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携手共进——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高三年级举行第一次集体教研活动

南京路校区教务处

2022年9月13日-15日,根据学校和教务处的工作安排,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高三年级各教研组陆续进行了新学期第一次集体教研活动。 <b>(一)南京路校区高三年级英语组集体教研</b> 新学期新气象,南京路校区高三一部和二部英语组的各位老师,在陈之聪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集体业务活动。<br> 本次业务活动中,首先由朱琳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节非常优秀的复习课,讲课期间,注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并给予积极的反馈,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去。 朱琳老师非常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尤其是后面的小组讨论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课后,我们又进行了相应的评课活动。首先,由朱琳老师向大家进行说课,介绍本节课的活动主旨,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 之后,陈之聪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相应了点评,对朱老师的业务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br> 刘娜老师对朱老师的课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活动的设置,都体现了较高的业务素养。 王二庆老师也从教态,口语,教学设计等方面,对朱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王丽萍老师首先对朱老师的整个课堂设计进行了一定的点评,并就中间出现的小问题,与朱老师进行了探讨。 张云老师又从师生互动和问题设计等方面,与朱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就问题设计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获得大家的一致肯定。 骆光琦老师对朱老师的这节课,也是给予了高度赞扬,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供大家参考学习。 最后,陈之聪老师就本节课进行了相应点评,并对本次业务活动进行总结性发言。呼吁大家抱着相互学习的态度,进行了相应的互动交流,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 <b>(二)深耕细研踏歌行,共谱教研新美篇 ——记南京路高三历史组新学期教研活动</b> 一叶梧桐一报秋,暑尽风临叶轻吟。新学期伊始,为进一步有条不紊地进行一轮复习,进一步优化教学进度和教研计划。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高三历史组齐聚教研活动室,开展了主题为“新学期教研计划、教学进度研讨”的活动,本次活动由高三历史组教研组组长王芳老师负责。 在研讨教研计划和教学进度之前,王芳老师先向大家展示了其对2022年山东卷高考题的分析,并结合试题提出了2023年高考备考建议:一是加强学生对课本宏观结构的理解,牢记时空观念;二是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学生已有历史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三是多做开放性试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悟性”;四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做题习惯,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五是平时注重对学生学科语言的练习和规范,注重相关学科术语的积累,突出关键词概念,牢记不同阶段相似关键词之间的区别。王老师提出的这几点备考建议得到教研组的一致认同。<br> 郭海军老师特别指出第五点中提到的时空特征,他说在历届高考试题中,对不同阶段时空特征的考查尤其多,这是学生审题和做题的钥匙,在一轮复习中应不断穿插并讲解时空特征,既注重零碎灌输,又要注重整合。 王琨宇老师则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对两位老师提到的备考建议深表认同,她在一轮复习中发现学生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基础知识的遗忘程度,对此她指出在一轮复习中最重要的还是夯实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稳中求进”。 随后,郭瑞鹏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教研计划和教学进度初稿,在活动前,他与王芳老师结合市教育局制定的本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时间,初步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进度表。他指出这学期的时间紧,任务重,虽然高二下学期历史学科已经开展了一轮复习,但剩余的复习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若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按照本教学进度计划表实行,内部虽有弹性,但并不能放松。 郭老师的这番话引起教研组几位老师的共鸣,孙琴琴老师指出“时间紧,任务重”是她在一轮复习中最大的感慨,虽言复习课,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对于某些同学来说,复习课就是新授课,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对于老师而言,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稳住阵脚,夯实基础,注重落实!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这次活动中,教研组认真制定教学复习计划,真诚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通过这次研讨,让高三历史组更加凝心聚力,也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和工作中,我们亦将齐心协力,打造更为优秀和团结的团队,创造出彩的成绩! <b>(三)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南京路高三生物组教研活动</b>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进一步加强经验交流,做到精准精细备考一轮复习,确保复习备考方向正确,过程清晰,行动有力,效果明显,9月13日下午,南京路生物组高三全体教师齐聚教研活动室,开展了主题为“新学期教研计划、教学进度研讨”的活动,本次活动由高三生物教研组组长高江林主持。 在研讨教研计划和教学进度之前,高老师先向大家展示了其对2022年山东卷高考题的分析,并结合试题提出了2023年高考备考建议:一是加强学生对课本宏观结构的理解,牢记时空观念;二是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学生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三是多做开放性试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悟性”;四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做题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接着,李全健老师指出除了要夯实基础,还要注意习题训练,习题选择第一段重基础,第二段重能力,在习题训练时不能就题讲题,要适度延展,提升能力,练评并行;同时还要直面热点,来着皆是客,立足生情,积累背景材料,进行粗放型知识归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策略是多元的,但方向是一致的。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把握高考风向标,2022届高三生物复习备考“扬帆起航“。 <b>(四)教研赋能明方向 深耕不辍共提升——南京路校区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研会议纪实</b> “执意育花事,平生一片心。”为增强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的针对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推动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语文备考效益,2022年9月14日上午,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高三语文组举行了高三一轮复习研讨会。本次会议由董爱红老师主持,杨雷老师主讲。<br>  对于语文高三一轮复习规划,杨雷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做了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准备。首先精打细算时间账,妥善安排进度表,明确复习大方向。其次从科学规划复习程序,问题导向讲练结合,统筹规划精细安排三个大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规划。 杨雷老师一个半小时的一轮复习规划与分享让老师们意犹未尽,老师们都认真记笔记并积极参与讨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研活动提升的不仅在于老师的认知水平,更在于精神境界。 最后,董爱红老师对本次教研会议做了总结发言,并对接下来的听评课和讲高考题大赛做了周密而细致的安排,为接下来教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教研以为弓,教学以为矢,高考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这次研讨会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为2022届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br>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高三语文组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b>(五)砥砺前行写华章,继往开来谱新篇——记南京路高三政治组教研活动</b>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进一步加强经验交流,做到精准精细备考一轮复习,确保复习备考方向正确,过程清晰,行动有力,效果明显,9月14日下午,南京路高三政治组全体教师开展第一次教研活动,大家齐聚一堂,研讨交流,研讨对策。 首先,张燕苹老师就高考的一轮复习备考提出了建议。张老师指出要注意课本知识的落实与归整,对待教材中知识点的讲解要做到精细、准确、具体,强调在一轮复习中要有长程意识,从一而终,避免给学生的思维造成混乱,从而提高一轮复习的实效。此外,还要立足生情,利用简单记忆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知识调用的效率。 接着,梁凡老师指出除了要夯实基础,还要注意习题训练,习题选择第一段重基础,第二段重能力,在习题训练时不能就题讲题,要适度延展,提升能力,练评并行;同时还要直面热点,来着皆是客,立足生情,积累背景材料,进行粗放型知识归类。 最后,王智老师总结,一轮复习要聚焦高考命题思想,关注高考风向标,关注人才要求培养风向标,关注考纲变化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基础,强化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要“乘势而为,势在必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策略是多元的,但方向是一致的。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把握高考风向标,2022届高三政治复习备考“扬帆起航”! <b>(六)新学年、新气象、高三化学开启新篇章</b>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高三化学组全体成员迎来了第一次业务活动。 首先由赵燕老师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详尽的安排。大家认真听、用心记。 根据工作安排,本次活动的主题是2022年山东省高考化学真题。由李亚芹老师主讲1-12题。强调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太充分,不够完整。 接着,陈广民老师分析了13-15题的解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 赵燕老师分析了16题的学生得分点关键点和失分的主要原因。 邵国老师详尽分析了17题的工艺流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关键。考察了学生必备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韩建朝老师分析了18题即实验的已知信息的利用和实验装置中的关键仪器。提醒注意细节。 冷方方老师详细分析19题有机合成中已知的3条信息的充分利用和综合利用。考查了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关键能力。 高丽曼老师对于20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对本题的解题关键和解题思路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最后,赵燕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大家对于本次活动非常满意,收获满满! <b>(七)南京路校区数学组高三大组业务活动</b>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师的成长,课堂的精彩、学生的进步离不开精细化的教研活动。每周数学大组教研活动如期开展。本周给我们带来精彩课堂的分别是王彦老师、徐春雪老师。两位老师精细备课,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颇多,产生了良好的课堂效果。<br> 高三各位老师集体听课 王彦老师精彩瞬间 王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说课 管雨坤老师评课 徐春雪老师精彩讲解 学生互动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仅能提高老师们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锻炼提升老师们的讲课能力,更能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对高考命题动向的把握能力,对于迎战2023年高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八)如切如磋共教研——南京路校区高三物理教研活动</b>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新学期意味着新的开始,今天南京路高三物理组开展了新学期教研活动,共同面对新学期新的挑战。<br> 参加教研的有南京路教科处梅振雷主任,以及南京路高三物理组全体老师。 这次活动由南京路高三物理教研组组长张庆举老师主持。首先,由张老师对这次教研的主题进行了阐述,意在通过对2022年的高考物理试题的分析,深度剖析高考近年来的考察情况,更好的制定高三这一年的总体方向。<br> 接下来,由南京路高三一部物理组长袁柏宝老师,以《高考物理试题分析》为题目进行讲解。 袁老师首先就近高考三年的试题类型和考点进行了总体概述,指出近三年物理试题考点稳定,题型较为固定,总体变化不大。 然后,袁老师从相互作用力入手,着重分析了近年高考在力学方面的考察情况。袁老师指出,近年高考的力学内容以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课程评价体系为依托,充分反应了高考改革的方向。 接着,袁老师以具体2022年第16题为例,分析了近年高考“无情景不命题的”重要特点,这对学生分析生活常识和常见现象中的物理规律,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各位老师各抒己见,就高考中的情景问题,和近年高考总体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梅主任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梅主任认为,研究高考试题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这既是对未来考察方向的预测依据,也是对当前教学思路的指导。<div> 随后,袁老师根据对高考试题的分析,总结了几点启示,其中提到我们应该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一轮复习中提升问题的综合性,但还要适当控制难度,合理的推进复习进度。<br></div> 最后,张庆举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提到,在日常的高三教学中,要时刻以高考为方向,时刻以高考为准绳,时刻以高考为目标。坚定不移的把高考考察方向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努力将学生的水平向高考要求水平靠拢,这是我们的总目标。 在阵阵掌声中,教研活动圆满结束了。相信这次活动,给南京路全体高三教师未来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时刻把握高考这面大旗,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b>( 九)蓄势待发,扬帆起航——南京路校区高三地理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实</b> 为做好高三地理学科一轮备考工作,提高课堂复习效率,2022年9月15日,南京路校区高三地理组进行了第一次集体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郭庆霞老师主持,主要研讨内容为本学期教学计划细目表的制定以及高考试题研讨分析。 首先,郭庆霞老师展示本学期教学计划细目表,并详细介绍了本学期的复习计划安排,全组教师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随后张利老师和刘辰老师分别对近几年高考真题中有关大气运动的考题进行了试题评析。 张利老师对2022年相关高考真题进行评析。 刘辰老师对2020年相关高考真题进行评析。 全组老师认真聆听并积极讨论。 本次教研活动为新高三的备考指明了方向,为一轮复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在研做高考题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深化对高考考查方式、特点的理解,在教中练,在练中悟。

老师

教研

高三

复习

高考

南京路

学生

活动

备考

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