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大别山

晋林根

<p class="ql-block">  近日,我随台州商会部分会员来到皖西边陲的大别山革命老区腹地——安徽省金寨县参观学习,追寻当年红军创立战斗的印记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金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战争年代,金寨人民为全国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p><p class="ql-block"> 金寨红军广场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高大的红军纪念碑巍峨耸立,纪念碑上,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特别醒目。大家自觉地在纪念碑前排成两行,向纪念碑鞠躬默哀。随后,杨伟坚会长代表商会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全体会员高唱国歌。</p><p class="ql-block"> 台州商会临时支部的党员们在党旗前宣誓,其他会员也自发地加入到党员宣示的行列。他们高举右拳,颂读入党誓词,表达了坚定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的北侧是一座三层建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堂名是由金寨籍上将洪学智亲笔题写。纪念堂内,陈列着大量文字、图片和实物,再现了当年我们党创建红军队伍的过程和艰难卓绝的战斗场面,会员们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还不时用手机拍下珍贵的图片资料。</p><p class="ql-block"> 在红军烈士陵园,墓碑坟茔一个接着一个,一眼望不到边,一万多名红军烈士长眠于此。讲解员介绍说,战争年代,只有23万人口的金寨县有10万人参加革命队伍,到新中国成立时只剩下不足700人,绝大多数都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深深感叹,中国红色江山是烈士鲜血染成的,必须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决不能让先烈的鲜血白流。</p><p class="ql-block"> 金寨县天堂寨是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前方指挥所所在地,这里山高沟深,易守难攻。1947年8月,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刘邓大军在取得鲁西南战役胜利后,挥师越过黄河,直插大别山,在国统区撕开了一个口子,并站稳了脚跟,虽然付出了巨大牺牲,但为后续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良好基础,非常值得。我们深深感慨毛主席军事战略思想的伟大,赞叹刘邓大军不怕牺牲、英雄善战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在往返途中的大巴车上,会员们一起手舞着国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红歌,一次次把活动气氛推向高潮。</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