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山

丹心素裹

<p class="ql-block">浙江省也有天台山,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和合街1号,地处宁波、绍兴、金华、温州四市的交界地带,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为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多悬岩、峭壁、瀑布。天台山的主峰华顶山位于天台县东北,海拔1098米,由花岗岩构成。</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景区总面积为187.1平方千米,区内根据其地理位置和特色共分为:国清景区、赤城景区、佛陇景区、石梁一铜壶景区、仗琼台景区、华顶景区、桐坑溪一万年寺景区、桃源景区、开岩一紫凝景区、清溪景区、寒山湖景区、明寒岩景区和九遮山景区共计13个景区。</p> <p class="ql-block">1988年,天台山景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天台山景区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2015年,天台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2020年5月,天台山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名单。2015年,天台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公元3世纪,佛道文化就在天台山滋生发展。汉晋之际,高道葛玄、名僧昙猷先后到天台山卓庵开山。</p> <p class="ql-block">至南陈智顗创中国佛教天台宗,唐司马承祯传正一之教,创天台仙派,五代德韶阐扬禅宗,至北宋邑人张伯端开创南宗,桐柏、赤城、灵墟、天姥、司马悔山成为洞天福地。</p> <p class="ql-block">南朝陈太建二年(570年),南朝梁佛教高僧智顗在天台山建寺,创立佛教著名的天台宗。</p> <p class="ql-block">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敕建国清寺,清雍正年间重修,为中国保存完好的著名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唐咸亨四年至开元十五年(673一727年),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禅师建塔。</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和合街1号,地处宁波、绍兴、温州、金华四市的交界地带,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为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系仙霞岭中支,西南与大磐山连成一体,向东北延伸入海,形成舟山群岛;整个地势东北、西北、西南较高,东南较低,中部为河谷盆地。天台山由花岗岩构成,多悬岩、峭壁、瀑布。</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山水秀丽,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众多奇石、幽洞、飞瀑、清泉、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山水神秀”,是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p> <p class="ql-block">奇草异木、珍禽异兽极多。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有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乌药和“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p> <p class="ql-block">广布千米高山的云锦杜鹃,龄逾百年,古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世界上最古老、最高、最大的“杜鹃之王”,生长在天台山华顶峰海拔1200米,面积近300亩的山间,树龄大多在400年至1000年之间,树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另外,还有大灵猫、苏门羚、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除了有“铁皮枫斛”外,还有誉为长生不老的天台山“乌药”,还有“黄精”,“笋干片”,“豆腐皮”等。天台山云雾茶、天台山蜜桔、小红毛花生更是久负盛名。</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共分为:国清景区、赤城景区、佛陇景区、石梁一铜壶景区、华顶景区、仗琼台景区、桐坑溪一万年寺景区、桃源景区、清溪景区、开岩一紫凝景区、寒山湖景区、明寒岩景区和九遮山景区13个景区。</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改名国清寺,寓“寺若成,国即清”之意。南宋列为江南十刹之一,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p> <p class="ql-block">全寺总面积为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构成一个拥有2万多平方米,八百余间房屋,殿堂齐全,建筑严整,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座落在四面环山,五峰拥抱的“世外桃源”中,环境清幽优美,周围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寺前照壁拱桥,碧水长流,古老隋塔历经千年依然挺立在半山坡上,寺内殿宇辉煌,处处奇观,如同一幅天然画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