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伤辨惑论》

林宣良

<p class="ql-block">《内外伤辨惑论》,三卷,金元·李东垣撰于公元1247年。上卷以医论为主,载述辨阴证阳证、辨脉、辨寒热、辨外感八风邪、辨手心手背等13篇有关内外伤辨证的内容;中卷论述饮食劳倦、四时用药加减、暑伤胃气及补脾益气诸方共24首,方中多以人参、黄芪补气健中,辅以升麻、柴胡升发清阳;下卷着重介绍内伤饮食的治法,列述枳术丸、橘皮枳术丸、曲柏枳实丸、木香枳实丸等消导行滞之方23首,并载“重明木郁则达之理”和“说病形有余不足当补当泻之理”两篇医论。</p><p class="ql-block">李杲所处的金元时代战乱频仍,疾病流行,人民生活极不安定。东垣观察到人民所患疾病,多为饮食失节、劳役过度导致的内伤病,而一般时医崇古尊经,因循守旧,沿用古方以治内伤各证,因而重损元气,误治而死的人为数不少。李杲本人也久患脾胃久衰之证,深受其害。东垣在其师张元素脏腑议病的启示下,对《内经》、《难经》进行了深刻研讨,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一种系统的独创性理论—脾胃学说。东垣有感内伤热中证的临床表现与外感六淫之邪相类似,时人多不能鉴别,导致误治,故撰《内外伤辨惑论》一书,详加区分,以便后学掌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孩子找不到了?” </p><p class="ql-block">苗大龙道:“沪上医院妇产科出了一件怪事,一位患者双胞胎的孕妇,生了一个孩子之后,第二个孩子死活找不到了,你说说,这是什么个情况?” </p><p class="ql-block">苗大龙点着头:“当时是顺产,第一个孩子出生还算顺利,是个男孩,四斤多,体重偏轻,不过却很健康,可第一个孩子露头之后,第二个孩子却迟迟没动静,医生一检查,子宫里面压根没孩子,也没胎盘,你说奇怪不奇怪?” </p><p class="ql-block">“产检没出错,人家沪上那么大医院,出错概率很低的好不好,现在孕妇孕前产检频繁,出错就更少了。” </p><p class="ql-block">方寒微微沉吟,然后摇了摇头:“不好说,难道是子宫畸形?” </p><p class="ql-block">“子宫纵膈畸形?” </p><p class="ql-block">医生都说了,因为担心影响没出生的那个孩子,所以不敢贸然采用常规的止血方案,这就说明医生们其实也是认为还有个孩子的,只不过因为某种原因暂时没找到而已。 </p><p class="ql-block">顺产的话,医生都是靠肉眼和双手,要是孩子过大或者出口过小,有时候会采取侧切,保证婴儿顺利出生,这种情况下医生就看不到孕妇的腹部,遇到一些特殊的孕妇,就会出现类似于现在这样的情况。 </p><p class="ql-block">就像是切阑尾,阑尾手术现在可以说是普外很小很小的手术了,稍微有些逼格的医生都不愿意去做,可就是这么小的手术,遇到复杂的,一两个小时找不到阑尾也不稀奇。 </p><p class="ql-block">找不到你不能说人家没有阑尾吧。</p><p class="ql-block">“还有,孕妇现在大出血,还有胎儿没出生,应该不能使用宫缩素,我说个方子,韩院长您记一下,或许能帮上忙。” </p><p class="ql-block">一边换着衣服,齐医生一边对高主任道:“高主任,产妇出血严重,已经快达到800cc了,要是再不止血,我怕产妇坚持不住。” </p><p class="ql-block">“还有个孩子没有分娩出来,现在根本没办法大量使用宫缩素,现在只能尽快开腹,节省时间......”</p><p class="ql-block">子宫畸形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在胚胎发育形成中,受到物外界因素干扰,导致的发育异常,纵隔子宫属于常见的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p><p class="ql-block">在临床上子宫内膜中部可见分膈并自患者子宫底延伸至宫颈部位,分隔在宫颈内口部位消失为不完全纵膈子宫;分隔至于宫颈外口或者内口部位则为完全纵膈子宫。 </p><p class="ql-block">准确的来说,正常人的子宫如果说是一个单间的话,纵膈子宫就等于是一个套间,子宫里面有一个膈肌把子宫一分为二。 </p><p class="ql-block">不完全纵膈医生可能还能察觉到胎儿,如果是完全纵膈,另一个孩子有可能被完全隔离在了膈肌里面的空间,这也就出现了,第一个婴儿出生之后,第二个婴儿迟迟没有出生的迹象,甚至医生探查,都没有谈查到任何婴儿存在的迹象。 </p><p class="ql-block">在临床上,这种畸形子宫出现流产、早产、臀位、胎膜早破、前置胎盘、产后异常出血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概率相当高。</p><p class="ql-block">说着话,高主任在子宫鼓起的上房切了一个口子,然后顺着口子将创口扩大,随着高主任把创口扩大,齐医生已经看到里面的胎儿了。 </p><p class="ql-block">小小的胎儿蜷缩在子宫里面,小脸已经憋的发紫,脐带缠绕在孩子的脖子上。</p><p class="ql-block">“胎儿窒息了?” </p><p class="ql-block">“我试试!” </p><p class="ql-block">方寒走上前,查看了一下胎儿的情况,两个大拇指轻轻在胎儿的肚子上摁压,胎儿口中大量的羊水吐出。 </p><p class="ql-block">“人工呼吸!” </p><p class="ql-block">方寒喊了一声,有护士急忙帮胎儿做人工呼吸。 </p><p class="ql-block">经过几分钟的抢救,手术室想起了胎儿的哭泣声,边上的护士和医生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说着,高主任指着产妇子宫里面对方寒道:“方医生,您看,这是比较特殊的纵膈子宫,里面有一道3厘米左右的膈肌,把子宫一份为二,只有一个绿豆大笑的孔,真不知道这么小的孔,受精卵是怎么传过去的,里面男婴和外面唯一的通道,也就是这个小孔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方寒沉吟了一下道:“我刚才用的是当归补血汤加减,如果出现类似的情况,如果不是阴虚内热的患者,还是可以用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药的药剂不要单纯的去看某位药材的功效,当归补血汤,在中医方剂中为补益剂,具有补血之功效,对于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同时还能治疗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血虚有热证患者。” </p><p class="ql-block">说着方寒微微一笑,道:“中医有歌诀曰,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 </p><p class="ql-block">“当归活血补血,黄芪补气固表,黄芪苦寒,入肺、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解毒安胎,最是好用不过。” </p><p class="ql-block">“在临床上,当归补血汤不仅可以用来治疗凝血性出血,同时还能生血补气,要比单纯的止血药效果好。”</p><p class="ql-block">当归补血汤主治血虚阳浮发热,正出自《内外伤辨惑论》。</p>