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只为遇见更好的你!今天我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学习。满怀激情,认真听讲,仿佛又回到了读书时代。我们是爱学习的老师,爱思考的老师,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奋进的心。</p> <p class="ql-block"> 李松福:蔡里口小学支书、校长,高级教师。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获评“中国好校长”荣誉。他在边远山区从教 38年,将毕生精力献给山区教育。他走上校长岗位后,立足“乡村”本位,推行“学校即家”“成就教师”“文化育人”,探究出“1+X”课堂,打造出“书法+竹”特色文化品牌“馨竹文化”。他奉行“学生即作品”,带领老师“8 年磨一剑”,将面临撤并的蔡里口小学从逆境中突起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p> <p class="ql-block"> 他推行“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组建和主持“为未来而教工作室”,主持了国家级课题《农村微型学校“横向渗透教学法”》和湖南省《新时代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研究,20余篇论文、文学作品在省、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其中《用大爱托起希望,让文化擦亮心灵》入选《中国名优校长治校之道》,12 篇论文和文学、书法作品获省、市、国家级奖。他先后被授予双牌县第二届道德模范、永州市优秀校长、“中国好校长”等荣誉称号。他的事迹入选《中国人物年鉴·先锋校长志》(2020)。</p> <p class="ql-block"> 陈美峰: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教 育学研究生; “青舟”乡村美育教 </p><p class="ql-block">师自组织社群发起人;乡村美育网络学术研究小组负责人。研究方向:基础美术教育。</p> <p class="ql-block">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地区优秀的文化资源,去粗取精,并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把地区的文化特色与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是美术教育者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 结合课堂教学经验,在乡土课程的教育和培养中总结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表现,首先是基本知识的了解和交流,通过将本地的基本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为进一步在家乡文化的基础上发挥能动性打下基础;其次是实地的创作,让学生针对特定的景物进行艺术创造,在创作期间提升自身的创造水平和观察能力,让家乡之美通过学生的创作得到更好的展现。通过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活动,建立学生与乡土文化,以及老百姓之间的精神血缘联系,这也是乡土教育中重要的表现特征。</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而找寻到帮助学生在融入社会的成长过程中培养文化认同的途径,在文化体验中获得舒适感和安全感,提高对成长环境和地域文化应有的归属感,不断丰富和加强自己的美术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刘思媛:女,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郴州市涌泉小学专职美术教师。郴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市级考核专家团队成员;郴州市小学美术学科指导专家;湖南省教育教学论文评审专家;北湖区美术骨干教师:北湖区“百佳教师”;北湖区“优秀共产党员”。曾获“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湖南省中小学美术现场优质课展示;郴州市小学美术教学比武一等奖;郴州市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十佳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郴州市北湖区涌泉小学的刘思媛教师代表郴州地区讲授的《“画”说汉字》从汉字的起源去研究汉字的艺术性、趣味性。使学生更加的深入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和中国汉字文化独有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刘思媛老师上课亲切自然,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气氛活跃。刘老师通过讲解汉字象形、汉字表意和汉字艺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美。</p> <p class="ql-block"> 美育,不仅仅是技巧技法技能的纯熟,更是心灵、情感和品格的纯化、锻造和滋养。我们希望通过开发这种接地气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们真正爱上中国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上完下午的两堂课,各组人员积极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思维的碰撞,发出智慧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编辑:第一组(李瑛洁、王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