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小朋友们,你们好!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通过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span>经过一个多月的居家生活,疫情😷终将被战胜,我们也将迎来新的学期。我们将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以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来拥抱我们的宝贝。</p> <p class="ql-block"> 为使宝贝们有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新学期,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让我们一起通过“收心计划”,帮助宝贝们假期之后顺利回归幼儿园大家庭吧!</p> 防控要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认真做好开学前的健康监测</span></p><p class="ql-block"> 健康监测是一件可以和幼儿共同了解、共同完成、共同努力的事,是渗透健康教育的良好契机。同时,请各位家长坚持为幼儿监测体温,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如有发热(不超过37.2℃)、咳嗽、咽痛、胸闷、乏力、腹泻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康复后携带医院证明方可入园。并做好相关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如有异常请及时报告、就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保持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span></p><p class="ql-block"> 科学佩戴口罩,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自觉遵守防疫措施,在商场、公交、铁路、机场等公共场所,配合做好戴口罩、验码测温、1米线。</p><p class="ql-block"> 幼儿及家长等其他共同居住人非必要不离庆,减少聚集性聚餐、聚会。凡从中高风险区返回的家长必须自觉接受规定的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如与孩子发生密切接触的,幼儿同样也需要进行隔离观察。</p> 幼儿入园前注意事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8px;">📢恢复饮食习惯</span></p><p class="ql-block"> 暑假期间,宝贝们在家里好吃好喝,是不是小嘴都吃挑了呢?这样的话,假期过后,部分宝贝来幼儿园就会出现不愿意自己吃饭、挑食或者正餐时间不愿意吃等现象。因此请家长们尽快帮助宝贝恢复幼儿园的饮食习惯,自己用餐,不挑食,按时进餐,多吃蔬果,多喝温开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恢复作息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 暑假期间,宝贝的作息如何?午休睡了吗?赶紧帮助孩子恢复早睡早起、按时作息的习惯哦!每天安排一定的陪伴时间,如给幼儿读书或者讲故事。在假期中形成的晚睡、晚起等不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我们提前调节,以防出现开学后课堂里的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状态,影响孩子的学习适应。</p><p class="ql-block"> 不妨在这几天里,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与上学节奏无缝对接。睡前可以陪宝贝进行阅读,听音乐,谈话等活动,创造一个安静入睡的氛围。建议近期尽量少安排娱乐活动,让我们的心和孩子一起慢慢沉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责任意识</span></p><p class="ql-block"> 学前阶段是幼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期,随着能力的增强,他们不仅能够学会自我照顾,而且逐步扩展到为集体做事、为他人服务,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独立是承担责任的表现,所以要放手让幼儿独立,随着幼儿所能独立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复杂和有挑战,责任感也就越强,我们要创设幼儿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幼儿能够借助自己的劳动,真切体验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激发他们的自尊与自信。5-6岁幼儿有较强的责任感需要,表现为在幼儿园争先恐后为老师做事。</p> <p class="ql-block"> 居家的日子里,您有没有习惯性帮助宝贝包办各种事情?嫌弃宝贝做的慢、做得不好,幼儿园致力于培养宝贝的独立自主能力,请您尊重幼儿,让幼儿“自己来”。</p><p class="ql-block"> 根据5-6岁幼儿年龄特点,除了做到基本的生活自理,如:饭前便后洗手、正确的漱口、进餐、经常喝白开水、自己穿脱衣物等,我们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p> <p class="ql-block">🌻学会筷子🥢的使用方法:</p> <p class="ql-block">🌻学会自己系鞋带:</p> <p class="ql-block">🌻学会自己擦屁股:</p> <p class="ql-block">🌻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子做家务的建议</p><p class="ql-block">1⃣️和孩子一起列出一份需要他们帮家里做的事情的清单。</p><p class="ql-block">2⃣️要花时间训练孩子,并和孩子一起做,直到他们学会如何做某项家务。当他们觉得自己可以独立做一件家务时,要让他们知道,如果他们需要帮助,可以随时来找你。要退后一步,不要插手,除非孩子要求你的帮助。如果有问题,不要当时就批评,而要把问题留在家庭会议上解决。</p><p class="ql-block">3⃣️要为孩子提供大小合适的工具,比如一把小扫帚,一个鸡毛掸子或小型园艺工具</p><p class="ql-block">4⃣️要关注孩子的贡献,而不是家务活完成的质量。要确保家务活适合孩子的年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给宝贝心里暗示</span></p><p class="ql-block"> 假期的最后两三天,可以告诉宝贝:“假期快结束了哦!宝贝你也要回幼儿园了,真是太期待了!”、“宝贝暑假期间表现真棒,爸爸妈妈一定会跟老师说的!”……请您用积极的语言给予宝贝正面的动力和对幼儿园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在提醒孩子的时候,要帮助他回忆上一个学期在幼儿园开心的事情。比如:和小伙伴愉快的游戏、孩子上个学期取得进步或获得表扬的事情等。这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会让孩子怀着迫切的愿望回到幼儿园。</p> 做好开园前家园共育 <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在开园之后依然有“假期综合症”的表现,家长也不要着急。一方面积极的通过鼓励的话语,引导孩子回到幼儿园的轨道中来。另一方面做到家园共育,让家庭和幼儿园有效的建立起连接,一起帮助孩子尽快摆脱“假期综合症”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p><p class="ql-block"> 只要家长早做收心计划,理智对待,机智引导,多鼓励、理解孩子;老师科学施教,双管齐下,循环渐进,孩子自然可以快速收心,开开心心入园、快快乐乐学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用仪式感结束假期</span></p><p class="ql-block"> 孩子沉浸在假期的美好回忆中,一想到开学就焦虑发愁,怎么办? </p><p class="ql-block"> 心理学家说,终止假期也需要仪式。 </p><p class="ql-block"> 在假期结束前,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忆美好的假期生活,然后给假期做一个小总结,提醒自己,新学期开始了。对于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要表示理解,不可批评,还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对于上班的焦虑,告诉孩子这种情形不可避免,更不能排斥。焦虑也是我们身体情绪的一部分,就像快乐和高兴一样,它们是并列存在的。你不仅得允许它存在,而且还要接受它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愿我们继续携手同心,继续共同陪伴和见证每个孩子品行养成、德根深植的生命状态,继续为孩子们厚植“德•行”根基,为孩子快乐成长、健康成才而一如既往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上所有的相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是最美好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已经做好了万分准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期盼孩子们归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学期我们不见不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张文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对:高再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审核:郝岩霞</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