上有一个水池,面积大约有三百平方米,常年不涸,叫黑龙池。传说五台山气候原来干燥炎热,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借回了歇龙石。置放在山中,气候才变得清爽宜人。后来龙王之子上五台山向文殊索宝追石,二人斗法,小龙王失败,被文殊蔷萨感化,皈依了佛教,居住在黑龙池。</div><div> 遵照文殊普萨的意愿,负责代州一带的行云布雨。民间祈雨只要向北台顶文殊营萨祷告,文殊就会授意小龙王播雨除昆拯救民苦,灵应寺名自此而始,灵应寺主便为文殊菩萨。</div><div> 由于北台顶山高物稀,雅洁清净,所以灵应寺内供奉文殊化身无垢文殊菩萨,喻文殊为解救民苦,光明磊落,不纳污容垢。</div> <div>  叶斗峰的石碑在寺庙外面的后面,在北台可以远眺东台群山,以及刚刚走过的澡浴池和中台。</div><div> 康熙皇帝赋诗赞曰叶斗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言。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br></div> 北台有许多积雪,是五个台顶里面最多雪的,水潭也都结着冰。此时北台风小,在北台转了转,并没有觉得冷。 继续前进,下北台的路上会经过一个石牌楼,朝向北台的那一边刻着“大千世界”,另一侧则是“华北屋脊”。 <div>  北台到鸿门岩,前半程下山时的几个大Z,是可以穿小路走捷径的。后半程建议走大路,从轨迹上看,走大路和走小路其实距离相差无几,然走大路舒服的多。<br></div><div> 17:02到了鸿门岩,里程35.1公里,全程总耗时近10小时。<br></div> 从鸿门岩到东台有盘山公路和草坡土路,建议走草坡土路。草坡土路被踩得十分清晰也很安全。天气好时,一眼可望到东台顶。 17:42到达东台望海寺,海拔2772米,全程耗时近10小时50分钟,里程37公里,上升1737米。<div> 东台顶亦名望海峰,海拔2996米(官方数据)。《清凉山志》载:蒸云寝壑,爽气澄秋,东望明霞,若陂若境,即大海也。<div>  据《山西通志》记载:“隋开皇元年诏五顶胥建寺,塑文殊像,岁度僧三人。”元代,望海寺被重建,明代嘉靖年间又由秋月禅师予以重修。<br>  望海寺,亦见沧瀛诸州,因以为名,这就是东台望海峰之名的由来。</div></div> 东台顶原建望海楼一座,高十六米,三层五间,四面有露明柱十六根。此楼是专为游客和信众们观日出而建筑的,后被毁。1985年,在政府的支援下,望海寺住持本如法师于原址重建望海楼。此楼巍然壮丽,极为壮观。 登上望海楼,极目远望,近可及河北省阜平,远能望见山东省渤海,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登上东台顶,极目到海瀛。 找负责挂单的师傅,登记身份信息。东台挂单人比较多,费用50元,一顿晚饭+一顿早饭,需要压身份证,第二天拿回。有空调,大通铺,人少可以5个人住,最多可住6人,卫生间就一个,可以简单洗漱。 <div><br></div> <div>  斋饭有饭、馒头、咸的蔬菜,味道还行,或许辛苦一天了,吃啥都是香的。<br></div> 这天背着25斤左右的包,行走了37公里多,爬升了1737米,是此次行程最长最累的一天。但有幸见到了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为一体的五台,一切艰辛都已是值得。<br> <b>3 大朝台第三天</b>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视频3 五台山大朝台第3天</b></h5> 今天24日,计划上午走完剩下的行程:东台--南梁--护银沟--白云寺,行程20公里。下午坐车到浑源,25日计划爬恒山和看悬空寺,时间极其紧凑。 早上旁边几位佛教师兄5点就起来了,我计划上午完成朝台,真等不及吃完早斋了。本想收拾好背包,早点出发,但想想以自己的脚程,12点前走完这20公里估计问题不大。 东台日出是五台山的一大自然景观,历来吸引着无数的僧俗登山朝日。每当旭日初升,霞光万道,静谧的望海寺完全浸沉在一片云山雾海之中,配上浑厚的晨钟声,愈发显得庄严肃穆。 从东台到白云寺有六七种线路,有走东台沟的近路、有走山梁直接到黛螺顶的、有走铁瓦殿的、有走庙沟的,其中走南梁沟的线路最远,大约全程73公里。 在东台,又碰上了一只狐狸。这是一只毛色雪白的小狐狸,两颗乌黑滴溜溜的眼睛弯了弯,身子娇小,也挺讨人喜爱。 从东台到白云寺的路段,基本在山腰草甸上行走。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青黄的,小丘也是青黄的。整个大地都被青黄的草覆盖着,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苍凉。 7:54到华坪垭口小庙,海拔2341米,路程:6.32公里。 回望东台。 过了草甸后,就不断地在树林中穿梭。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散发着舒心的凉爽。阳光像一缕缕金色的细沙,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斑斑驳驳的光点散射下来,随着树叶的曳动而摇曳着。这迷人的景色令人心醉! 10:09到达护银沟垭口,海拔2109米,路程:13.78公里。 <div>  下护银沟时,可见到一簇簇地生长在一起的沙棘树。沙棘树是一种灌木,它的叶子是狭长的,枝干上遍布棘刺,沙棘树抗风抗沙,耐旱也耐涝。<br></div><div> 沙棘树到了夏天,开始结出绿色的果实,圆圆的,黄豆粒般大小,一粒粒挤在一起。到了深秋,沙棘果成熟了,橘红的或金黄的小果粘满了树枝。 </div> <div>  摘一颗沙棘果放入口中,又酸又甜,那酸甜可口的味道,真让人回味无穷。</div><div> 下护银沟的碎砂石路面,极其陡峭,下雨天建议不要走,有点危险。</div> 10:37下到护银沟村底,海拔1846米,耗时4小时20分钟,里程14.99公里。到达护银沟底,吃了二个苹果,脱了鞋鞋,本想泡泡脚脚,可惜水太冷了。 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前行。从护银沟到白云寺一路都是水泥路,无风景。 11:41到达白云寺,海拔1478米,里程19.41公里,全程耗时5小时14分钟。至此,五台山顺时针大朝台到此结束! 接下来几天的行程,24日下午:白云寺--台怀镇--砂河镇--浑源镇;25日: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太原;26日:太原--长沙。 <b>4 结篇</b><div> 顺时针大朝台,历经二个半天,一个全天(约二天),全程71公里,耗时21小时。承蒙佛菩萨的加持和护佑,除了第一天风较大,后面都是晴空万里。<div><div> 历时三天的顺时针大朝台徒步穿越之旅,难忘的一次经历,铭记于心!见你想见的人,做你想做的事,趁阳光正好,趁秋风不燥!努力提升自己,做到内心强大。<br></div><div>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余生很贵,不要荒费,很期待人生的下一程。</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